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教育教学新的使命,提出大学生在校期间是一个关注交往、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讲述“四个苹果”的故事,论证大学生在交往中的得与施问题,为大学生如何交往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姚扶有 《办公室业务》2013,(7):52-52,41
时下,“美女傍大款,经理配小蜜”已成为一种时尚。女士.尤其是那些姿色“上镜头”的女士。在与上司交往中。是很容易成为绯闻“热点源”的。当然,排除那些“色情交际”女士,大部分女士在与上司交往时还是期望人身的冰清玉洁,渴盼树立落落大方,雅致玲珑的形象,建立宽松和谐、友爱至深的氛围,营造施展才智、实现自我的舞台。如果女士们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教养、学养、素养、修养、涵养,应该是能够拥有一片自己“亮丽的彩云”的。  相似文献   

3.
纳粹技术     
《领导广角》2000,(10):53-53
“红包”是指以赠予方式给予或获得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信用卡、购物卡等。日前,广东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和赠送“红包”的暂行规定》,向广东省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以及省直各局以上单位发出通知,要求认真执行。该《规定》指出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和对外交往中,不准接受任何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红包”。  相似文献   

4.
在家文化背景下,“父子有亲”的伦理规则在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实践中表现出内生性的代际推动力。本文在调研汾酒酿造技艺传承的基础上,以纪录片《千城百匠》中种类丰富的传统技艺传承事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驱动知识传承性创新活动的内生动力。研究发现,“父慈子孝”的代际交往产生了知识传授与继承的个人意愿;“父严子顺”的代际关系之道有利于技艺性知识的传授与吸收;由“父子有亲”所形成的传承性动力有利于促进技艺知识继承性创新。进一步发现,随着个人身份从子辈到父辈的转变,父与子、师与徒的代际关系交往活动推动了传统技艺传承;在代际关系身份维持过程中,代际关系交往带动了新想法产生、接受与创造转化,推动了技艺传承性创新。研究表明,在“父子有亲”文化背景下,父子间或师徒间的代际交往塑造了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时下,“美女傍大款,经理配小蜜”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女秘书,尤其是那些颇有姿色的女秘书,在与上司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成为绯闻的“热点源”。当然,大部分女秘书在与上司交往时还是渴盼树立落落大方、雅致玲珑的形象,营造宽松和谐、友爱至深的氛围,建立施展才智、实现自我的舞台。如果女秘书能从以下几方面强化个人教养、学养、素养、修养、涵养,就会拥有一片自己的“亮丽彩云”。  相似文献   

6.
有话好好说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很容易发生争执。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摩擦。任何观点、看法、兴趣、情调和行为等方面的分歧,都可能在朋友间点燃一场“战火”。  相似文献   

7.
田柏强 《决策》2004,(7):50-51
2004年8月22日,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邓小平与“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交往的往事又历历在目,特别是重温邓小平在南巡进话时有关“傻子瓜子”的论述,今天读来,倍感亲切。日前记者独家采访了年广九和一些知情人士,请他们回顾这段领袖与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内幕。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中公共交往的场所。有人喻称为城市的“起居室”、城市的“客厅”。这其中既包括城市公共交往的场所概念,又含有公共活动的内容,因此,要保证公共空间所应具有的特点。而城市公共设施在功能上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方便,满足人们的城市生活需求。户外活动又影响着公共设施的设计形式和安装位置等方面。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有了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共设施以及人在户外活动特征的基本了解,我们将进一步对城市公共设施做出准确的、合理的定位,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找出它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李立 《领导文萃》2008,(19):75-80
继两岸“密使”曹聚仁之后,虽不时有人在台前幕后为两岸关系发展奔波,但道路曲折,均未有大的进展。“文化大革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增多,终于催生了海协会和海基会。  相似文献   

10.
《办公室业务》2013,(3):33-33
与朋友的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不得不说“不”的情况。但是如果拒绝不得法的话,则可能因此失去友情,被人误会。面对朋友,只有巧妙地说“不”.才能够免伤和气,不至于在人际交往中陷于被动。  相似文献   

11.
阮直 《领导文萃》2008,(20):83-84
谋略是我们曾经引以为骄傲的民族文化。《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七十二招”,不仅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成了我们政治斗争、商务往来时的一种谋略了。甚至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也是一天到晚忘不了“算计”,这个算计,不少就是谋略。而且,一用就用了几千年。当不择手段,只图结果被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可时,规则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审美的经验、观点、趣味和要求,人们每天都在接触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行着审美实践活动。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秘书部门既是机关单位的神经中枢,直接为领导活动服务,又是机关单位的“门面”和“窗口”。秘书常代表组织与社会各方面交往,应当对美有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9,(4):122-122
何春盛:与博思会“混搭”真好! Crossover(混搭)是一个好词,它是国际上一种广为流行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屋”会议的主题精神,而这种模式的会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脑力激荡方法。我与博思会交往已久,每次活动主题、形式都非常新颖生动,也在这个平台上结识了很多朋友。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外军核心价值观培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人价值观反映了国家对军队的根本要求,引领着军人的理想、信仰和行为,是一支军队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新军事革命推动下,强化军人价值观培育,成为当代外军凝神聚气、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军对外交往不断扩大,我们要紧跟新军事革命步伐,在加强对外军武器装备、作战思想等“硬实力”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外军价值观的研究,加强“软实力”建设,力争在当代大国军人“价值观之战”中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门无杂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后多用来形容交友谨慎。“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朋友?和普通人一样,领导干部也有人情交往。但是领导于部却又是“特殊人”,领导干部交友,不仅是个人交际范畴的小事,而且是事关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党的形象的大事。因此,领导干部交友就更应慎之又慎,自觉做到“门无杂宾”。  相似文献   

16.
伴随杂志的发展,我们与读者的联系与交往越来越广泛了,交往方式也不拘一格。去年年底,供职于浙江伟星集团办公室的黄青云同志专程打来电话,询问“经营理念”栏目的“理念”一词怎么解释?本期刊发的“丢弃浅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身体性和历史性的人近读贵刊1997年第5期刊载的王小东先生《信息时代的阶级、种族与国家》一文,产生颇多疑问,现罗列如下:王文认为信息社会将使智商成为凌驾于其他人类美德之上的突出优点,因为在“虚拟交往”中,智能可掩饰你的不足,使你在“信息空间”中“风趣幽默”、“风度翩翩”,制造出一个“虚拟人格”来。我认为这难以令人信服。人毕竟是而且首先是身体的存在,痛苦和欢乐都只有通过身体“临界”地承担。一个沉迷于“信息空间”中“虚拟人格”的人,是自恋水中的那喀索斯倒影。更何况,“虚拟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往昔文学、…  相似文献   

18.
任龙 《秘书之友》2009,(5):11-12
人际交谈的第一目的就是获取信息,从而达到对他人的认知,为进一步交往与沟通提供参考系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提问是人们获取信息最直接又最重要的手段。从广义上说,在任何公共场合,提问语言都是人们彼此交流信息的先导。医生看病,讲究的是“问、闻、望、切”;记者采访,公关人员搞社会调查,最要紧的就是“问得妙”;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公安人员提审犯人,“审问”是获取罪证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地位
  《文明交往》是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的第三课第三节,与第一节“我和父母”、第二节“师生情谊”的关系密切。学好本课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冲 《决策探索》2009,(24):73-73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早就说过“(教学)固然有许多是有赖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是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交往的教师的个性及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