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朝的西北边防体制包括西域、河湟两个方向,在西域设立关西七卫,在河湟地区设立西番诸卫,是体制不同的两类卫所,同时,这两类卫所在维护西北边陲方面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军屯土地买卖现象较为普遍.过去我们一直苦于资料限制而无法进一步讨论军屯土地买卖的过程.四张明代洮州卫买地契纸的出现,成为考察明代军屯土地买卖的重要史料,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和评价明代军屯的土地买卖过程与性质.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判断,洮州卫军屯土地的买卖可能会影响到政府征收屯粮子粒的任务,但尚未影响到社会粮食的总产量.这应是明代中期社会经济日渐繁荣与军屯制度日渐“败坏”之间矛盾表象的内在联系之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线索,结合文献记载,对明代西宁卫的峡榨类型、数量、结构形式、修筑时间和西宁卫以峡榨为防御主体的整体防御体系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明代对西北藏区实行的僧纲制度是其管理藏区事务的一部分,也是明代对汉传佛教采取的僧官制度在西北地区的扩延,明把西北地区看作是经营整个藏区的示范区,不少政策首先是在这里推行后才向藏地纵深地带延伸的,因此,研究它在安多地区实行的僧纲制度对研究明代藏族史有一定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东胜卫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为防御北元—蒙古而设,地理位置重要,初设于洪武四年,因明朝军事失利,五年即撤。随着明朝军事力量加强,洪武二十五六年再设东胜卫。此后明朝有意南缩防线,永乐元年将东胜卫内徙河北。东胜卫的兴废典型地反映了逐渐形成的明蒙以长城为界南北对峙的情况。长期以来学界对东胜卫的设立时间和地点看法不同,本文做了新的考证。东胜卫旧地后来成为蒙古土默特部恰台吉的驻地,称妥妥城,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妥妥城是以恰台吉的本名脱脱命名的,揭示了他的生平、驻地,以及他在明蒙关系等事务中的作用,认为他的名字被当作地名沿用了四百余年,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珍贵纪念。  相似文献   

6.
明代松潘卫“番人”略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王朝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形势险要地区,均设置卫、所,实行军事管制,借以安辑边陲。卫、所制本为地方军事编制组织,“卫”设指挥一人为长官司,“所”设千户一人为长官。松潘地处险要,民族成分复杂,为西南民族走廊的咽喉要冲,也是西藏通往内地的一个桥头堡,为西南边防前沿阵地之一。松潘自唐广德初(763年)陷于吐蕃后,遂有不少“番人”(明代汉籍称今日藏族为“番族”、“番人”等,记松潘藏民为“松藩番”,指文沿用这一称谓,在此特作说明)移居于此。北宋前期,“番族”豪帅潘罗支据有松州,遂改州名为潘州。迨元代,“番人”已成为松潘地区的主体编…  相似文献   

7.
京城巡捕营正式建立于明弘治年间,为弥补五城兵马司在京城巡捕方面的不足而创设,是明代京师治理的重要机构之一.学界普遍将京城巡捕营视作五城兵马司的附庸,或是在强调其与厂卫的配合时才稍有提及,对京城巡捕营的研究相对匮乏,以至尚未出现有关京城巡捕营的单篇论文.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展现明代京城巡捕营之建制、沿革、构成、职掌等内容,将明代不同时期京城巡捕营的发展情况加以论述,试对京城巡捕营的发展概况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8.
明代总督之制,始于西南。本文在对明代30余任西南总督的统计基础上,探讨了总督置罢、事权授予、辖区大小、任期长短与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冲突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提出,西南总督之暂设,以及西南民族社会冲突主要依托西南数省之力调控,皆反映了明中央王朝重北轻南的边疆战略思想。西南总督之设,虽有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统一和稳定之意义,但大军征讨所带来的破坏与影响至为沉重,是为史鉴。  相似文献   

9.
明代是伊斯兰教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政府对伊斯兰教实行优容与约束并行的宗教政策.相比于之前穆斯林多以“藩客”形式生活,明代的穆斯林更加本土化,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从地 域角度来看,明代伊斯兰教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遍布三级政区的格局;从民族角度来看,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新疆地区信仰伊斯兰教居民和以回族为代表的内地信仰伊斯兰教居民两大系统形成.  相似文献   

10.
关于明代西北民族地区土地所有制的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西北民族地区土地所有制结构,是以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多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并存和发展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认为此时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具有区域性、延续性、复合性、庞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穆斯林素称自己属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教法派别。本文认为 ,从明代开始 ,哈乃斐教法从“法”的范畴走向“俗”的领域 ,具有中国本土的特点。清代苏非派产生后 ,教法从“一元”演变为“多元” ,成为一种“内行外明”的礼仪制度 ,中国苏非派穆斯林遵行的教法是融苏非主张、本土习俗和哈乃斐教法为一体的一个“综合体”。  相似文献   

13.
明政府在与藏族的茶马贸易活动中,建立了官营垄断体制。本文拟对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该体制内部的机构设置、经营管理、运作方式、方法等问题做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明朝曾有大量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内附,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穆斯林民族.明朝以优惠条件接纳内附者,将他们安置到全国各地,并将其中一部分编为世袭军户,称"达官兵".景泰、成化间,曾将一部分"达官兵"迁入广州,久之,这些移民成了世居广州的居民,成为广州回族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西宁李氏家族是河湟地区的一大望族,有明一代,李氏家族涌现出多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依据新近查阅到的《李公同室太夫人郭氏墓表》,结合现有的李氏碑铭资料,以及《明实录》、《锦衣卫选薄》等史料中有关李氏家族成员的记载,对目前学界有争议的李文籍贯及族属、李南哥初授武职及李氏后裔袭职等问题进行辨误和补遗.  相似文献   

16.
明武宗与明代回回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在位期间重用回回人写亦虎仙、亚三等人,信奉伊斯兰教,好猎奇,曾允许葡萄牙使臣皮莱斯等人入京,使中葡之间发生第一次官方交往。  相似文献   

17.
李新峰 《民族研究》2012,(4):68-76,109
明洪武初,撒里畏兀儿降明。明朝将其分为四部,设为安定卫等几个羁縻卫。目前,学界正根据各卫与各部的对应关系,判断撒里畏兀儿内部的族群划分状况,而对究竟为撒里畏兀儿设立了哪几个卫,各卫如何对应各部,认识仍存疑点。本文重新解读《明实录》对卫所设置的记载,结合明初俞本《纪事录》中的重要记载,提出了新的看法:明初撒里畏兀儿既非《明实录》记载的设安定、阿端两卫,也非现代学界认为的设安定、阿端、曲先三卫,而是设为安定斡端、曲先答林两卫,分别对应阿真、阿端两部和苦先、帖里两部。这个结论说明,现代裕固族的祖先撒里畏兀儿,在明初分为源自于阗和库车的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明代嘉靖初年广东著名学者黄佐在广西任提学佥事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振作士气,吸纳瑶僮子弟入学,禁止"淫祀"等一系列教化活动,分析了这些行为产生的背景及其在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和意义:如何在具体的区域历史情境中去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一个历史人物以及他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