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信用失常的法律原因,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看,在于失信的法律成本偏低和法定信用权缺位,法律无法通过改变经济人成本—收益结构来引导经济人遵循法律;从法律部门的角度思考,在于民法、行政法对失信这一社会关系调整的不足和无能。因而,信用制度的重建不仅要求民法产权制度的创新和信用权的法定化,而且需要经济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信用制度重建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失常的法律原因,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看,在于失信的法律成本偏低和法定信用权缺位,法律无法通过改变经济人成本—收益结构来引导经济人遵循法律;从法律部门的角度思考,在于民法、行政法对失信这一社会关系调整的不足和无能。因而,信用制度的重建不仅要求民法产权制度的创新和信用权的法定化,而且需要经济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中国跨省数据,对"银行结构观"和"信用制度观"这两种主要立足于信息非对称理论,强调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制约的观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信用制度观",却没有发现支持"银行结构观"的证据。认为营造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假设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既对立又统一,这里就"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清晰、资源稀缺却又被过度利用,以及环境资源利用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和"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政府的有限理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两者的协调统一关系,提出了完善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对"经济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实现"经济人"与"社会经济生态人"的统一等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假设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既对立又统一,这里就"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清晰、资源稀缺却又被过度利用,以及环境资源利用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和"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政府的有限理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两者的协调统一关系,提出了完善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对"经济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实现"经济人"与"社会经济生态人"的统一等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我国理论界尤其是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对亚当*斯密"经济人"思想普遍存在的片面理解后,提出了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来重新认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的观点,并指出了这种在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片面理解和灌输"经济人"思想的倾向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以及矫正这一错误倾向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奉行利己主义行为准则,"道德人"奉行利他主义行为准则。"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互利主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人学,问世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20世纪90年代商界小说自然将它的视点投向"经济人"角色.与以往其他文学作品相比,90年代商界小说的作者在塑造"经济人"形象时,更注重熟悉经济人生活,在特定经济活动与关系中刻画"经济人"个性特征,揭示"经济人"本质,塑造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9.
“经济人”理念下的中国行政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特征.这种"经济人"理念的植入并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基于"经济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倾向,其在行政领域的适用,引发了行政人恪守行政伦理的困厄:追求自身利益与代表公共利益的矛盾;对上负责与回应民众的矛盾;为政绩而政绩的"政治作秀".笔者以为,"经济人"理念下的行政伦理建设必须从转变观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度伦理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其伦理缺陷也是明显的.作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人,需要"经济人"的一些特性,但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人".健全人格的行为选择需要超越"经济人"达于"现实道德人"."现实道德人"是基于现实条件、从现实出发的道德人,他追求义与利、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超越,需要从社会层面建构扬善抑恶的利益和精神双重机制,也需要主体实现从急功近利到追求长远利益,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与“道德人“——从“囚徒困境“谈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市场失灵更深层的原因是"经济人"走入了"囚徒困境",经济人的合作是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而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经济人的合作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政府失灵证明它也不是解决困境最有效途径,经济人难以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本性利己,因此,"经济人"向本性利他的"道德人"转变,才是"经济人"走出"囚徒困境"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用的普遍缺失.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信用制度的构建中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彻底根除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信用缺失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应用路径依赖的基本框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信用制度建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性假设"是管理者具体管理行为的思想基础.单一的"经济人"或是"社会人"或是"文化人"的人性假设,都不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水平.从我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在企业管理中把员工按照"经济人"来关心,按照"社会人"对待,按照"文化人"来培养,即三位一体"人性假设"是较为理想的人性假设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与认知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 泛指的是一切参加经济活动的主体,它体现着一切经济行为的人格化.而认知能力指的是人脑对实际的辩证反映能力."经济人"与认知能力紧密相联,"经济人"的行为不断受到其认知能力的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经济人"认知能力,不断改善其行为.  相似文献   

15.
对“经济人”假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经济人"假设在当代遇到的种种质疑,通过分析这些质疑本身的缺陷,论证"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给出了修改"经济人"假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属性与“委托-代理”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具有利己的"根本属性"和遵从制度安排的"制度属性"。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同样存在具有经济人属性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因此,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应充分体现经济人属性,从而使得公司治理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信用制度为视角,明确地阐述了农地金融制度是信用制度的一种形式,它与银行信用制度有着截然不同的信用扩张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两种不同的信用制度形式却误解颇深,常将商业银行业务与农地金融业务混为一谈;实际上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运行遵循的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而农地金融机构的运行只遵循"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本文对这两种信用制度形式的深入分析基础上,希望为陷入泥潭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最基本的出发点,其核心内容是经济人总是试图使"效用"这种心理状态最大化。对经济人假说的传统批评总是局限于该假说本身,而忽略其认识论基础。运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经济人假说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意向性维度,从而没有注意到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是将自身投入到所追求的对象中,而非将自身封闭起来计算效用。利用反常现象理解正常现象是近代以来一种普遍的思想倾向,经济人假说正是这一倾向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而非一种孤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建立信用制度完善约束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用制度是由信用管理系统、信用评价系统、信用监督系统组成的信用监管体系,对于不同的信用主体,所建立的信用制度的内容也不同。在我国,没有健全的信用制度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信用经济的发展,而建立适合国情的信用制度的起点,一是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二是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信用制度建设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考察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信用问题的分析,然后把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制度建设联系起来,简要分析了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目标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