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找不到照顾父亲的保姆。"李女士说。她母亲几年前去世,68岁的父亲前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很差,语言功能也基本丧失。现在,她每天上班每隔几小时就要往家中打个电话,有时候父亲不接电话,她就会急忙赶回家去。她和丈夫想给父亲找个保姆,但人家一听说是照顾患病老人,就不愿来了。  相似文献   

2.
东方 《伴侣(A版)》2018,(3):36-38
照料完孙子尚未轻松几天,儿媳生二胎又接到"求援"电话 2016年4月的一天,山东菏泽市退休教师宁素琴正和老伴在公园里散步,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儿子陈涛的声音从数百公里之外传了过来:"妈,晓静产假到期该上班了,童童上幼儿园还得接送,给媛媛请保姆又不放心,还是你和爸过来照顾一下吧!"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6月,福州发生了一桩绑架杀人案,一家美容公司女老总的父亲惨遭杀害。凶手竟然是女老总为父亲雇佣的保姆及其丈夫。两家人本来相处融洽,亲如家人。那么保姆夫妇为何要杀害雇主?发达老乡际遇传奇:保姆夫妇心生"期待"2014年6月初,在福州一家政服务公司上班的郭淑英,迎来了一位新雇主。新雇主名叫林文芳,时年40岁,是当地一家美容公司的女老总,在福州、厦门等地经营多家美容连锁店。自从两年前,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保姆"走俏重庆 对于20岁的刘星馨来说,8月23日是忙碌的一天,上午到重庆沃尔玛超市采购食品,下午到南桥寺茶叶市场买"大红袍",一场小型家庭烤肉晚会即将举行,这是小刘首次以家庭管家的身份,为位于渝北棕榈泉小区的一家人张罗聚会.晚会搞得很成功,小刘感到很欣慰.据笔者了解,在重庆市,像小刘这样的大学生保姆正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5.
<正>司空见惯的事实明明1岁多了,爸爸、妈妈上班时,他由爷爷、奶奶和保姆带着。可爱的明明对于高龄的爷爷、奶奶而言,既让他们感到喜欢又让他们感到劳累,  相似文献   

6.
正92岁老人想找"保姆式老伴"年前,一则92岁老人征婚的新闻掀起轩然大波,这位老人称,自己想找个"既是老伴又是保姆"的人。老人的爱人在他70岁时去世,子女都不在身边,他就雇了保姆来照顾自己的起居。这样过了20多年,由于年事已高,很多事做不了,他就要求保姆扩大服务范围,比如给自己洗澡。保姆不愿意,还建议老人征婚,找一个既是老伴又是保姆的人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保姆丁香     
因双方父母都在外地,老婆度完产假再上班时,我便有了请个保姆照顾孩子的打算。在本市晚报中看到家政公司刊登的广告,就打了电话过去,在简单询问了相关情况后,我请他们帮忙介绍一个保姆。第二天,家政公司的人便把一个叫丁香的四川女孩带来了。小姑娘又瘦又小,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件宽大的旧衬衫,配上紧巴巴的裤子,一点也不合身。看她老实巴交,我本想雇她,  相似文献   

8.
信箱     
《现代妇女》2008,(6):52-52
牺牲 儿子刚刚满一岁,正当我觉得可以重新适应工作的时候。母亲突然去世了,这给我的打击太大了,更重要的是,孩子没人可以托付。我们俩都忙着上班,根本顾不上。保姆更是难找,排队都等不上。真是祸不单行。单位又派我到西南的分公司工作。为期两年。我别无选择,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很多同事都在嫉妒我,要是不去,工作可能就要因此丢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相似文献   

9.
63岁的石路村村支书武换振本应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上班,但位于石家庄市赞皇县院头镇石路村小学内的党支部,却始终难觅其踪迹.  相似文献   

10.
龚福海  李娟  李雪 《中国扶贫》2017,(14):39-41
"上午在村委上班,等镇林业站拉1.5万株青钱柳树苗过来,发给群众种植."2017年3月22日中午,余秀文最后一次写下了驻村工作动态.当天下午,他发完树苗后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  相似文献   

11.
宏剑 《职业》2010,(28)
身份困惑: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家,是温馨舒适的避风港,是一个释放自我的私密空间.对于家庭而言,保姆既是帮手,又是没有血缘的外人.一个现实的问题:雇主该不该和保姆同桌吃饭?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有了儿子后,我和老公的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可也平添了很多麻烦. 麻烦之一是人力不够.考虑到经济原因儿子3岁后我们就把保姆辞退了,可是小家伙仍然离人就哭,可这样一来把他从托儿所接回家后,就得拨一个专人哄着他.这可不是一项轻松活,他一会儿把你当马骑,一会儿要你学超人,一会儿尿了裤子,一会儿又弄翻了茶杯,总而言之能把你累到筋疲力尽,而另外一个人也不好过,必须全盘承担做饭洗碗拖地洗衣等等沉重的家务劳动.想想在单位辛苦8小时后还得面对如此不堪的局面,真让我恨不能变成林忆莲嘴里不回家的人呀.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热点更迭快,按照一般规律,舆情事件若能持续延烧两周,体量就已相当可观.然而,6月22日引爆舆论场的"杭州保姆纵火案"自案发至今,舆情已延续1个多月,几乎每天都占据自媒体热搜主要位置.不仅如此,事件舆情在发展当中,质疑焦点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转折再集中现象,虽然热度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推移的影响,但本次舆情的超常规发展,仍然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阿峻 《老人世界》2013,(8):10-12
这是一个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故事。陈怀军老人今年73岁,家住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金西村。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家家户户都填不饱肚子,陈怀军全家也不例外。当时的陈怀军才22岁,虽在当地合作社上班,但家里也是上顿不接下顿,年过半百的父母饿得浑身浮肿,姐姐也病恹恹的。  相似文献   

15.
不能说出口的“分手” 今年32岁的刘丽,是河北省定州市人.初中毕业后不久,便来到北京打拼,在天坛东路上的一家加油站上班.工作后不久,刘丽认识了在建筑工地上班的老乡王勇.王勇比刘丽大一岁,平时不爱多说话,但对刘丽温和宽厚,刘丽觉得跟他在一起心里很踏实.相处一段时间后,两人走进了结婚殿堂,夫妻俩在北京租了房,为生活努力打拼.  相似文献   

16.
聂双双 《职业》2009,(6):38-39
如今大学生就业说难其实也不难,只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的观念改变一下,退一步或许就是海阔天空。 女大学生选择了月子保姆 席彩虹出生在湖北武安县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在县税务局工作,妈妈在银行上班,对这个宝贝女儿宠爱有加,她刚上大学时,父亲就在县医院给女儿联系好了工作。  相似文献   

17.
萍聚 《老年世界》2013,(5):17-19
父母不在保姆就是娘故事还得从59年前说起——时年24岁的许曼云身怀六甲,丈夫工作繁忙,便雇佣高玉清来自己家做保姆。高玉清大许曼云11岁,扎着长长的辫子,脸色红润,身体健壮,许曼云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淳朴善良。初来乍到的高玉清有些拘谨,许曼云宽慰她说:“现在不是旧社会了,你到我们家来帮忙,我感谢你,有什么意见你可以直接说出来,我们是同志关系!”高玉清听了,频频点头。大儿子出生后,许曼云很快就上班了。照顾孩子、做饭、洗衣等家务活儿都由高玉清承担,虽然家务繁重,但她从未抱怨过,从早忙到晚,直到家里人都睡了,她才休息。  相似文献   

18.
佛晓 《职业》2007,(31):42-43
惊奇发现:做保姆能改变一个人 张月出生在河南省新蔡县龙口镇.由于家里穷,她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1994年,她与邻村的小伙子张东营结了婚.结婚生子,家族负担加重.于是,张月便与丈夫来到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19.
曾觉得侍候月子太丢脸 "爸妈,我想去给人家当月嫂,你们看怎么样?"2015年11月的一天,30岁的刘硕抱着自己刚满周岁的女儿,小心地与公公婆婆商量道. 两位老人一愣,婆婆的脸当即就黑了,"还真是一孕傻3年,你堂堂一个海归女硕士,要去给人家伺候月子当保姆?脑子是咋想的嘛!"  相似文献   

20.
"我认(脱贫).活到这把年纪了,没为国家做贡献,国家总是帮助我,我过上了好日子."3月22日晚上,山东省沂蒙县岱崮镇笊篱村78岁、驼背严重的麻水荣,坐在家里的小板凳上这样说. "我认(脱贫).我不困难了,还有一些困难群众比我困难.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应该考虑党的难处."3月23日上午,山东沂水县小桃枝村,73岁的张道森在自家挂了7张毛主席像的屋里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