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报业发行市场由传统的事业部发行体制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体制转变进程的不断加深。加之,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运作与管理的重要资源,知识型员工的拥有量已成为当代报业发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发行公司中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征和个性特征,概括出了他们的需求构成,最后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与管理策略,如采用适当的激励方式,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更为准确的薪酬管理,把培训教育和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等,最终实现强有力的发行公司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2.
影响企业基层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有些是员工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工作环境本身的原因。这些自身因素包括员工的成就感、自我定位、进取心等;外部环境包括上司、同事、工作激励、工作本身。不同层次的员工有不同需求,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工作积极性就不能提高。聪明的管理者会把员工的需求与公司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让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公司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先进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谈到近期公司采取的精细化管理问题。令他困惑的是,精细化管理没有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反而大大降低了积极性,并由此产生了员工对公司的不满和对工作的懈怠情绪。这是一家物流企业,员工原来完成一项工作,公司给予一定的费用,员工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由支配,也不用以发票的方式回来报账。"精细化管理"之后,公司出台政策,员工的上述费用,必须全部以正式发票的形式在公司报销,遭到了全体员工的抵触。  相似文献   

4.
《领导科学》2015,(9):60
<正>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管经营者个人多么努力,他能做的事情总有限度,想让公司发展,就需要志同道合的员工一起努力工作。只有员工具备主人翁意识,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拼命工作,企业才能发展壮大。这就是企业  相似文献   

5.
胡国荣 《经营管理者》2013,(13):112-112
<正>近年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双爱促双赢"为主题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并与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型企业建设等有机结合,有效调动员工参与企业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队伍和谐稳定,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路博  王楠  马萁赛 《经营管理者》2012,(24):179-180
员工援助计划(EAP)是企业为员工设计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辅导项目,旨在维护员工心理健康,提高员工个人绩效,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文章通过对灵捷公司EAP应用实践的研究,指出了中小企业实施EAP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引导中小勘察设计企业稳步推行EAP,使这一项目在企业稳定队伍、培养人才、激发员工积极性、提升员工幸福生活和快乐工作指数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旭 《经营管理者》2013,(19):14-15
薪酬系统是激励员工的关键手段之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是企业启动前期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作本文之目的,是想让公司从日趋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顺利理顺公司的薪酬管理的结构,使其具有制度化,又不乏灵活性,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强化员工归属感为目标。当然公司的整个政策及战略目标是各项工作的前提,如工作得以开展必服从此大局为先。谨以此文提供给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化管理的现代企业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绩效管理是员工与企业融合的最佳工具和桥梁。就是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员工如何体现自身价值,管理者如保评价员工实际价值,以及管理者通过员工绩效了解管理的效果等。绩效管理的程序分为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价与绩效反馈四个循环阶段。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有一个好的绩效计划意味着绩效管理成功了一半。它是建立在公司整体战略的基础上并对战略进行分析并依次分解,经过公司工作重点,到部门工作重点,再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从上到下或者自下而上都是统一、明确的,并且是具有引导性的。通常…  相似文献   

9.
<正> 怀柔激励 怀柔激励就是通过一些软手段,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美国的费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由于管理不善,生产的电视机质量问题严重,用户纷纷抱怨,以至于产品大量积压。员工由几千人减至几百人,工厂濒临倒闭。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公司特地派人前往邀请大名鼎鼎的日本三洋公司购买了这家电视机厂的股权,并请日本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美国领导这家工  相似文献   

10.
以员工积分制为基础的班组绩效管理,来源于濮阳供电公司班组管理实践需要,主要解决部分员工人浮于事、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端,提升生产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利用绩效管理思想,以濮阳供电公司班组的管理实践为案例,探讨有效调动生产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协同力,促进班组建设水平和员工专业素质提升的具体措施。通过构建以员工工作积分制为基础的班组绩效管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能力,提高了员工贡献度,促进了企业生产一线绩效管理水平和企业综合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是关键性的管理工具,对于事业单位提高员工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才、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员工满意度、实现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探讨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多重作用,包括提高工作积极性、留住人才、促进目标达成、提高员工满意度以及增强员工的专业发展动力;同时,文章提出一系列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如明确绩效奖励和晋升策略、强化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增强工作时间和工作安排的灵活性、建立员工参与和反馈机制以及改善福利待遇等。希望这些策略能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高绩效水平,满足员工需求,从而实现单位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公司在企业规模、经营能力和市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不见高涨,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就连过去一起“打江山”的核心员工也变得唉声叹气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的稳定发展,而员工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员工潜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企业应建立健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将其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服务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以XX公司为例,对XX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员工激励机制,也称员工激励制度,是每个企业都重视的问题,在工程管理中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不容忽视。我们可以运用工作激励,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有关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培养出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可以进一步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物质激励与形象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予先进模范员工奖金、物品、晋级、提职等,这样可使激励效果产生持续、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管理数据库     
《经理人》2000,(5)
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对辞职员工不抱成见。公司规定如果员工离开公司后90天内回来,则以前在公司内的工龄还可延续。麦当劳在中国各地餐厅所使用的食品原材料97%以上均在本地采购,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支出是企业重要的经营成本支出。企业利用激励机制能激发员工自身的潜能,再结合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办法,尽量保证员工获得公平的待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文章从激励理论和薪酬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现阶段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严重脱节、工资结构不合理、薪酬形式较为单一以及薪酬管理不能体现公平原则等。最后,基于激励理论,给出提高企业薪酬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煤炭企业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绩效考核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企业能否立足市场的关键因素。文章以淮南东煤公司为例,对该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全面分析,诊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分析构建了一套适应其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来调动员工对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员工与组织绩效的共同改善。  相似文献   

18.
正激励,是对员工符合公司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本文通过对一个成功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正激励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挖掘员工内在潜力的作用,并通过案例过程的进一步分析,介绍了实施正激励过程中,在奖励方式、激励时间、激励地点、激励手段等方面的一些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9.
李国庆 《经营管理者》2012,(3X):334-334
本文探讨了坚持以服务职工为根本,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具体举措,等交流尊重人,激发职工主动性,真情互助关心人,调动职工积极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队伍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科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是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对石化企业中影响员工培训积极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