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病苗分离培养确定,安县苗圃杉木幼苗猝倒病的病原菌有 Rhizoc—toniaSolani 占60.3%,Fusarium SPP 占38.8%,Pycthium SPP,占0.9%;马尾松幼苗猝倒病的病原菌有 R·Solani占43.1%,Fusarium SPP 占43.4%,Alternaria tenuis 占10.1%,Pythium spp 占3.4%。Trichodermaharz-ianum 野生抗生菌株 Fo6o 和 Gliocladium virens 野生抗生菌株 Fo51的菌粉都是以3:1:4(v/v)的麦麸、石、水为载体。分别把不同量的 Fo6o 或 Fo51以及菌粉同敌克松、菌粉同食醋加到发病严重的旧苗圃地,防治松,杉幼苗猝倒病。同对照相比,防治 R·Solani 等三种病原菌引起的杉苗猝倒病,病害减少31.3%~70.8%或14.5%~42.0%,防治 R·Solani 引种的杉苗猝倒病,病害减少90.6%~100.0%或87.6%~98.6%;防治 R·Solani 等四种病原苗引起的松苗猝倒病,病害减少39.2%~62.0%或21.5%~45.5%,防治R·Solani 引起的松苗猝倒病,病害减少74.4%~97.8%或75.0%~98.2%。其中,菌粉同敌克松、菌粉同食醋联合防治松、杉幼苗猝倒病比它们各自单独使用效果好而稳定,且基本防治了 R·Solani 引起的松杉幼苗猝倒病。  相似文献   

2.
对资江氮肥厂附近大乘山杉木生长情况所作的研究工作包括大气监测、杉叶叶绿素、钾离子外渗率、电解质外渗率及其营养元素N、P、K、Ca、Mg、全S含量的测定,树干解析,结果表明:离厂越近,大气污染物SO_2、NO_2、和NH_3等的浓度越高,杉叶叶绿素及其P、K、Ca、Mg等营养元素含量:对照区>污染区;而杉叶钾离子外渗率和电解质外渗率及其全S、全N含量为:污染区>对照区,且叶中全S和全N含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分析表明:大气污染是大乘山杉木衰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柳树是榆林市主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近年来,柳树丛枝病在榆林市局部地区大面积爆发,它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榆林市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有鉴于此,本文对榆林市不同区域、不同树龄的金丝柳和旱柳进行了丛枝病发病情况调查,发现病害发生与各绿化区域建成时间有关,建成时间越早,发病越严重,并且柳树所处的生态环境结构越简单,发病率越低。最后从抗病品种选择、无菌苗圃建立、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为掌握柳树丛枝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我国南方“杉木文化带”内各族林农历史上盛行“十八杉”民俗的文化源流入手,应用民俗学、历史学、森林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等的学术观点,剖析了“十八杉”民俗的生态文化内涵,阐释了“十八杉”民俗的生态文化底蕴,寻溯了“十八杉”民俗传承的生态文化轨迹,进而提出“十八杉”民俗在生态文化视域下的重构与调适。  相似文献   

5.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黔东南清水江流域是全国最适宜人工杉木栽培的地方,从清初到现在一直是人工栽杉的重要基地,素有中国"杉木之乡"的美誉。清朝中期以后清水江流域培植的林木主要以杉木为主,黔东南苗族侗族根据传统的杉木栽培经验,系统发明和普遍使用"实生苗"栽培技术,以后这项技术传到湘西林区,经过不同区域间的技术交流,历经民国、新中国,杉木植林技术日臻完备"实生苗"技术与苗族侗族传统农林知识运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毛竹实生苗栽植营建小母竹苗圃,培育小母竹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成林迅速、成材较早、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一次建圃可长期产苗,是解决发展毛竹林用苗的最佳途径。现介绍其建圃技术和管理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在我国长江流域各省久经裁培,早已成为结合生产的绿化树种之一。其果甘美,为著名果品;叶、果仁供药用;术材红棕色,结构细,质硬而韧,具多种用途。其树形优美,绿叶长青,又是良好的庭园观尝树种。可是,枇杷干癌病在我省广大地区,如旺苍、广元、江油、北川、安县、绵阳、郫县、名山、雅安等地均有发生,有的地方为害严重。该病能削弱树势,降低产量,甚至造成主、侧枝及茎干干枯,整株死亡。由此可见,棍杷干癌病是枇杷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促进枇杷生产,发挥枇杷的多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老龄杉木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分布特点,在福建省南平安曹下山洼和山坡老龄杉木林设立标准地,以平均木法调查乔木层生物量,以样方法调查林下植被及枯枝落叶层生物量,并分别测定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山洼和山坡的老龄杉木林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785.722和695.954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为98.72%和97.95%;山洼老龄杉木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分布为干>枝>皮>叶>根桩>粗根>中根>细根,而山坡的为干>皮>枝>根桩>叶>粗根>中根>细根;山洼和山坡林型林分营养元素总量分别达6593.8999和5216.9855kg@hm-,山洼比山坡多26.39%;与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相比,乔木层的营养元素含量最高,山洼和山坡林型分别占94.76%和92.16%;在林分的各营养元素组成中,大量元素以CaO最多,徽量元素以Mn最多.与该地29年生第1代杉木丰产林相比,老龄杉木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组成更有利于养分保持,老龄杉木在地力维持上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辣椒苗期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猝倒病猝倒病又称绵腐病,是辣椒苗床的重要病害之一。苗床低温(低于15℃),高温、光照不足,不利于幼苗生长,而病菌则容易生长繁殖,此时幼苗最易发病。发病初期只有少数幼苗发病,若条件适宜,几天后便扩展蔓延引起幼苗成片死亡。防治方法:(1)苗床设置: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2)严格土壤消毒:床土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8—10克。先将农药与少量干细土混成药土,1/3撒播种沟底,2/3作为覆盖土覆盖于种子之上。(3)加强苗床管理。做好苗床的防冻保温工作,苗床内温度应控制在20—25℃,土温为16—…  相似文献   

10.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一般约需35-45天。苗期以生根,长茎、叶,增大营养体为主,并开始花芽分化。在此期间应克服多种自然灾害不利影响,改善生长发育环境,促进壮苗早发,为夺取高产丰收奠定基础。一、及时查补定苗:当棉苗出土或钵苗移栽后,要及早查苗。发现缺苗断垅,立即用备好的营养钵苗移栽,补足密度。在此基础上定苗,除双株留苗栽培外,一般每穴只留一株,去弱留壮。麦套棉共生期间不便于补苗,收麦后抓紧把苗补足。二、防治病虫害: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低温阴雨天气常会发生。此期应及时中耕,松土散湿,提高地温,抑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喷施1:1:200波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第2代杉木林速生阶段生态系统内各组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及杉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低依次为Fe>Mn>Zn>Cu,死地被物层中(除Mn外)Fe、Cu、Zn含量均低于土壤中的含量,且含量大小顺序为:Mn>Fe>Zn>Cu;草本层中Fe、Mn、Cu、Zn含量普遍高于灌木层;杉木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与杉木的生长级无关,而与叶龄有关.在杉木各器官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为叶>枝>皮>根>干.杉木对不同微量元素的吸收系数有明显的差异,对Mn的生物吸收系数最高,平均为1.744,杉木是富集Mn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年性疾病的发生也逐年增加。老年人贫血作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亦有增长趋势。据国内文献报道,老年性贫血发病率为7%~28%,其中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为44%,肿瘤性贫血为14%,肾性贫血为9.3%,感染性贫血为8.6%,再障为0.2%。  相似文献   

13.
对3块7~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木材密度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为无性系木材密度做出贡献的各因素中,有50%~60%来自于遗传因素;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重复力介于0.829~0.911之间,遗传变异系数介于4.86%~6.98%之间,木材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介于1.25~1.47之间,无性系重复力较高,相对生长性状而言遗传变异及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木材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的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性均呈现负相关,有近80%的木材其密度与生长性状的表型、遗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这表明选择生长性状与材质兼优的无性系相当困难.讨论提出了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分两步进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贻贝卸苗工序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琐及工人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螺杆传动式贻贝卸苗设备。借助目前所使用的卸苗设备,课题组从工作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卸苗需要的拉力,作为新型设备的设计依据;采用了SolidWorks软件和Simulation模块分别对设备进行结构建模和关键部件的有限元仿真,同时对设备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设备的部件之间装配合理且无干涉存在;卸苗钩和卸苗模具最大应力分别为33.9 MPa和5.89 MPa,均未超出屈服极限206 MPa,最大变形量分别为1.800 mm和0.049 mm,均不影响卸苗作业要求;机架前5阶共振频率段为13~19 Hz,未与卸苗作业振动频率发生重合。设计的贻贝卸苗设备安全可靠,可长时间运行。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花菱镇两户农民养鸡场所养近2000只"亚康"蛋鸡,于1996年7月(正值18o~200日龄)产蛋率在80%~85%时,突然出现产蛋下降、拉绿色稀粪、部分病鸡鸡冠和肉垂苍白、个别病鸡死亡。经我们通过对症状、病变和镜检诊断为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群众俗称"白冠病")。给鸡群服用"泰灭净"(广州白云山兽药厂与日本第一株式会社联合生产)后,产蛋率又恢复至82%左右,现将此次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于后。l发病情况绵阳市安县花安镇白杨村十组刘德华、刘玉华两户分别于1995年12月从绵阳市种畜场各购进"亚康"商品代蛋鸡苗1000只,按免疫程…  相似文献   

16.
明信园艺场是当前从事优良品种,引进繁育推广大型综合生产基地。现有苗圃300亩,高标准母本园100亩,接穗5000万个,每年5月底至10月底让果农观果品尝,也是自繁苗木接穗重点来源。本场宗旨:保证苗木无病害,质量规格达标,保证纯度100%,签订合同,法律公证,对偏远贫困及西部开发地区可优先照顾,价只低不高,欢迎光顾。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类精神病,其发病率约占老年人口的7%~10%。在患有驱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症发病率可达50%,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虽然抑郁症的病因目前还未完全清楚,但与老年人易于发生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等变化有关。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意志消沉、终日叹息、情感淡漠,兴趣减少,无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纹枯病已经上升为水稻最主要病害,防治好水稻纹枯病是夺取粮食高产的关键。在防治策略上须严把四关:(一)打捞菌核关纹枯病主要靠菌核在稻田里越冬,越冬的菌核一般有60%—70%能发芽引发病害。清除菌核,能减少初次侵染的菌源,有效地减轻水稻前期发病率。方法是在田面耙平以后,适当加深水层,菌核比水轻,能随水漂浮,可用畚箕等工具把浮在下风的田边和田  相似文献   

19.
赤枯病是水稻生产上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红僵苗”或“铁锈病”。近几年来此病在各地普遍发生,且呈逐年扩大、加重的态势。受害田一般减产1-2成,严重田块损失5成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瘤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转移且预后差。全球每年约有16万新发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且发病率仍在不断增加。尽管中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1/100000),却是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增长率约3%~5%(国内北京8个城区的统计数据为3%)[1]。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Ⅱ期、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