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2.
3.
文章借助《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对酒肆文化的表现,即酒肆是造反的空间、杀人掠货的空间、彰显神武的空间、结拜聚义的空间等,是诗人排解愤懑的空间、词人消散忧愁的空间,通过文史互证的方法,对宋代酒肆文化的特点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宋代饮酒之风兴盛,具体表现为酒肆数量多,美酒种类多,饮酒的全民参与性。酒具有特殊功能,即社交媒介的功能和激发人的才能超常发挥的功能。这些特点,使英雄造反的勇气、杀人掠货的胆魄、英雄的神勇、英雄聚义结拜的豪情、诗人的愤懑、词人的忧愁成为宋代酒肆重要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4.
历史人类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以及反思人类学在经历二战后的人性痛苦反思后,作为研究的理论工具而逐步占据主流.其间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学后现代研究范式的转换奠定了基础.文思理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结合历史人类学以及世界体系理论,对糖的历史演变做了长历史大范围的研究,不仅为我们展示了食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随着消费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揭示了糖作为消费品的文化与社会意义,以及其中内外成因的结构性特征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陈忠实小说《白鹿原》是部渭河平原50午代变迁的雄奇史诗,该书不仅有波斓多彩的农村生活的描述,也很好地展现了陕北洛川的民俗.由于该书涉及主人公六娶六丧,为此免不了有一些面花文字的描述,事实上在这部书中对于面花描述几乎贯穿全书,本人正是基于此从小说《白鹿原》分析陕北的传统面花文化作为论文的对象.下文从孩子出生、举行婚礼、丧俗丧祭、春节辟邪、中秋祭拜五个方面对陕北的传统面花文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屠场》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小说中涉及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及教育问题等一系列矛盾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揭示在这个金钱至上,被虚伪道德标准充斥的资本主义社会,外来移民,底层人民及妇女等弱势群体身份构建的失败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8.
9.
从很大程度讲,文化人类学对于经典文化意象的破译,有待于更为扎实深入和独具创意的研究.安田喜宪教授的《蛇与十字架》不仅选题新颖、寓意深刻,而且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和多重证据法的使用,在对比东西文明、彰显历史深度的同时,造就了民族性和现实性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和裕固族的祖先。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民族,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曾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12.
《格萨尔》与康巴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区是格萨尔故里,也是《格萨尔》英雄史诗发源地。文章对康区为何会成为《格萨尔》史诗的发源地以及该史诗在藏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其精神价值进行了探讨。认为,康巴人总体上具有个性张扬、强悍和善于开拓进取的性格特点,而造就康巴人这种性格特点的一是康区独特的地域环境,二是康区种族与文化的多元性,这也是《格萨尔》史诗产生的土壤。《格萨尔》史诗不但与康巴人的个性特点息息相通,且代表了藏族文化中对人性的颂扬和肯定的一面。藏族文化中有两个鲜明的层次,一个是对神的信仰、敬畏和服从,另一个是以对英雄的赞美而体现的对人性的颂扬,前者以宗教为代表,后者则以《格萨尔》史诗为载体。可以说,正是《格萨尔》史诗的产生使藏族文化的结构达到了一种完善和完美的状态。故《格萨尔》史诗在藏族文化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价值。而《格萨尔》史诗对英雄的赞美和对人性的颂扬与肯定,也正体现了康巴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小凉山彝区村落空间生成研究——与杜赞奇“权力的文化网络”之理论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赞奇"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因失去对地理环境、人的生物本能、社会分层等因素的关注而很难解释国家、村落和权力彼此塑造的历史关系。本文的研究恰恰揭示了村落文化空间的生成是国家政权建设、地理环境、生物本能、社会分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与这些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14.
在学界,讨论价值重构的很多,但是讨论重构价值的少。谭晓静博士的《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1]就探讨了黄道婆文化的重构价值。在这部书中,谭博士系统阐释了黄道婆从历史人物到行业神,再到文化名人,最终成为被争夺的文化资源的原因及过程;描述和分析了的黄道婆文化记忆在上海的保存形式、传递方式、建构结构以及不同人对黄道婆文化记忆的解读;从史志失载、口头叙事断裂、标志性建筑消失三个方面分析了黄道婆文化在海南失忆的原因、失去记忆的内容以及对海南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黄道婆文化记忆重构的现实价值;创造性地提出,应构建一种文化系统内的文化共生互补模式,合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实现各发展主题的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15.
颜晓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4-157
加拿大童话大王罗伯特·蒙施的儿童绘本故事《来自远方》通过一个来自黎巴嫩的小难民从战乱到和平,从恐惧到快乐,从陌生到融入的人生经历展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拿大政府如何采取民族平等、相互包容的多元文化政策,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包容”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主义在加拿大的成功实施为世界其他国家处理民族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统一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唐西域记》与西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在地理位置、宗教传播,还是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方面,都是有迹可寻的。从这种联系,我们可以窥见唐初西藏文化的一些蛛丝马迹,同时也可以看出周边文化的多元化对整个西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麽经布洛陀》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观念文化系统 ,大都是关于对世界事物的评价标准 ,即按自身的各种需要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 ,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实践中 ,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性特点的观念文化体系。壮族民间麽教经典《麽经布洛陀》则集壮族观念文化体系之大观 ,其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 :源于物质的世界观 ;物我合一的生命观 ;共存转化的事物观 ;崇拜一神的宗教观 ;管理有序的社会观 ;赏善罚恶的道德观 ;勤勉和睦的家庭观 ;求知探源的爱智观 ;创造进化的历史观 ;两种生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张伟红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3):11-12
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常常侠、义并用.侠文化源远流长.与侠有紧密关系的义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文化的精神本质上存在一致之处,侠与义的结合更能体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水浒传>集中体现了这种侠义精神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礼记》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一部典籍,有多处关于左与右的论述,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左与右的象征的重要载体,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左与右的象征的意涵界定、源起流变和应用范围的重要基础.本文就试以《礼记》这部典籍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左与右的各种象征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