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出现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本文指出,无论是经常项目顺差还是资本项目顺差都与我国金融抑制环境下产生的融资约束有关,所以我国必须借助于金融发展来化解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进而形成一个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金融呈现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共存的二元金融格局。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农户倾向于选择民间金融市场而不是正规金融市场来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即农村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产生了替代效应。文章以农户借贷的成本作为研究视角,对农户从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进行借贷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农户在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借贷要承担不同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这两种成本共同决定了农户的借贷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的联合均衡模型,提出了有效满足农户借贷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双顺差的现状、原因,从国内外经济平衡的角度看,双顺差必然会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的这种双顺差格局不可长期持续。同时,双顺差现象对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带来难题,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构成进一步挑战。调整双顺差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中国必须尽快调整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关系,然后从金融中介信息生产的功能出发,论证了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信息成本大大下降,在金融市场结构和银行业产业结构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市场相对于银行业飞速发展起来。同时,信息技术的规模经济特点也推动银行业自身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购并走向大型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与农村金融伦理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普遍较低,主要存在金融供给不足、金融需求无效、金融市场资金净流出等方面的问题。这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柠檬市场",农村金融机构负外部行为,以及农村金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该正视并分析这些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有关的伦理现象,以促使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活力源泉,但近年来金融工具的过度使用以及金融监管缺失等问题都导致金融市场的发育迟缓甚至倒退。本文在理清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各类金融创新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梳理,力求为金融异化现象的防范提供可选途径,这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样的道理,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必需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来实现。(一)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是完全实现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实...  相似文献   

8.
经济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的突出问题,国际收支失衡是国际经济失衡的重要成因及表现.国际收支失衡、乃至国际经济失衡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政策,导致经常项目连年顺差;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导致资本项目多年顺差;内部经济失衡,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际因素等.中国应对国际收支失衡的策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扩大内需;改变“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积极扩大进口,实施“走出去”战略;调整进出口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外商投资政策;继续推进汇率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金融市场,加强区域经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9.
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期间河南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而"钱从哪里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需要思考的问题.金融资本在经济结构中的流向与合理配置是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环节,加强金融支持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绿色经济结构建立.针对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中金融支持弱化的现状,必须因地制宜,建立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学术信息     
本刊讯 《学术界》2015,(1):254-255
本刊讯2014年11月28日,"中欧比较视野下的金融市场规制与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围绕"金融与规制的理论和实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外金融市场监管最新发展"、"跨境金融监管"四个主题进行报告和讨论,研讨会回应了我国深化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也紧紧抓住了完善国际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