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对公司社会责任与非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尚少.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为样本,研究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及利益相关者业绩的关系.得出结论:财务业绩对公司社会责任具有正的显著影响,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位和战略决定了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要考察洛克之后即18世纪初经济学家关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伟大社会经济意义的观点的内容 ,最适合的人选也许莫过于曼德维尔。在他之前 ,学者们在讨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 ,并没有明确地把社会利益(或公众利益)看做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繁荣 ,而常常只是把它等同于社会安定或有序。也许 ,曼德维尔是第一个在这种讨论中明确、系统、始终如一地把公众利益理解为社会经济的扩大和发展的学者。他既是霍布斯式自利观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淋漓尽致的创造性发挥者 ,也是洛克关于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之基础的论点的真正继承者和发展者。他在《蜜…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调解利益格局,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增强社会活力。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是社会治理创新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协调人们的思想行动和利益关系上有着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可以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客观体现了劳动者与劳动组织之间因劳动而产生的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本质上讲劳动关系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关系,正由于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各自有着各自的利益,相互之间产生矛盾不可避免。如何在利益的矛盾冲突中建立新的和谐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利益差别及其调节问题邵雷在我国,实现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合理地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但正确地看待现今存在的人们利益间的差别并进行合理地调节,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利益羡别是社会经济发展过...  相似文献   

6.
杨志勇  王永贵 《管理学报》2013,10(3):413-419,429
使用中国银行业顾客调研数据,以公司能力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为基础,实证研究了关系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信心利益和特惠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显著;在信心利益和特惠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中,顾客满意发挥着中介作用,在社会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中,顾客满意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同样,研究发现公司服务能力在社会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在信心利益和特惠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的价值是关于法的目标、理想或主要功能作用的抽象,是法律科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实质公平与正义在经济法领域的特殊表现,是经济法基本精神的具体化。而经济法以追求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平衡基础之上的社会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法宗旨、原则赖以存在的前提。追求实质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通过制止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来保护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于慧 《决策与信息》2011,(7):229-230
收入分配差距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个客观存在。收入分配作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效率和公平。本文简要分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成因,以及关于这一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劳动关系也回复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双方的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不断扩大和加强。劳动关系急剧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和纠纷。构建市场经济下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经济的自主性指的是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在国际关系上面的表现形式。在后危机时代,国家的经济自主性如果想要增强的话,应该在以下的环节上处理好:首先,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关系要处理好;其次,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不能够相冲突。旧时代的以数量来进行扩张的发展型方式,实际上来说是分裂了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相互层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问题是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对利益协调问题如何理解和把握,如何纠正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区,建立健全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中国社会的严重分化,引发了各种形式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要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清现阶段利益关系的新变化,从而建立以社会协商对话为基础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在相关各方中合理分配利益,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服务主导逻辑出发,以大众消费品牌为背景,分析了品牌关系互动对品牌忠诚中行为忠诚、品牌承诺和品牌依恋3个维度的影响。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品牌关系互动能够通过消费者从品牌关系中感知的身份象征利益、信任利益和社会利益,间接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品牌敏感对品牌关系互动、关系利益与品牌忠诚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身份象征利益对行为忠诚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信任利益对品牌承诺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而社会利益对品牌依恋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领导科学》2012,(29):1
秦正为在《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中国政府改革创新》一文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本质和最为关键的是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而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依赖相关社会制度的保障。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审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有利于分析和总结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基本趋向和基本经验,把握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未来走向。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对立统一的,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下,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利益结构日趋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区、阶层、行业、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成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要想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成功转型,领导者必须认真研究利益多元化背景下各种利益矛盾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从而以全新的视野和方法面对新情况,处理各种新问题,统筹各种复杂利益关系,为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从家族企业成长发展角度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定义家族企业的社会责任,并认为对家族企业来说,家庭、家族和扩大的家族是重要而特殊的利益相关者,这些家族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普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既有重叠,又有区别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文章以家族企业关系网络的拓展为例探索家族社会责任与企业持续成长之间的关系。文章最后对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做了简短评述。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以职业为核心的公共交往,促使了社会阶层相对固化,而处于固化阶层边缘的弱势群体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制度构建中依然存在着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平衡的矛盾,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通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行政府内部改革,实行社会经济救济和法律救济是构建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所谓利益整合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有效地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在承认和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使各部分利益能够得到合理、有序的协调,以达到社会内部结构的平衡,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要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就必须针对当前出现的利益分化趋势和利益矛盾,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整合机制,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成果,也是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却是现实社会主义艰难探索的永恒主题.总体看来,新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经历了从政治职能与公共职能并重,到以政治职能为重心,再到偏重经济职能,然后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下,包括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内的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得到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创新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启示在于:政府改革创新必须依据本国国情,以国家利益为重;必须遵循渐进原则,综合利益平衡;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公利压倒私利;必须高度关注民生,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