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目前的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政治参与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量涌现的民间组织也有利于协调新时期的利益关系。同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公民自身参与意识有待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等具体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只有充分发挥善治视野下有利于公民良好政治参与的积极因素,有效遏制善治理念中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消极因素,才能够加强新时期的公民政治参与工作,更好体现中国模式下的善治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七大在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社会建设”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起了社会众多有识之士的密切关注,表明党吹响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发展社会建设的号角,开始致力于公民社会的培育。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志愿公益事业及其广阔前景的基础上,着力阐释当代志愿公益精神培育的教育理念,旨在为拓展公民教育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善治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和公民在公共管理事务中的良性互动。作为政府治理的一种趋势,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是实现政府善治的关键内容,能最直接地反映民意,影响公共决策,从而实现善治的根本目标——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政府善治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拓宽和完善各种公民参与的渠道是和谐社会理念下实现政府善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越了政府间谈判和国际法的范畴,成为全球参与的公共运动。作为“人类共同关切事项”,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正促使全球公民社会发展壮大。当前,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国家层面的法律和政策推动与新时期公民教育战略相结合,鼓励和引导非政府组织作为载体,将激励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教育“公共性”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治理和善治可以被作为一个民主的管理体系来加以分析,就像民主一样,治理和善治首先建立在一个规范化的空间之上,公民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其中。随着我国政府治道变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善治也终将成为我国公共管理的必然选择。政府善治与公民参与具有内在关联性,公民参与是实现政府善治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不足影响了其在政府走向善治过程中作用的发挥,政府必须从多方面为扩大公民参与创设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 ,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立足于公民的塑造 ,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 ,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的成长对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以及国际交往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不是以谋求政权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它的存在总体上是有利于统治者的。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可以促进有效的民主治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民社会运动已形成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中国社会始终持续着皇权无可替代、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控制模式,这种模式无限地放大集权主义甚至个人独裁,而民众的权利长期被压制。但随着现代民主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迅速扩展与共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法治进程得到快速推进,社会上非权力因素的成长与公民民主意识的普遍增强,要求我国在传统控制模式中融入社会非权力因素的有效参与以及公民的社会事务自我管理,稳定地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健康成长,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持续的推动力。而公民社会一切实践与发展最终取决于其中的主体——公民的意识、能力、行为等。  相似文献   

9.
善治是近现代民主治理模式下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它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良性互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一场全民参与建设的高级文明形态。依据善治理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健康、良性、规范、可持续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用“公民社会”这一政治术语表达着不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西方国家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变迁、现代化的实现有着显著的意义。借鉴西方公民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培育发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构建起相对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理论,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扎实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善治"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既是全球化时代西方步入后工业社会行政管理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是西方传统文化奠基、民主政治制度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和公民社会充分发育的现代结果.尽管善治体现了人类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但缺乏社会发育并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尚不具备多元治理的前提条件.当下中国应该在善治理论的观照下,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为重点,加大政府治理,通过建设透明廉洁政府、服务效能政府、责任权威政府、民主法治政府,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转型社会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期间所处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的多元性特征使国家权威受到削弱,公民得以广泛参与政治。与此相对应的是脆弱的国家治理能力无力保证社会的公共安全,而尚不完善的公民社会在公共安全自治方面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力量。思考完善公民社会在公共安全方面的自治角色,不仅可以拓展公共安全治理研究的视角,还可以有效预防国家对人的安全的侵害,维护公民社会自身安全,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我国公民社会在参与公共安全治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存在不足,必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善治: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治理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治理是由共同目标支持的、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通过引入“善治”理念,积极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伦理,从而实现和谐之治。善治理念强调在目的上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需要,体现“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价值取向;在程序上加强公民与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治理伦理的生成主要不是靠制定伦理规则,而是靠公民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建设,其生成过程的重心在于监督和批评。  相似文献   

14.
社区治理是实现政府善治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社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社区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社区居民更多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是其本质特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促使国家对社会与经济的干预逐渐减少,由统治变为治理,通过公民社会来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公民意识的觉醒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促使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的助推剂。首先分析了社区治理中公民意识的觉醒,进而更深一层次的探析了社区治理中公民意识缺乏所引发的困境,最后阐明了社区治理中公民意识培育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市民社会与新兴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二者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具有不同的社会资本基础,以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不同关系状态为背景,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并有着不同形式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16.
善政是历代政府和人民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管理模式,善治是良好的治理,是政府和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以善政为现实基础,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不断发展壮大公民社会,善治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政府机构改革应以加强政府的有效性为目标,将政府机构改革与"有效政府"结合起来。这需要切实转变政府治理理念,以"善治"理论为指导,加强政府的"善政"能力并大力培养和推动以"第三部门"和公民参与为内容的公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治理理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社会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发展公民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这一转换的必然要求.公民社会既主张多元特殊利益、个人权利和自由,又赞同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既主张公民社会平衡、制约国家权力,又赞同与国家密切合作,赋予政府权威以必要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催生了公民社会组织的发育,公民社会的成长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叶,当代民主化浪潮在全球受阻。在民主化的反思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了公民社会对民主化的推动作用。笔者试图从结构-功能、政治文化与全球化三个维度分析公民社会对民主化的推动作用是如何可能的:公民社会的内在结构有利于划定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疆界,构建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提供一种“以社会制约权力”的机制;公民文化与民主文化和谐一致,加强公民文化建设对培育民主精神与民主文化有很大助益;从民族国家层面走向全球层面的公民社会,仍有可能成为推动世界性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与中国德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出现.公民社会是与传统的"臣民社会"不同的社会,这给德育提出了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发展的要求.德育功能将在坚持政治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同时趋向于强化育人、协调和发展等功能;同时将形成并推崇"主体-发展性"德育,这是中国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