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对于实用艺术作品的认识不统一,缺少深入的系统研究,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完备,不尽合理。实用艺术作品是指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特征,具有独创性、能够被有形复制的造型艺术作品。对实用艺术作品既可以采用著作权进行保护,也可以采用工业外观设计权进行保护,权利保护模式由当事人进行选择,选择了一种权利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
实用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因素因受制于实用性功能,在对其进行判断时不能完全参照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否则有可能将一部分应当受保护的实用艺术作品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之外.在区分实用性和艺术性时,可以参照美国版权法中的可分离且独立存在标准,在提供具体法律条文参照的同时适当给予法官自由权,让其可以根据事实情况进行判断.《著作权法》修改稿中将实用艺术作品从美术作品中独立出来,对于两者外延、保护标准的确定有着进步意义,但同时在定义以及保护范围等方面,修改稿仍有不甚明确之处,应继续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物品因符合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条件而应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其可构成实用艺术作品。我国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制度存在缺陷,主要是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不清、法律地位不明确,著作权法存在体系性矛盾,对源于国内和国外的作品保护有差异。这引发了司法中的问题,比如概念理解有偏差、审美标准不统一、“分离”标准不合理等等。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难点在于“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界定,总结各国经验可以预见,该问题在短期内难有突破。对此,可采用“整体分离法”将实用性、艺术性和独创性的判断合为一步,提取讼争对象与“基础设计”的差异,将著作权的保护范围限定在差异部分。“整体分离法”不仅具有合理性及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也不会导致著作权的过度扩张,能够在合理确权的同时,回避“实用性”和“艺术性”界定中的争议,进而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立法滞后的现状威胁着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及群体和民族的个性.历史和实证分析表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性,版权保护应当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中的核心手段.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是多层次的.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群体是原始的版权主体,传承人等相关主体则依其付出的劳动的性质获得相应的版权或其他权利.通过群体的代表或组织承担相应权益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集体版权实现的有效途径.应当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构建相关的侵权行为和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及保护的范围等诸多问题上与一般的文学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也较为特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潜在的文化价值和日益显现的商业价值,使其权属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在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是许多国家都认为必要却又倍感棘手的问题。由于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等诸多问题上的复杂性,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在法律上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予以保护。我国是民间文学艺术极为丰富的文明古国,应当对这类特殊的智力成果进行法律保护。在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列入立法日程之际,探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对于挖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和繁荣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纳入美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实用艺术品必须符合作品的条件 ,并被称为实用艺术作品。实用艺术品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其独创性艺术表达为著作权的保护对象 ,其实用性外观设计为专利权的保护对象。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保护范围仅限于能够脱离产品的实用性而独立存在的艺术性表达 ,不延及该物品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制作工艺和实际功能。实用艺术品往往具有工业制造属性 ,手工及“一品制作”不属于实用艺术品可版权性判断中必须考察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侵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利的情形时有发生。加强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符合国际潮流,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应尽快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范围、权利主体、著作权内容以及其传承者、搜集整理者的权利等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9.
各国立法及理论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存在极大的争议,从分析这些争议入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并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界定、权利主体的界定和权利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繁荣和使其能更好地发展、流传,对其进行立法保护是一种迫切需要,也是一种趋势。建立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应当对其权利主体、内容、保护范围等进行科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反思人类精神现象、精神境界的活动 ,是一种超越感性有限而趋向于理性无限的过程 ,也是把作品的艺术情思内化为读者生命的过程 ,具有净化心灵人性、创造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给人以自由的愉悦和满足。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也是一种哲学运动的效果史现象。享用哲学的乐趣虽然与选择哲学的自由有关 ,但必须考虑要选择的哲学在当代哲学视域中的位置和在艺术作品解读视域中的位置 ,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解读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作品通过创造美去把握真,其对真理的揭示和把握不同于科学。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性是真理的自行置入,艺术作品才能让真理自身显现。本文追根溯源,回顾艺术作品与真理问题的历史,再联系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本源论,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是版权研究领域的一个新问题,近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多次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有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但因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含义、范围及权利内容存在诸多争议,使得各国在是否给予保护、怎样保护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认识。本文结合国际组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对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制度的构...  相似文献   

14.
论艺术作品的多层次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艺术作品的结构的探讨,历来为美学和艺术理论所关注,且众说纷纭。其中,内容与形式的二分结构说影响最大,包含一定的理论价值,但现代美学和艺术学的探讨突破了二元论的结构观,认为艺术作品的结构是多层次的。艺术作品的多层次结构可概括为以下五个层面:材料与媒介层、技术与技艺层、符号与图式层、形象与意象层以及意蕴层。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大自然渴望程度的增强以及城市的工业化情况越来越严重,把握好商业室内环境设计空间品质对改善人们购物与商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简洁、明快、亲切自然的装饰手法,组织良好的商业空间与环境,更宜于人们购物、生活、工作、休息。艺术作品的内容就是思想感情和题材的统一。那么艺术作品的形式,也就相应得到了解决。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思想感情和题材两者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引入作品概念,与《存在与时间》中的器具概念相对照,揭示出此在的超越性此在不仅观看着认识世界,操劳着拥有世界,而且还应和着创造世界.本文通过阐释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有关作品和器具概念的论述,表明其哲学发展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7.
文学消费与影视艺术作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当代社会经济转型带动文化转型。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文学与影视艺术作品结合,二者形成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局面。影视艺术作品依文学而立足;文学也借助影视艺术获得新的生长点。影视艺术作品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和受众的认知度,文学成为了影视艺术作品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进行制度设计时,划定的保护范围,既不能像<班吉协定>那样过于宽泛,也不应当仅限于语言形式的民间文学而使之过于狭窄;以物质形态固定并已出版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应排斥于保护范围之外;未形成作品的民间素材,一旦形成整理本则应纳入保护范围.确定著作权主体,就是从法律上承认产生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是著作权的主体,行使权利的主体应当是各级政府,代表各级政府行使权利的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赋予著作权人的权利应当包括相应的经济权利和人格权.在赋予著作权人各项权利的同时,还应当对权利作相应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集体性、区域性、延续性特点,一般很难明确最初的作者或设计者。因此它的法律保护与一般作品保护存在保护原则和具体内容等方面的区别。本文分析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具体内容,并提出了行使权利时可采集体管理制度来保障权利人之利益。作者希冀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本源的探讨,在本性上就是探讨存在者的存在。作为独特的存在者的艺术作品,不同于纯物和器具之处在于,只有艺术作品才能敞开存在。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也只有艺术作品才能让真理自身显现。在艺术作品、艺术家与艺术的关系中,根本的解释循环发生在艺术作品与艺术之间。此循环相关于不解的艺术之谜,这或许正是艺术永恒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