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严重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我国当下应该尽快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该法以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作为根本宗旨,并设立"反就业性别歧视委员会"。此外,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最终形成以《宪法》为最高依据,以《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为核心,以《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辅助的合理的法律体系,保障男女的就业平等和男女的全面平等,从而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与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
就业性别歧视的文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平等是禁止性别歧视的基础性理由,但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同等对待.劳动就业领域允许存在合理的差别对待,但需要设置明确的合理性判定标准.在兼顾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法理分析基础上,机会平等、职业的专业性标准、生理标准、公共利益——第三方利益标准以及排除性标准,可以作为界定基于性别的合理差别对待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5.
社会性别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审视法律及公共政策合理性、正义性的理论标准。社会性别理论使原本看上去正义的法律,经过性别分析就可能暴露出一些不正义、不公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性别意识和性别角度应是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关键方法。法律、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应以社会性别理论为依据,重新审视现有就业法律及政策,在制定和修改时应溶入社会性别意识。作为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也同样应有性别意识,应针对女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良性的外部环境,达到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中遭受性别歧视日渐突出这一社会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表现形态与危害性,探讨引起这一现象的各种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纠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严重。在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及其不良后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力市场、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偏见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许多社会现象,而性别歧视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社会、文化、心理三方面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许多社会现象,而性别歧视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社会、文化、心理三方面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劳动力市场人才供过于求矛盾的日益凸现,受传统文化、"性别亏损"观念、女性自身素质、政策和制度等原因的影响,就业性别歧视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应打造女性公平就业的经济平台,健全就业和劳动市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大执法力度,传播性别平等观念,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以消除和减少就业性别歧视,给女性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从性别歧视的角度简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平等和就业待遇不平等这两个方面。笔者从历史、社会、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分析,对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针对女性就业存在歧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就业性别歧视的相关问题,从而尽快完善劳动者的就业坏境,实现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现实,运用法律解决我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谈到“就业歧视”,在我们的工作中可能有时候会碰到过,只是大家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而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个经典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性别歧视相关。先把简单的案情跟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性别平等原则普遍进入各国宪法,中国也位列其中。但显性和隐性的性别歧视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宪法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措施是我们实现性别平等的根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女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更遭受着求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应成为当今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不仅能够帮助女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这一问题,也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人民维持生活的一个基本途径,是劳动者与社会及他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妇女就业权被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仍屡屡发生。从我国妇女就业权的法律现状入手,并具体分析了我国妇女就业权被限制的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三个方面的因素,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我国妇女就业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就业性别歧视,成为女性实现劳动权利、政治权利以及其他平等权利的障碍.分析我国就业性别歧视的现象和成因,借鉴了发达国家反就业歧视法的立法,透视出我国在相关法律制度上的缺陷,提出立法应当界定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认定标准,制定相关的法律责任和救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中遭受性别歧视日益突出这一社会问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置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心理学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存在的就业歧视主要体现为就业机会中的性别歧视、职业结构中的性别歧视、职业报酬中的性别歧视。这直接侵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发展权以及生存权。我国的法律关于性别歧视的规定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如没有明确规定"就业性别歧视"的涵义,现有法律规范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的规定较少而且惩治力度不够,没有明确反就业性别歧视的专门机构且司法救济途径不完善等。为实现无性别歧视就业,当前从法律层面应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涵义进行明确的界定,明确规定就业性别歧视的承担法律责任并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机构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