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时期,徐闻古港对外贸易繁荣:贸易规模的庞大、贸易形式的多样、贸易物品的丰富、物品来源地的纷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众多。西汉以徐闻古港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古代王朝对外开放、友好交往的友谊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特殊的时空坐标中,河州八坊人是一个“民俗群体”,并承载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回族民俗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八坊回族民俗表现为:恒定的伊斯兰信仰与变迁中活跃的伊斯兰思潮并存;“回藏”贸易与变迁中的经济“中介者”的被挤压;民间社会组织——“者麻提”在变迁中和国家权力组织各司其职;坚守伊斯兰文化特质和现代化过程中八坊其他民俗的变迁。虽然八坊民俗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排他性和封闭性,但在现代化的洪流中,八坊文化作为一个回族区域文化,同样严峻地面临着被主流文化形态格式化的境遇。  相似文献   

3.
区域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是指能够参加区域国际经济法律关系并能够承担权利和义务的实体, 包括成员国、区域经济集团的常设机构、法人和自然人。其中, 成员国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是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基本主体, 这取决于它的地位的多重性: 成员国是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者, 是区域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管理者, 又是区域经济贸易活动的被管理者。区域经济集团的常设机构是区域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主体,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协调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政策、监督条约义务的履行、维护集团内的市场秩序、负责对外经济贸易交往。区域经济集团成员国的法人和自然人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交往的范围和程度有所区别, 但它们同作为区域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在区域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桂粤山水连,两广同根生,交往频繁.旧桂系时期,两广经贸交往空前繁荣,广东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省.两广的经贸活动给近代广西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明代沿海城镇对日贸易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明代中后期,也就是自嘉靖中期至明末,随着中日官方贸易的断绝,两国的民间贸易却出现了一个大发展的趋势。自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后,明政府以东南沿海受到倭寇骚扰为由,中断了官方的“勘合贸易”并厉行海禁。但两国商人则千方百计冲破海禁,互通有无。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些城镇,这种交往达到了高潮。在浙江的宁波,由于受到传统的勘合贸易的影响,两国商人往来频繁,还出现了专门与日商交往的商人团伙和店铺,尽管在官方贸易断绝之后,来  相似文献   

6.
新疆与苏联山水相连,在民族、历史、地域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边的友好交往也源远流长。近几年,随着我国与苏联之间国家关系的逐步改善和双方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两边都采取了相互开放的政策,加强了双方的经济、科学技术及人员的交往。今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成功,两国及两党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之后,这种交往更加频繁。预计今年新疆与苏联的贸易,不算“大贸”(即国家协定贸易),仅地方经贸这一块就可突破一亿瑞士法朗。在新苏之间,一个新条件下的经贸“热流”正在悄悄来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是中德贸易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两国政府通过签订1921年《中德协定》,结束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敌对状态,建立了友好、平等的政治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德重新构建起因战争而中断的双边贸易。但此时的两国贸易已不同于之前殖民与被殖民性质的交往,体现出平等和互惠特征,并为30年代中德贸易的兴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福建与日本的贸易及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明代以前,福建泉州与日本冲绳(时称琉球)的交往已很频繁,史称“彼此互市,若比邻然”。即使是在明初及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动乱不安,而封建统治者又施行严厉海禁政策的情形下,泉州与冲绳的交往也没有停止过,海上私人贸易仍十分活跃。据《安平志》载:“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三月,日本商船数十只,直来围头、白沙等澳停泊,四方上产货如月港新线、石尾棉布、湖丝、川穹,各处逐利商人,云集于市”①。不仅日本商人大批来华贸易,福州、福清等地也有很多商贾赴日本贸易并侨居日本九州长崎…  相似文献   

9.
广西与澳门有着长久的交往历史,尤其是在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两地经贸合作有了更大的发展。澳门的回归,无疑给两地经贸合作带来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大力开展两地经贸合作,推动两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桂澳经贸合作的简要回顾 1.进出口贸易。桂澳两地的贸易交往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然而直至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前夕,两地贸易合作一是规模小,二是发展缓慢,三是基本上都为广西对澳门的出口贸易。 1980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广西对澳门…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央政府与南海诸国宗藩关系确立后,海南随之成为国家处理藩属国的重要平台及朝贡贸易的中转站。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出于自身的考量,海南就国家与外藩交往中的贸易周期、遣管官辅护等相关政策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该岛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随之凸显。  相似文献   

11.
中澳自由贸易区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中澳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政治、文化等交往日益频繁.2007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使得2003年以来中澳自由贸易谈判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具有急迫性.本文从中澳两国的文化、政治、政策、经济基础、贸易环境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可行性、现实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夏立国 ,并未阻碍丝绸之路上的中西贸易。西夏时期 ,陆上丝路基本上是畅通的。仁孝时 ,西夏同大食、西州、西辽经济往来密切。北宋灭亡后 ,由于种种原因 ,西夏、金与西域和西方的交往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经济贸易交往中,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必然带动保险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保险服务,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提供保险保障,促进对外经济贸易顺利进行,为国家增加保险非贸易外汇收入。当前,为了适应我省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使保险更好地为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发展配套服务,研究开放我国保险市场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科学理论界的关注。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易嘉 《学术探索》2012,(4):83-87
明代的中缅贸易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缅北的陆路边贸和下缅甸地区的海路贸易。明代缅甸南、北方民族地方政权在外交和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中缅贸易的发展。得益于中缅贸易的发展,明代在中缅边境地区新兴起了数个商贸城镇。明代的中缅贸易还促使了两国间的人员和物品流动增多,促进了中缅间的文化交流,从而在历史上开启了一个中缅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更加密切繁荣的时代。在云南省加快实施"桥头堡"战略的今天,曾经在明代繁荣的滇缅商道将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外国的交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唐以前的中外交往以及贸易关系往来,还是涓涓细流。到了唐代,情况就不同了。唐代的国都长安,人称“万国都市”,或者叫“万国辐凑”。从东方近邻,到中亚、南亚、以及西亚的波斯、阿拉伯乃至欧洲的拜占庭等国,使节与商人云集长安,长安城内各国商馆比比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的同时,贸易结构趋同化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心.中国-东盟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的趋同化,不仅会阻碍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与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而且可能导致中国在与东盟及美日的经贸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通过校正中国-东盟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抑制贸易结构趋同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纳粹党在1933年执掌德国政权后,出于对外扩张备战的需要在远东政策上对中国和日本采取"中立政策",使中德贸易迎来了繁荣兴盛的"蜜月期"。但在30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备战日渐完成和对外侵略逐步开启,德国远东政策逐渐走上了"亲日弃华"的发展道路,这一变化对作为中德关系核心的两国贸易交往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中德贸易在30年代后期走向衰落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18.
简析战后的中日经济贸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的中日经济贸易关系,是战后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曲折的途径,才发展到今日的程度.研究和探索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中日关系,而且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还可以为进一步搞好今后的中日经济贸易关系提供借鉴.战后中日经济贸易交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之后.当时尽管双方外交关系没有恢复,但两国的贸易关系已通过民间贸易的方式开始发展.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6月,中日  相似文献   

19.
<正> 明中期包括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八朝(一四二六——一五六六)共计一百四十余年。这个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十分频繁,特别是贸易往来,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一)中日官方贸易的发展及其内部变化。明代中日两国的官方贸易开始于永乐二年(一四○四年),这种贸易的形式是由明朝皇帝颁给日本幕府“金叶勘合”作为来华贸易的凭据,日本幕府则持这种勘合以朝贡为名进行贸易,故称为“勘合贸易”。勘合贸易分为二期:第一期是在永乐年间,两国进行的这种贸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考察上海及台湾的贸易状况的沿革,或许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这两个地区随着历史变迁,获得不同的发展条件,也出现了不同的体制。这些特点,在贸易状况,以及贸易政策上都得到反应。毋庸置言,这两个地区在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历史上的经验也给了这两个隔离近40年的地区,重新进行交往和合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