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义之词多并列,是古人行文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双音节词最为习见的组合方式。同义复词作为古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别重要的的语言现象,可以由同义并列结构中的已知成分的意义推知另一成分的未知意义。本文就《汉语大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贪鄙"、"咨访"予以辨析论证,以供将来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同形字处理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一个字形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的词 ,这样的字称同形字。讨论汉语字词关系时 ,同形字问题不可逾越 ,字典辞书的编写也必须妥善处理。《汉语大词典》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是也还存在不少可商榷之处 ,如“但”、“修、修修、修然”、“兹”、“吴”、“拖”等。讨论这个问题 ,有利于对汉语字词的深入研究和字典辞书的编写与修订  相似文献   

3.
同义复词是古今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词汇现象。加强对同义复词的深入研究,对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新近修订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例,从纠正错误的释义、精简繁复的释义、增补缺失的义项、系联失应的词条、弥补失收的词条等五个方面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同义复合词是古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两个表示同一概念,指代同一事物,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所构成的词。本文以现有的秦简材料为语料,选取秦简中的一些同义复合词展开说明,包括《汉语大词典》失收、误释和例证偏晚三类。  相似文献   

5.
《论衡》同义复词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汉王充的《论衡》,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在汉语发展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所用同义复词颇多,现有的注本对此或略而不释,或注、译有误。作者对误解的部分同义复词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是汉语发展演进的重要时期.从<墨子>大量使用同义复词的情况看,当时汉语中已有为数众多的同义复词,同义语素并列组词已成为词汇双音节化的重要构词方式;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同义复词在先秦已经存在,这些古今传承的同义复词在汉语史上有联接古今之作用;<墨子>中的同义复词反映了其形成阶段结构的不稳定性和语素间组合的不定性.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词典》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同义异形"条目,存在收录标准模糊、首见书证时代差别大、释义体例不一致、释义主观性太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相当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然《汉语大词典》存在着对《潜夫论》并列复词未收录的问题;对相关并列复词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对“莫如”、“捆”两个词条的解释有所偏误。“莫如”在历史上本属不同层次的两个词,义为“没有谁(什么)比得上”,在近代汉语中才词汇化成为一个粘合词。“捆”的义项之一“编织时敲打使坚实”是对东汉赵岐注释的误解,可不立此项。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部历史性、民族性的大型汉语词典。它在释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硬伤"和一般性释义失误。通过资料积累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法,对它的失误词目进行初步测估,发现它失误的词目当在1万条以上。这些失误严重影响了它的总体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产生一些误导作用。因此,发现并纠正这些释义错误,将是以后《汉语大词典》修订的一个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学文言教材中的同义复词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注重单音词的教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文言文课 文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同义复词,在古汉语中称为“连文”或“同义连用”’。 “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特别重要的现象,但由于字、词的古义在 后代往往消失,因而易造成对同义复词的误解。在中学文言教材中,课本编者 也常常将同义复词仅从单个语素的角度去理解,因而往往不得其义而发生误 释,这是不得不辨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个体量词的编纂,《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漏收量词、义项分合失度、名词和量词混同、例证晚出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以为今后的修订提供参考,使两部重要的工具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对于《周易》语词的训释,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给语文辞书的释义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或囿于一家之言,或疏于借鉴当代研究成果,有些《周易》语词的词典释义往往有失精当,未臻本义;词条中书证的列举也存在着不少滞后的现象。《汉语大词典》是我国权威的语文辞书,文章以该词典为考察对象,对其6条《周易》语词的释义进行考辨,并列举引例滞后的词条17例,以及《汉语大词典》未收的常用《周易》语词1例。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其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虽是现有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现代汉语词典>象声词,从词目未收、义项未收、释义的不平衡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作一些补苴,供<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是当前最重要的汉语语文辞典,本文结合唐代高僧义净的译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谨对其部分书证滞后的问题提出一些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失误举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汉语词典,因其收词量大、内容宏富而备受国内外关注,成为汉语教学和研究者重要的辅助性工具。但是,由于该词典的编写人员来自不同的方言区,又因为受到手头资料的限制,所以该词典在书证、义例关系、释义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甚至失误。对《汉语大词典》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助于避免工具书编写的一些失误,有助于提高工具书编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大词典》中 ,“青李”条义项①的书证《来禽帖》标点有误 ,“胡笳”条释义不全面 ,“却月眉”条的释义不准确 ,“起夫”和“绣床”条的书证迟后 ,“斗”条的义项⑤引用书证不当。《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同义复词是古已有之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对汉语词汇系统和语义系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词的复音化是汉语演变的一条重要轨迹,了解同义复词,对汉语规律的探索、古书训诂和辞书的编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的语文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其中的同义复词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语文辞书在同义复词的收录原则、释义方法和编排处理等方面都缺乏理论指导,存在同义复词的释义错误、义项遗漏、词条失收、书证滞后和孤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辞书的质量和声誉。《同义复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一书是训诂学与语文辞书研究的新成果,它不仅拓展了同义复词的研究空间,并对语文辞书的修订与编纂提供了新的视角。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框架明晰,体例严谨;二、内容详备,广征博引;三、论证精审,创见迭出;四、学风严谨,著述规范。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修订要在书证补初始用例、补漏收词条、修改有误的释义三方面用力。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词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语文工具书,书中收录了不少民俗特色浓厚的词语,其中部分词语的解释存在疏误:如囿于地域差异,错释了“碗脱”、“鱼兜”和“耿饼”等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词语;由于资料的局限和对文献的误读,错释了在历史上有特殊含义的“看卓”、“熏虫”、“粉定”、“卧兔”、“翻天印”、“高丽”等词语。正确解释这些词语,有益于大型语文工具书的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