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
20世纪90年代后,地方政府治理问题已日益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比较管理与治理角度切入,聚焦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发展过程,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从“缺位”走向“归位”和“到位”的基本轨迹,并对治理“到位”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的扶贫实践中,地方政府的行为策略是影响扶贫绩效的关键变量。通过对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调研发现,中央政府不断升级的治理手段为重构央地关系创造了条件,地方政府对国家扶贫理念转型认知的偏差以及在形成路径依赖之后的策略行为不仅容易产生对总体局势的误判,还为后期的政策困局埋下了伏笔。在此背景下,地方扶贫工作遭遇“指标困局”,即地方政府很难实事求是去识别贫困户,只能在既有的指标约束下进行精准识别,扶贫工作陷入了反复识别,却仍难实现精准的怪圈。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问题高管"现象频频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股权过于集中、外部市场监控机制弱化、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管存在缺陷.要有效遏制"问题高管"现象的产生,既要强化公司内部制约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强市场、法制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外部监控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给予褒扬和抨击都是不科学的."内部人控制"是和一定的企业形态相联系的社会现象.公司治理的任务不是消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而是限制"内部人控制"的消极作用.就我国而言,完善公司外部治理、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是限制"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社会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化"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了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即"社会化"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社会学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探讨了股票市场重要主体之一的上市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其群体"社会化"与自然人社会化的本质及联系,并对家族企业与上市公司两类不同的企业法人治理与社会化问题作了详细阐述.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化"问题产生的成因及各种表现研究后,提出了如何加快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及实现"社会化"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善治"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既是全球化时代西方步入后工业社会行政管理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是西方传统文化奠基、民主政治制度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和公民社会充分发育的现代结果.尽管善治体现了人类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但缺乏社会发育并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尚不具备多元治理的前提条件.当下中国应该在善治理论的观照下,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为重点,加大政府治理,通过建设透明廉洁政府、服务效能政府、责任权威政府、民主法治政府,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治理目标大多是遵循"股东至上"--保护资本的神圣权利这样的历史逻辑.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上述逻辑的弊端随着现代公司社会性的逐步增强而日渐显现出来,特别是随着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地位的上升,公司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我国企业在创新公司治理结构时,应当逐步树立公司治理的社会价值观,协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14.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5.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9.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