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清时期,西北蒙古族鲁土司在其驻牧之地兴建了许多藏传佛教寺院,东大寺即是一例。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主体建筑已毁,仅存鲁嘉堪布活佛官邸一处,其佛殿内壁绘有两铺清代时期《西游记》故事壁画。文章在分析东大寺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对其《西游记》故事壁画的绘制时间、整体布局、绘制内容、粉本特色等加以考辨。  相似文献   

2.
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北端,窟内有数百幅壁画遗存,为佛界神灵艺术形象汇集的圣地。其中佛教密宗彩绘人物画更为引人注目。笔者就其中两种不同绘画风格的密宗人物画十一面观音图像和男女双身图像的题材、艺术形象与绘制技术所反映的特征,初步探讨密宗壁画进入该窟的年代,认为具有藏密艺术风格的双身图像进入阿尔寨石窟的最早年代应为西夏中晚期。  相似文献   

3.
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西游记》的作者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吴承恩说之外,主要还有邱处机说、许白云说、宗泐说、鲁府朱观火定说、周王府朱睦柛说、樊山王府集体创作说、陈元之说、华阳洞天主人说、李春芳说、史真人弟子说、尹真人弟子说、唐新庵说、唐皋说、阎希言师徒说、胶东人蓝田说等。本文对这些说法一一考证,证明除吴承恩说之外,其它说法都因为缺乏有力的证据而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4.
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西游记》的作者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吴承恩说之外,主要还有邱处机说、许白云说、宗泐说、鲁府朱观火定说、周王府朱睦柛说、樊山王府集体创作说、陈元之说、华阳洞天主人说、李春芳说、史真人弟子说、尹真人弟子说、唐新庵说、唐皋说、阎希言师徒说、胶东人蓝田说等。对这些说法一一考证,证明除吴承恩说之外,其它说法都因为缺乏有力的证据而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5.
文章尔雅,治史亦有特识,善辞赋、书法的中国西北近代文化名人冯国瑞,对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和武威天梯山石窟遗存发现及研究有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游记》世德堂本与朱鼎臣本的校勘可以看出,朱本是根据世德堂本删节的。朱本较世本多出的文字,只是朱本在删改的过程中,或者是根据需要,或者是一时失误,又或者是参考了如大典本等版本,增加了一些文字而已。确定朱本为根据世本所删节,对于整理和校勘世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清《西游记》插图中动植物意象的符号化,是绘工对文字意图之接受和再造的体现。插图作为民俗画的一种,受到文人画由上而下的渗透和影响。杨闽斋本等插图中的动物意象呈现出省略与符号化特征,而于世德堂本、李卓吾评本和杨东来评本插图出现的植物意象中,"松""柳"对于文本意义的丰富,以及绘工对"竹""芭蕉"的"隐喻"接受与再造,对原著造成了多义化解读。而"梅""燕"等意象在插图中的作用体现为装饰功能,是小说插图受戏曲影响、进行模式化创作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世德堂本《西游记》共197幅插图,典型体现出金陵版插图风格,其所蕴含的信息尚未引起学界关注。与徽、闽地域插图之比较,金陵插图风格表现为单幅硕大、人物显豁、线条豪放;金陵版插图在其文本传播中极具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在阐扬《心经》佛学思想的同时 ,又对《心经》产生了某种误读。而这种误读对小说的结构影响颇大 ,误读的原因在于明代的心学思潮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儒家的价值取向为评判人和事的标准,通过描写被儒化了的西天取经的故事和人物,显示以儒家为主体的人格精神,以此来表达一种"中庸"的人生理念,倡导一种理想的社会伦理道德,《西游记》是儒家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十六国时期,以北凉都城姑臧为中心,形成了一种佛教艺术模式——凉州模式。在甘肃,受凉州模式影响的石窟寺主要有天梯山、炳灵寺、莫高窟。对这三处石窟中的十六国遗存,从空间形制、图像布局两方面探讨典型禅观题材洞窟的开凿、设计及其禅观核心理念的表现,可以得出甘肃十六国时期石窟寺的洞窟形制体现出禅观功能,洞窟主题反映着禅观思想,禅观是联系空间形制与图像布局的纽带,在洞窟营造中禅观得以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冥界演进为视角,结合敦煌写卷《唐太宗入冥记》、《目连变文》、《阎罗王授记经》,以及宋代《玉历至宝钞》和明代《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对《西游记》中的冥界进行了考证,指出《西游记》中冥界是以《入冥记》为核心,在流传过程中又有所增益而形成的,其中目连救母故事的影响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3.
14.
《西游记》数理机制论要--从神秘数字出发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游记》文本有典型的数理机制,框架取譬于"一元"之数,主体拟《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序,表现为"一"以贯之,"二"以变之和"三"以成立、"七"以成之等等。进而深入看来,以《易经》"天地之数"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神秘数字在《西游记》中几乎都有所运用,从而《西游记》的形象体系几乎是一种"数字化存在";数理的原则决定了《西游记》文本的秩序与比例等,配合并凸显了全书因道成佛,证"无"成"空"的基本倾向。  相似文献   

15.
克孜尔石窟保留着大量内容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壁画,几乎占据所有洞窟的一半。石窟伎乐壁画中乐队排列形式主要有中心对称式、零散式和一种特殊的排列形式;壁画中乐器图像使用最多的是弓形箜篌,其次是排箫,再次是五弦琵琶,乐器组合形式主要有弹拨乐器与吹奏乐的组合等。克孜尔石窟伎乐壁画在乐队排列上,强调了欣赏主体所需达到要的艺术魅力;在乐器组合上体现了多偏重于弹弦乐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的主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热点。其中"游戏"主题说自有其贯穿始终的一致性,早在明清时期批评者便根据古代文化传统提出"游戏说",后经五四时期胡适、鲁迅等现代新文学大师的大力提倡,至改革开放新时期又有吴圣昔等研究者的重提。这些不仅开拓了《西游记》研究的新视角,而且在关键性的历史时期对《西游记》研究回归到文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盱眙的蠙城、淮水、泗水、大圣禅寺、龟山寺(龟山)等众多地名、盱眙山景观与《西游记》描写的地望有极其紧密的关联,盱眙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西游记》的内容亦有相当贴近的联系,由此入手,探讨了盱眙淮泗与《西游记》的直接联系,并通过巫支祁神话传说与孙悟空、淮泗神话对《西游记》故事叙述的影响,阐述淮泗神话的流传对《西游记》成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考察《西游记》所确立的审美规范,必须兼顾它与佛教的人生哲学、中国志怪传统和中国笑话文学的关联,将《西游记》的象征性主旨、想像世界和戏谑性风格融为一体来加以理解。将三者结合起来,既可以避免一味从"现实意义"的角度阐释《西游记》,也不会因为注重象征性意蕴而过于拘泥、严肃,或者因为强调戏谑而忽视了小说的内涵和想像世界自身的逻辑,对具体人物和具体情节的解读也将更为中肯、恰切。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的版本众多,通过不同版本的异文比校,一可以找出本字,为俗字研究提供方便;二可找出不同版本讹误之处;三便于词语训释.这些都是异文语料研究价值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了有关《西游记》研究的新资料三则,并对其进行了判读。认为根据对吴承恩头骨的检测,基本可确定吴承恩的生年;从韩国发现的一则关于《西游记》流传的文献记载,可能有助于确定《西游记》作者的身份;日本学者正在研究的一个《西游记》的日文手抄本,这个节缩的抄本与通行的百回本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依据可能并非百回本《西游记》,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