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看中国农民战争的特点邵洪兴纵观中国封建时代整个农民战争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以北宋为界限,明显地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北宋以后,农民战争在王朝经济恢复阶段即可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而且参加起义的已不只是农民、流民等,其成分也包括不直接从事...  相似文献   

2.
“借洋兵助剿”是清朝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反动政策。左宗棠虽然也站在农民革命的对立方面,但对清朝政府这种出卖民族权益的反动政策并不赞成,曾经进行过相当程度的抗争,认为用洋人练兵助剿祸害很大,要求清朝政府裁撤外国洋枪队以杜后患。法国常捷军在浙江地区配合左宗棠的军队夺取太平军的阵地,似乎不能简单的说就是左宗棠勾结的结果。有的同志不去查考当时左宗棠为什么允许常捷军助剿的历史缘故,也不究及左宗棠处理这个问题的思想状况,便认为左宗棠附和清朝政府的“借洋兵助剿”政策。有人甚至据此詈骂左宗棠是一个汉奸卖国贼、法国侵略势力培植的代理时人。对左宗棠作如是之评论,我以为是不够妥当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做一些勾稽索引的工作,并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以供参考。一众所同知,以1860年的《北京条约》为转捩点,清朝政府与外国侵略者进一步加快了反革命勾结的步伐,1861年底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次年2月8日就迫不及待的发布了一道上谕:“借师助剿一节,业经总理衙门与英、法驻京  相似文献   

3.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者和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农民革命运动。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一八四三年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进行革命运动。一八四四年以后,尝三次进入广西农村,发动劳苦群众,组织革命力量,并在家乡相继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及其稍后写成的《原道觉世训》等理论  相似文献   

4.
一千九百。年前,中国哲学史上发生了一场反对神化孔丘的辩论。这场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我国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王充(公元27年—97年?)。这场辩论发生在东汉前期不是偶然的,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阶级斗争所决定的。这时,正是我国第二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之后。这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不仅是一次燔烧官府、斩杀长吏的武装革命,而且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对封建神权的斗争。广大革命农民无视封建“圣人”——孔夫子的说教,冲破封建神权的束缚,相互间互称“巨人”,最尊者号“三老”、“从事”、“卒史”和“祭酒”,并且在“当为县官(即天子)”和“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相似文献   

5.
有清一代,爆发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每一次规模不等的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最终也都失败了。革命领袖与广大将士,有的在漫天烽火中壮烈牺牲,有的在敌人屠刀下慷慨捐躯。也有为数甚多的农民将士及其亲属,却被流放到遥远而又荒凉的东北边区。那么,清朝的遣戍制度与起义农民(包括受牵累的亲属等)遣戍的具体情况如何呢?遣戍者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状况又是如何?他们是否已放弃了斗争?对开发与保卫东北边疆,又起了哪些作用?这是本文试图要解决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上,确有一类虽已“盖棺”,却不能“论定”的复杂人物,洪承畴就是其中的典型。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崭露头角,而被晋升为三边总督。崇祯十二年,明廷又授予他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之职,担负起抵御清军南下的重任。由于朝廷的掣肘和麾下总兵不战而逃,导致洪承畴松山战败被俘而降清。此后,为清运筹帷幄,成为清入关的指路人;清入关后,又为清廷招抚江南,“经略楚、粤、滇、黔诸省,西南底定”,在清统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洪承畴是一个由明末之栋梁而一变为清初之重臣,由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到为清统一全国做出巨…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旧唐书、《资治通鉴》以及许多野史、笔记的 记载,唐末农民革命领袖黄巢,曾几次向唐王朝乞降求官。 这本来是一个小生产者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不足为奇。但过 去在极左思潮干扰下,似乎这些乞降求官的事实,有损于一 个农民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因而一些同志极力加以否认。 在十年浩劫中,黄巢更是作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派”、“正 确路线的代表”出现,他乞降求官的事,当然没人再敢提 了。直到最近出版的《唐末农民战争》一书,仍然把黄巢描 写成“斗争一贯坚决”,“革命立场始终是坚定不移的”革 命者(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第九三、一○五…  相似文献   

8.
董楚平同志的《论平均主义的功过与农民战争的成败》一文(载《历史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对平均主义与封建主义在旧式农民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了自己新的看法。但仔细读过全文,觉得他的论述并不能令人信服。这里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与董楚平同志商榷。平均主义在农民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不能抹煞董楚平同志认为农民的平均主义是“极左的嗓子”,“美妙的理论”,“动听的口号”,“最漂亮的画饼”,它在农民战争中的作用开始是“兴奋剂”,后来是“腐蚀剂”,最终是  相似文献   

9.
在如何看待清初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农民军联明抗清的问题,洪焕椿先生最近认为由于“社会性质,阶级关系和政权的阶级实质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仍是阶级矛盾(至于农民军的抗清仅“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色彩”)基于此,农民军的联明抗清是犯了斗争策略上的错误①。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它抹煞了清初、乃至我国整个封建社会 (除却明末的反倭斗争与郑成功的驱荷斗争)民族矛盾与民族英雄存在的客观事实.抹煞了历代农民军联合当时封建王朝反抗其他兄弟民族中统治阶级侵扰的斗争策略的革命性质。 一、怎样看待清初社…  相似文献   

10.
拙稿《关于平均主义与封建主义在农民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对董楚平同志《论平均主义的功过与农民战争的成败》(以下简称《功过》)一文的某些观点提出过商榷意见。后来,董楚平同志发表了《再谈平均主义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再谈》)一文作为答复。但是再三细读,我仍然认为董楚平同志的观点不能令人信服,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一拙稿指出,董楚平同志在《功过》一文中有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论述,存在着“实际上把它全盘加以否定”的弊病。《再谈》认为这是“言之过甚”。不错,《功过》一文确有一些抽象肯定平均主义的词句,说它是“农民在酝酿革命时的思想酵母”,“在农民战争的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1.闵采尔提出的理想,对鼓舞广大受压迫人们的战斗热情,推动战争的爆发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2.以闵采尔理想为指导思想的“基督教同盟”对造就培养德国农民战争领导骨干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最后综述了以上两个方面,认为闵采尔理想是促使德国农民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产生的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伟大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把从南宋到元末流传于民间的传说、话本、杂剧中的有关水浒故事集中起来,赋予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成为封建社会文学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3.
爆发于一九一九年的伟大的五四运 动,到现在已经六十周年了,五四运动是 中国近代史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马列主义和中 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开端。 毛泽东同志说:“五四运动是反帝国 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 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 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 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 主义。”在这个革命运动中,已经有了大批 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的知识分子。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就是 他们当中的光辉代表。“五四”时期,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旧式农民战争中平均主义问题的讨论,已历时三年多了。通过讨论,深感马克思主义是研究农民战争睢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准确地理解革命导师的有关论述,是正确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关键。本文拟对讨论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经典论述,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 我们在探讨中国旧式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问题时,往往把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平均主义混为一谈,把革命导师关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平等思想”、“平均制思想”、“平均主义”的论述,进行超历史的移植与套用,这个缺点,笔者过去也是存在的。最容易与封建时代旧式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相混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和俄国民粹派的农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看来,超人类社会的道德是没有的”①。“义”作为一种“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②。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和地主是两个彼此对立的阶级。因此,就“义”来说,当然也有两种彼此对立的“义”。 农民阶级的“义”,在历史上是进步的。它既是奴隶阶级之“义”的发展,又是本阶级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保证。柳下跖说:“出后,义也”③,把在阶级搏斗过程中,不怕牺牲,为掩护同志而自己撤退在后,叫做“义”。《水浒》里的晁盖,提出“竭力同心,共聚大义”,依靠革命农民的“同心”、“共聚”,来实现“大义”。这里的 “大义”,就是造地主阶级的反,革地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讲话的前两年,在《新民主主义论》这部光辉著作中就明确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所谓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因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后来,在《论联合政府》一书中,毛泽东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7.
《剿闯小说》文化意蕴探微关四平陈砚平明末文坛,有一股时人写时事的纪实小说之风。当时国家的一些重大事件,如魏忠贤乱国、李自成起义、明朝覆亡、清军入关等,均在这些小说中被如实地反映出来。其中专门描写李自成起义兴亡全过程的,主要有《剿闯小说》与《定鼎奇闻》...  相似文献   

18.
朱元璋一生而三任,先是贫苦农民,再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最后是封建皇帝。回顾朱元璋走过的道路,对探索农民战争的发展规律具有难得的典型意义。一、一个具有一定觉悟的农民封建社会里的农民,不可能把地主作为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反对。但他们从切身利益出发,可能仇恨个别的地主,反抗自身遭受的封建剥削。这种自发的仇恨情绪与反抗精神,就是封建社会里的农民可能具有的觉悟。在封建社会里,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有这种觉悟,如有的农民宁愿饿死,也不反抗,有的甘心作地主的奴才,甚至成为他们的帮凶。朱元璋不是这样的人,他对自身遭受的压迫与剥削具有仇恨情绪与反抗精神,他是一个有觉悟的农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与邓小平不搞运动的思想张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究竟应该如何推进,这确实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课题。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中,政权更替的最显著特征是每隔二、三百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既是王朝政治统治...  相似文献   

20.
王杰  杨新新 《探求》2012,(3):113-120
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说早已有之,并非晚年师法苏俄之产物。孙中山“耕者有其田”说的提出,与孙中山的个人际遇及理想有关,其关键是要以之宣传革命、动员农民参加革命,乃至巩固革命政权。由此可说,很大程度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沦为其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之滥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