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是<上海滩>中那个梳着两根长辫,痴情又倔强的冯程程;她是<戏说乾隆>中透着古典韵致,英姿飒爽的程淮秀;她是<新白娘子传奇>中那个柔情似水、温婉贤淑的白娘子……而现实中的她和荧幕上一样美丽、优雅、婉约.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这个被小资们尊称为"祖师奶奶"的女人,1995年9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逝世,这位沉没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间又浮上水面来,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坛上再一次复苏,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轰动.自她逝世14年来."张爱玲热"绵延到了21世纪,从来没有冷却过,<同学少年都不贱>,<郁金香>,<色·戒>.<倾城之恋>等一部部新发掘出来的作品和被大导演改编的影视作品为"张爱玲热"推波助澜.她的作品屡屡再版,汤唯、陈数、吴倩莲、林心如等女明星,都是通过她的同名影视作品而走红的.  相似文献   

3.
最初知道赵琳是在央视,那时她是CCTV-2<生活>栏目的主持人,喜欢她文静里带的那一丝灵气和那双大大的、写满诚挚的眼睛. 而后不经意间看了一部有她的电视剧,她是<别了,温哥华>中那位让人为之动情和心碎的"晓雪"……而今,她还如同以往那般淡定.清雅……  相似文献   

4.
对青春的叙述和反思,是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选取国内青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两部作品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尽管二者都揭示了关于青春的忧伤问题,形似相同,但无论在表达方式还是在读者接受效果上都存在很多差异:对青春的忧伤,<梦里花落知多少>以繁复的叙事和生活化的语言使人渴望,但终因繁复反而过于通透;<挪威的森林>则以舒展的空间和时代的视野让人产生共鸣,却总让我们从深刻中感受到一种灰色.也正是基于此,青春文学必须对诗意的生活予以全面、深刻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今日杜宪     
生活教会了杜宪荣辱不惊。再亮相在大众面前,她的打扮很不入时,甚至显得有点儿落伍,但谈起话来还是坦诚得毫不设防,与她相处会有时光倒转的感觉,似乎她和我们不在一个时代,她属于那个曾经有过,但已经无存的纯真年代。  相似文献   

6.
一颗心藏着很多种滋味,就算犹豫过,但最终能拿出来献给亲人的,只有绵软的甜。他曾经是那么地不想要她,曾经她只是他法律意义上的孩子。认识那个女人的时候,他马上要和心爱的女子结婚了。那女人却爱上了他,用了卑鄙的法子怀了他的孩子并生了下来,是个女孩儿,那女人死于产后大出血。他不肯承认那是他的孩子,因为那个女人生前做着一份让人不齿的职业,而他心爱的女子却为此远走他乡。他恨自己,更恨来到这个世上的她。  相似文献   

7.
她在镜头前"不断雕琢,不断蜕变",演绎了各种自己,有<天下载贼>里的"艳马贼"小叶,有<云水谣>里一根盘的王金娣,有<功夫之王>里武菌高强的白发魔女.她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在与她"心灵得叠"的部分,好是小叶的不忿,王金娣的执着,还有白女魔女的侠气.然而这都不足以"组装"成一个真实的冰冰,真实的冰冰在那本叫做<李冰冰:十年·映画>的书里.  相似文献   

8.
思竹 《浙江学刊》2004,(1):174-178
本文是对何光沪先生发表在<浙江学刊>2003年第4期上的论文<"使在"、"内在"与"超在"--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的回应,围绕"存在"问题提出三个问题:一、所谓本体究竟是"存在",还是"非存在"?二、存在或上帝是实体,还是象征?三、"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如何面对无神论的挑战和诸宗教本身的突变?作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试图从她在研究的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的思想出发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9.
追寻生母     
辛迪彻底被恐惧击倒了。她路缩在沙发的一角.用力拉扯着颈上的金项链,不停变换着姿势,一杯又一杯饮尽杯中苦涩的咖啡。失眠、失和、厌食,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年前的痛苦往事犹如鬼魅般缠绕着她,历历重现眼前。当时,辛迪(化名)还是一名大学生,迁到了一个男人的袭击和强奸。更不幸的是,她怀孕了,尽管她勇敢地生下了这个孩子,但很快地,将孩子送给了别人抚养。去年盛夏,在饱受良心的谴责后,辛迪决定去查找孩子的下落。她将孩子的情况提供给了有关部门,在当地收养机构的协助下,阔别多年的母女开始通信。为保险起…  相似文献   

10.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体现在该部作品的语言、结构和叙述策略上.通过精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我影射性结构的构建,精妙的叙述策略的运用,纳博科夫创造了一个亦幻亦真的小说世界.该小说世界的创造,体现了该部作品浓厚的自我意识,使读者认识到纳博科夫一贯的创作思想-艺术性是他文学创作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说明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作者是由读者发明的,作者在作品中寄寓意于读者,而读者自己也是作者,在作品的创作中探讨小说理论,通过严肃的自我探索,借助语言创造更符合主观心理现实的小说世界.因此,<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反映了该部作品的独特性及其文学价值所在,同时也展现出<洛丽塔>是一个具有双面性的文本,正是由于该文本的这种特性才使得很多对<洛丽塔>的评论都体现了一种双元性,特别是在审美和道德问题上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