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容忽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学报编辑职业倦怠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将会对学报质量和编辑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有社会、学校、职业和个人四个方面的因素。学校不能简单地将学报编辑职业倦怠问题视为编辑个人事情,必须采取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方式,重视编辑倦怠问题,加以防范。编辑倦怠问题的产生、承受和化解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和编辑自身形成合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仇慧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65-68
从心理、行为、生理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表现,分析了其危害性。从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职业荣誉感不足、学校关注度不够导致职业归属感不强、工作压力较大导致职业疲倦感增加、受到尊重较少导致职业认同感降低四个方面分析了编辑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了缓解编辑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编辑转变观念,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学校调整思路,倡导人性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何承志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86-89
高校学报编辑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对编辑的生理、心理、行为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有:主观期望与客观定位之间的矛盾,投入与报酬不相符引起的不公平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管理方式不当以及个人价值难以体现等等。学校领导应重视学报工作,尽可能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改善不当的管理方式。编辑也应朝着“学者化”方向努力,并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以消除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编辑队伍建设中,职业倦怠现象是影响编辑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从生态学的视角对高校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现象进行探析,结合个体因素和外界环境分析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利用生态学的理念以及生态链法则、生态平衡理论和生态和谐理论,引导编辑树立动态工作思路理念,创新和谐共生编辑理念,正确认知编辑职业生态稳定机制,建立与社会需求全面协调、相辅互存的编辑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128-131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由于工作超负荷、知识与经验储备不足及人际关系难以协调等原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化解职业倦怠的对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缓解青年编辑的工作负荷和压力;青年编辑要认识自身的性格弱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编辑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促进青年编辑的职业成长;为青年嫡辑设立编辑导师。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关心和爱护青年煽辑,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产生根源: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学校管理层对学报编辑职业的认识不够准确、传统的工作方式及编辑素质与学报发展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付出与获得不对等以及巨大的职业压力等。提出了应从编辑个体、编辑部和学校等不同层面着手解决编辑职业倦怠现象,以促进高校学报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开珊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2(4):77-79,95
高校学术期刊的作者,编者中,只管论文的完成而不顾科技转为生产力的现象太普遍了,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走现科研所,高校大门,深入社会各部门中去,调查,研究并组织,发掘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高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8.
韩自波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是影响学报质量的关键因素。围绕着如何防范学报编辑职业倦怠这个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编辑的工作特性、工作环境、知识结构三个方面,基于工作特性的不可转变性,克服编辑职业倦怠的重点应放在改善其工作环境和完善其知识结构上。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网络化及其编辑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莉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117-120
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学术期刊的网络化进程日益加速。作为学术期刊网络化潮流主要表现形态的学术期刊网络版和网络学术期刊都日益获得广泛的重视,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就要求编辑在学术期刊的内容定位、读者聚集、版面设计等方面采取应对的措施,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求,全面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培养刊物自身品牌。 相似文献
10.
张放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4):123-124
对学术期刊的稿件进行编辑加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政治性内容、学术性内容、文字性内容。学术期刊编辑在编辑稿件时,首先要把关文章的政治性,使学术期刊在舆论导向上不至于偏离;其次是在编辑加工文章的内容时,要注意文章在论点、论据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使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结构合理;再次是对文章中出现的病句、错误标点和形式规范化给以梳理和调整,使文章上下贯通,语气一致。 相似文献
11.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东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4):106-109
“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下的身心耗竭状态.编辑也是“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与编辑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应该通过组织干预和自我调适来减轻、消除编辑“职业倦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闫玉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高校学术期刊的学科领域广泛性、作者群体有限性以及与科研工作的互动性,必然要求其形成并确立鲜明的个性与特色。高校学术期刊的特色体现在反映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及新颖独特的装帧设计和栏目设置等方面。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要从思想认识、选题策划、栏目编排等诸方面培养和强化特色意识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糜泽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95-196,227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队,他们中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应该及时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分析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东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10):106-109
"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下的身心耗竭状态.编辑也是"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与编辑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应该通过组织干预和自我调适来减轻、消除编辑"职业倦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叶利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01-202
在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职业倦怠越来越成为制约期刊编辑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因此,期刊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有效干预职业倦怠:关注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引导期刊编辑进行自我调适;重视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提升期刊编辑的自我效能感;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期刊编辑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编辑素质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编辑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业务素质;编辑与学者不是时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提倡并强调编辑人员从事学术研究与写作时,要注意应以编为主,兼顾学术研究与写作。 相似文献
17.
王建霞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0)
编辑职业是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倦怠已成为该行业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作特点与压力、人际沟通障碍、主体缺少角色认同以及自身的认知等因素.要克服工作中的倦怠,就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创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改善落后的评价体系,并且编辑自己也要改变角色认知,调节心理状态,规划职业生涯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和危害,提出了缓解学报编辑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报编辑压力与职业倦怠的五方面措施:组织上关心和帮助、加强编辑部建设、倡导人性化管理、提供培训与深造机会以及编辑个人也要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就高校学术期刊编校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编校质量保障的内部和外部二方面进行了探讨,建立了高校学术期刊编校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观念的现代化是编辑工作现代化的核心,编辑知识结构的现代化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的基础保证,编辑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则是编辑工作现代化的最主要标志。编辑必须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学习和实践中应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编辑手段等诸多方面实现现代化,通过主动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促进编辑手段的现代化,从而带动整个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