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另一方面,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为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理论来源、 历史传承与现实关怀上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在理论来源上,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从历史传承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建国后 党的保护环境思想的丰富与创新;从现实关怀角度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9,(5):88-9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体系中,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外部的系统性、生态环境内部的系统性、治理对象的系统性、参与主体的系统性和治理方式的系统性五个部分。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性指导功能的发挥,切实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动,采取系统性举措,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稳定向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形成。习近平从人类史高度强调生态文明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意义,阐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凸显其全局性地位,系统强调生态问题的刚性约束,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主题和政府责任,坚持对生态文明的系统性认识,提出了建设的总体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应用,是对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规律的理性认识以及对党的执政思想的丰富拓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需要把握历史大势,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实践落实。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蕴含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蕴含着深邃的战略思维方法。他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局部性的环境治理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党的执政地位等涉及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辩证法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灵活运用和完整体现。习近平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系统思维方式优化组合生态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质量,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习近平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分析和处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实践三方面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逻辑,并说明节约理念是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继而从政府、产业、社会三个层面出发,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我国应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分三个层面进一步加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政府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政策体系;产业层面应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强扶持政策,引导绿色投资;社会层面应进一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生态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并在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关系脉络基础上所建构的新型文明形态.先天自然资源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等问题束缚着我国调结构、促改革的发展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我国环境问题,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凝聚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内核,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主动改造自然界、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源脉,继承了古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重视均衡、改造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以西方优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借鉴,合理借鉴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共同体建设"等理念,既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也是我国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致力把城市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并紧扣新发展理念、紧跟时代变化,系统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统筹兼顾的整体思想及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在继往开来的新征程上,深入践行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要以城市规划“五线”为依托,丰富开拓低碳城市运营模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尺度,合理控制现代化城市建设规模;以城市“三大空间”为坐标,共同缔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怎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穿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渗透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主题主线。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主政时期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创立完善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以上问题并提出了系列基本观点:首先,从历史启示、现实需要和未来愿景3个维度,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其次,从现代化特征、自然观特征、发展观特征3个层面,辩证阐释了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怎么样;最后,从建设主体、治理途径和国际环境3个环节,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怎么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这一理念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现实践履及价值意蕴,承继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汲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在精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持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树立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治理方法、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立足中国立场、凸显世界眼光、饱含人类关怀,以其鲜明的系统性与辩证性的理论特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以及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愈加注重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呈现出一个紧密关联、相互协调的整体,并且执行力大大提升。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制度体系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统筹推进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关键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时代"和"百年变局"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内涵深刻、逻辑严密、理念科学、视野宏大的理论体系.首先,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构建具有自足性:在理论创新层面,汲取以"儒释道"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和法治观;在问题应对层面,破解当下"四大赤字"危机并提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核心的中国方案;在全球视野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提出未来全球伦理观.其次,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功能表达具有互助性:二者互为价值观指引、互为方法论支撑,并共同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后,在形式理性层面,环境法典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治理思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在实质理性层面,环境法典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体系性、系统性、整体性方法和"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环境法典不仅通过适度法典化的路径实现环境法典形式外观的体系性、结构内容的开放性、逻辑关联的自恰性,还通过"总则+分则"的立法技术支撑实现制度编排的合理性、程序运转的流畅性、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因此,环境法典是最优承载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具体部署,明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深刻领会和有效贯彻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  相似文献   

14.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对我们实现战略目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深化了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重要性的认识。从经济建设层面、政治建设层面、文化建设层面、社会建设层面、生态建设层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深深影响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探究成就背后蕴藏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困境与破局、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分析为主线,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构筑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理论逻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实现了制度破局、问题破局、治理破局和监管破局,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实践逻辑,造就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突飞猛进的破局之势。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理念,这些理念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和当代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刻反思,凝结着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它们分别从本体论、发展观、历史观、方法论、保障机制等层面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许多指示,形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所遵循的理论逻辑和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反思和吸收了西方生态理论成果的合理成分,丰富和创新了历届中共领导人的生态保护理念,理性回应了中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为应对世界性生态危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从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成果滋养润育的宏观视野入手论证,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一盘棋”重要论述中系统观念所蕴含的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原创性贡献、实践伟力。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观点,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新质生产力理念。认识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基本要义,把握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的重大价值,明确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实践路径,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形态提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内含和谐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和全球生态观等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深邃的新时代意蕴。这一思想实现了"理论引领"与"问题导向"的统一,实现了生态"三观"的统一及"民族意识"和"人类情怀"的统一,特点鲜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注重从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依靠人民自觉行动,依靠制度和法治以及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