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草》有很明显的现实指向性,但那只是“表”而不是“里”。《野草》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那只是“流”,而不是“源”。《野草》的根深扎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尤其是华夏远古的神话里。《野草》和《山海经》在结构、人物形象、意象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野草》受《山海经》的影响不仅有据可查,而且有其现实的土壤。正是借助华夏远古神话原型,《野草》穿越了历史幽深的隧道,重新把我们带回到那荆天棘地的远古世界,把沉埋在我们民族心灵底层无数世代的悲欢哀乐重新打捞上来。也正是借助神话原型,鲁迅将个人的命运纳入到民族的命运,并成为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伟大的守夜人。  相似文献   

2.
漫步月下,人们常常被那婆娑袅娜的花树倩影所迷住;信步水边,也会为那扑朔迷离的水中世界所绝倒。刘鹗《老残游记》描写大明湖的倒影时写道: 那千佛山的倒影在湖里,显得明明 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头 上一千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叶圣陶先生也有这样的经验: 我走到一个池旁,岸滩的草和傍岸 的树映于池中,比本身绿得更鲜嫩,更 可爱。(《晓行》)  相似文献   

3.
一、《商颂·那》述作和《皋陶谟》关系探索关于《商颂》的述作,我别有专文论及;认为系西周中期宋地的人,追念先王,写定古时候所遗留下来的祭祀乐章,著于竹帛,成此诗篇《商颂》。试再连类而推论及于《尚书·皋陶漠》,觉得和《商颂·那》互相比较,其间彼此因袭之迹,非常显著。必定出于同一类人物的手笔无疑。因而再加敷论,分述如次。子、《商颂·那》中乐器多同《皋陶谟》《商颂·那》诗中提起到所用的乐器,和《皋陶谟》是互相符合。《那》诗的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4.
说“那堪”     
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有一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其中“那堪”一词怎讲?中学语文课本未作注释,翻了几个宋词选本也未做解释,大概都认为这词不必注释。《辞海》未收此词目,旧《辞源》在“那”字下有一义项说:“那,何也。如何堪,曰那堪。”然《辞源》、《辞海》“何”字均未收“何堪”这一词目。在一般辞书查不到的情况下,所以有的教学参考书根据“那”和“堪”两个字的意思,把“那堪”讲成“哪里禁受得住”(《辞海》“堪”字有一义项是“胜任;禁受”)。此说就这句而言可说得通。然而在另一些地方碰到“那堪”一词,按上意就不一定讲得通了。  相似文献   

5.
田丰 《东方论坛》2023,(6):135-145
臧克家发表于1939—1948年的四首诗作(《红白浆汁》《在轰炸中诞生》《那一天——有赠》《九行》)和两篇诗论(《生活的谣曲》《秋天,诗的季节》),未被《臧克家全集》以及其他臧克家作品集收录,也未被《臧克家年谱》《臧克家研究资料》等文献资料提及,当属佚作无疑。这些佚诗及诗论的发现,不仅有助于补全集之不足,也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臧克家此阶段的诗歌创作状况及其秉持的诗歌观念。  相似文献   

6.
一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对《水浒》、《红楼梦》、《西厢记》等古典精品的评述中,总结出一种名之为“那辗”的创作手法。他这样阐述“那辗”的定义:“那之为言搓那,辗之为言辗开也。搓那得一刻,辗开得一刻;搓那得一步,辗开得一步。於第一步刻第一步,不敢知第二刻第二步,况於第三刻第三步。於第一刻第一步,真有其第一刻第一步,莫贪第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包括《谈艺录》)里,并没有对刘勰和《文心雕龙》作过专章研究,但据笔者粗略统计,他在这两部著作里,称引、论述到刘勰和《文心雕龙》者有近百处。罗列、排比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对刘勰和《文心雕龙》批评的多,肯定的少,说得不客气点,钱先生对“谈艺人师”刘勰和“体大虑周”的《文心雕龙》都并不怎么佩服。当今论坛,《文心雕龙》业已成了“显学”,扬之者谓其不刊,抑之者且不许与批尾家比迹。是耶非耶?听听钱先生的意见,那实在也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8.
花,是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美好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心灵美的一个窗口,因此,课文中描写花的篇目章节,远胜其他材料所占的篇幅.就拿高中四册语文教材来说,以花为题的就有《荷塘月色》、《荷花淀》、《樱花赞》、《百合花》,乃至《花城》.至于课文中以花为衬景、借花来表情达意的片断、细节描写,那更是屡见不鲜了.《雨中登泰山》,在登主峰的盘道上所见的野花,与苍松相映成趣;《天山景物记》中的雪莲,表现出高原在雪线以上那特有的奇景;《海市》写“海上仙山”,除铺叙“四季花开”,还特写了一位青年妇女鬓角上插着一支野花;《药》在夏喻的坟顶上有“一圈红白的花”;《百合花》  相似文献   

9.
读了《为“那一刻我站起来了”叫好》(见《中华魂》今年第7期)既振奋,又有忧虑。诚如作者所言,对那些在文化的神圣殿堂上胡诌八咧,信口雌黄之辈当头泼一瓢冷水,清新痛快;但又有忧虑,何以言之?亦如作者所列举的:不仅他的发言“曾被同学粗暴打断”,还有几年前《光明日报》发表北大99级博士生王勇的文章《谁在占领大学的思想阵地》一文的情况。对那篇文章,本人有幸也曾读过,不胜一时之喜。我记得,之后《光明日报》还连续发了几篇评论,使一些人受到教育。但是,自那以后,情况是好了呢,还是依然照旧,甚至反而更严重了呢?就本人所见,2003年7月有一…  相似文献   

10.
剑钧 《中华魂》2013,(6):39-40
儿时,喜欢历史故事,看不懂文言文,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套由林汉达先生编撰,少儿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那套丛书还没能出全就“文革”了。但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套书中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那精美的封面设计和通俗易懂文字至今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1.
老唱片     
不懂音乐的我,偶尔发现唱片比磁带之听觉效果更佳。于是揩净角落里的音响设备,对其重新认识了一番。那张唱片是民乐合奏《彩云追月》,其中熟悉的曲子有《春江花月夜》、《步步高》、《十面埋伏》等。一向以为低质量的音响设备,这时也能分辨出扬琴、二胡、琵琶、古筝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12.
(一) 尉迟跋质那是我国隋代的兄弟民族画家,于阗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在文献中记载很少。晚唐美术史家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中有三条记载: 尉迟跋质那,西国人。善画外国及佛象。当时擅名,今谓之大尉迟。《六番图》、《外国宝树图》,又有《婆罗门图》传于代。(第八卷)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阅读施耐庵的《水浒传》时,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就象刚刚喝过一樽醇香的美酒,浑身感到愜意。这固然是由于作品中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所致,但同时,也是与那脍炙人口的文学语言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高中六册语文课本,有12个单元是文言文,课文达48篇。其中关于《史记》的选文有毛篇,即:《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起》和《毛遂自荐》。如果能紧紧抓住这4篇选文,进行精讲,甚至最精讲,很可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为什么要最精讲《史记》几篇选文呢?“文不过秦汉,诗不过盛唐。”这是茅盾母亲教茅盾读书的秘诀之一。秦汉文章能造就一代伟大作家吗?那也不一定。但茅盾受益于秦汉文章,那是毋庸置疑的。有专家将我国古文分为三个阶段:秦汉以前为古代汉语,唐家为中古汉语,明清为近古汉语。所谓“汉语”,…  相似文献   

15.
《我在清华》梁实秋著刘宗永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2月国人说起清华大学,那真是艳羡不已,可对于清华校园,人们究竟了解多少,又有多少人亲自去过清华大学呢?这一点,就连笔者也不例外,因此当我在书店看见这本《我在清华》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凌河 《中华魂》2012,(17):55-55
写下这个题目,并不是"为古人担忧",甚至也不是辩论一个旧时人物的臧否,而是说一下我们今天怎样"还原历史"——近读《新民晚报》的《夜光杯》,有游客远去西北某市——那是昔日"西北王"风行之处,也是当年"马家军"驻扎之地。闹市中间,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人们晓得胡适,那是从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开始的。在众多的关于胡适的争议中,分歧最少的大概也只有这个问题,然而对他在文学革命中的作用的估价却是有争议的。中国的白话文学非自新文化运动时起,更非胡适一人之提倡,它已有了很长的一段历史。如唐时翻译的佛教经典、宋元时的话本戏曲、明清时的小说等。清朝末年也出现了不少白话报,如《中国白话报》、《杭州白话报》、《安徽俗话报》、《宁波白话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明代诗学的价值 ,人们有过不少评说。例如 ,闻一多先生在 2 0世纪 3 0年代曾说过 :“我们只觉得明清两代关于诗的那许多运动与争论 ,都是无味的挣扎。每一度挣扎的失败 ,无非重新证实一遍那挣扎的徒劳无益而已。”(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第一册《神话与诗》)郭绍虞先生也认为 :“一部明代文学批评史也就成为文人分门立户 ,标榜攻击的历史。这样 ,徒然增加了文坛的纠纷 ,然而文学批评中偏胜的理论、极端的主张 ,却因此而盛极一时。”(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79年 1 2月新 1版 ,第 5页 )那么 ,明…  相似文献   

19.
《济公》里唱:"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太对了,地上哪里不平,当然会有"窝"了!《龙的传人》那句"永永远远地擦亮眼",我当初无论如何也听不懂,总听成"永永远远地差两年",还老是纳闷儿,为什么一定要差两年呢?  相似文献   

20.
王胤丰 《新少年》2010,(4):16-17
在大洋彼岸紧张学习之余,总会回想起在家乡的岁月,怀念那片故土的一草一木,更思念我的父母和亲人,当然也忘不了我童年的好伙伴——《新少年》。 正在留洋攻读博士学位的成年学子,何以会对一本少儿刊物这般眷恋?那是因为《新少年》给了我快乐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