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总结我国长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和“先生产,后生活”的经验教训,在倡导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十分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对消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作了大量的论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理论。深入学习邓小平的消费理论,对我们当前扩大内需、化解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的消费理论应当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 一、提高消费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已越来越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这是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它规定着在研究我国的消费问题时,决不能局限于物质消费,同时应该认真研究精神文化消费。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努力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消费的需要,即使在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做得更好,这不能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已经…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中的特殊构成 ,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客观地讲 ,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 ,但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而且大有上扬趋势。为此 ,“两课”教育应充分重视大学生消费心理、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生产决定消费。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文化仍然比较落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率不很高。现阶段,人民的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不可超过生产增长的速度。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国民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国家财力、物力有了很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冰箱、彩电、收录机、洗衣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人们的衣着变化更大,颜色暗淡,式样单一的服装开始被款式多样的时装所代替。人们的膳  相似文献   

5.
消费政策正确与否,无疑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因为正确的消费政策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引导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和优化,形成消费结构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这是为世界及我国的实践所证实的。一、建国以来的消费政策评价建国初期,在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关系又不完善、消费品异常匮乏的状况下,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稳定,我们不得不实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先富群体消费的社会经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消费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 ,又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先导。只有适度消费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消费是一种在国家引导下 ,消费方式不断调整、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个体或团体行为。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消费既是人们为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物质财富的消耗行为 ,同时 ,消费又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与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紧密相连。消费的社会经济作用日益显著。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宏观背景是 ,改革开放 2 0年来 ,国家、集体、个人之间…  相似文献   

7.
论节约型消费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行节约型消费方式,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走出消费中节约有悖于改善人民生活、妨碍生产发展等认识误区,大力倡导、广泛动员,使实行节约型消费方式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积极调整、转换生产方式,以促进消费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经济、法律手段对消费方式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 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是,消费刺激储蓄,储蓄引导、组织和调剂消费,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在运用上必得注意适度,如有偏费,就将互相制约,互为消长。它们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把储蓄与消费对立起来的观点,极化了非本质的制约的一面,难免本末倒置。我们说储蓄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消费,其本质原因,是由于社会的消费水平受制于社会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约制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产生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决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在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既定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实际上也是既定的。因此,提倡储蓄,怎么会影响消费和生产呢?西方社会可谓是高消费了,其  相似文献   

9.
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和发展的走向日渐呈现大众化的趋势,学术界对于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一直进行着争论。一种观点从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出发批判大众文化消费,另一种观点则主张社会大众在文化消费中的主观能动性,并据此支持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走向成为一条正确路径。我国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导向,以人民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原则,以多元融合、综合创新为途径的大众化走向。  相似文献   

10.
一、食品消费发展趋势。在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紧张的条件下,应侧重向食品深加工发展,以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节约家务劳动、方便生活、推动食品科学化的变革,提高人民食品消费水平。食品工业深加工应以解决人们就餐为中心,深入家庭生活。 二、穿着消费发展趋势。穿着消费中成衣率将逐步提高,在当前服装生产的自制、零  相似文献   

11.
研究社会生义初级阶段的消费问题,是深化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一、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问题的重要意义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产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相似文献   

12.
提高工业经济效益,是我们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而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增加积累,扩大再生产,最终仍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提高消费水平,更是直接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但积累的增加,消费的提高,都要靠经济效益提供来源。长期以来,我们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教训,是走了一条高速度、低效益的路子,以致人民得到的实惠较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部经济工作逐步转到以提高经济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降低犯罪率和为从社会生活中消除犯罪现象,创造着物质和精神前提条件。这是在我国预防犯罪的客观保证。 实践已证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安定和人民内部的团结;不断提倡和确立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抵制和削弱非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这将在预防犯罪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些就是预防犯罪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条件下,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4.
社会集团消费膨胀是我国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的现实经济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存在的一个现实经济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这里作些初步探讨。 一、我国社会集团购买力变动态势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哪些需要?这是至今未能统一认识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它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和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集体福利和社会保证等公共消费的需要。这种观点认为,多年来存在的为生产而生产的种种表现,排挤、冲掉了人民生活的这些需要,因此造成社会主义经济长期背离了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违背了自己的生产目的,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提高,妨碍了生产的发展,以致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很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的新成就。全国各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生机蓬勃,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走向胜利是富有战斗力的,她在人民中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 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影响党的战斗力的因素,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准备就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上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一些科学的解决方法,以便有助于打好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战役。一我们调整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积累和消费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为了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的,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比例标准。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衡量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是否合理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积累规律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积累的增加,再生产规模的扩大,都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而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又必须以增加积累,扩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念变革,说到底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变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样,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什么是新的价值观念,什么是旧的价值观念,必须根据是否符合新形势、新时代,是否符合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中国人民最大的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决定了衡量价值的标准、评价标准在于能否符合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  相似文献   

19.
妥善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调整中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根本性比例。它直接决定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并影响到农轻重等一系列比例关系。因而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调动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沿着按比例、高速度的轨道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它反映了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应该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切工作的根本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