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H.G.威尔斯是英国爱德华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托诺·邦盖》是威尔斯社会讽刺小说的代表作。《托诺·邦盖》对消费社会中的商品泡沫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金钱迷恋和商品崇拜的时代,具体体现在:第一,激昂的广告语言和异化的消费心理促成商机,从而使“托诺·邦盖”这种假药行销成功;第二,资本新责爱德华为彰显其高贵地位而进行炫耀性消费,而出身卑微的玛丽恩则通过婚姻关系来换取奢华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2.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符号赋予的意义。对消费的过度追求导致人们失去理性,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人们的心灵受到商品的异化。乔治·爱略特在其作品《米德尔马契》中展现了广阔的消费文化图景,反映了消费主义泛滥的文化现象和她对消费文化的担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抨击,把消费文化诊断为一种现代社会疾病,并提出了医治此疾病的药方。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对照记》对照的是形象(照片)与个人身世的真实,因此她用文字来解释心得。《对照记》本身有很强的“后设性”,对《对照记》的解读,则是“后设”的“后设”。从《对照记》中所列的相当可观的张爱玲祖父祖母一代人的照片中,可以解读出她的怀古幽思,她所怀念的就是她祖父母这一代的人物和生活方式,这自觉或不自觉地展露了她的历史怀旧意识。《对照记》中没有张爱玲与父亲或母亲的合影,也没有她父母亲的合影,这些照片的缺失使《对照记》创设了一股幼时的失落感或被遗弃的情境,呈现出“褪了色”的苍凉。张爱玲自己的照片在全书中有30多幅,她的姿态在“镜花水月”式的美学意境中制造了一种神秘感。张爱玲“传奇”不仅是她的文字,也是她的形象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批评论》是亚历山大·蒲柏的成名作。1711年《批评论》发表时,蒲柏年仅二十三岁。蒲柏自学成材并以少年老成著称。尽管《批评论》发表时,它的作者年方弱冠,可是当时文坛许多知名人士(包括比他年长十来岁并以博学见称的斯威夫特和艾迪生),都对他在作品中所展现的知识、才华表示过惊讶与赞叹。蒲柏的写作态度一向严谨细致,据说晚年还数次修订过自己早年的作品。因此,我们说《批评论》所反映的观点,可代表蒲柏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5.
1996年12月齐秦推出新唱片《丝路》,他不单以全新形象出现,而在他的新歌中他亦会对他的爱情观作剖白。 留了七年长发的齐秦,过去不少制作人也花唇舌劝他剪短头发改变形象,但他却不肯。但早前他跟制作人员到发型屋时,他突然提出想剪短头发。当时令工作人  相似文献   

6.
葛水平作为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山西作家,不仅因其高水平的小说创作而备受关注,还有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创作。她的散文集《心灵的行走》中的诸篇,或发思古之幽情,或记游历之感叹,或怀亲人之思念,无不内蕴着她后来小说中的一些元素。在她的散文中不仅有对乡土情怀的坚守,更表现出难得的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与对生命意识的高扬。通过揭示葛水平散文的这种美学意识与文化情怀,有利于理解她的文学理想和创作特点,进而也更能确认葛水平在山西文学界乃至当下文坛中所处的坐标。  相似文献   

7.
资本是现代社会产生的根源,资本逻辑构成现代社会的本质。资本逻辑是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而投入、获得、再投入、再获得的动态逻辑过程,在这一逻辑下,人被彻底异化和物化,沦为商品和资本的奴隶。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发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物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对资本的崇拜影响到国民经济、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因此我国在利用好资本的同时应该扬弃资本逻辑,走出资本逻辑带给人的生存与发展困境。马克思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逻辑的揭示与批判对我们思考这一课题具有独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临水夫人陈靖姑是福建民间信仰崇拜的女性神,她和天妃妈祖都是神怪小说关注的题材。据徐晓望先生《福建民间信仰源流》一书介绍:“清代福建民间广泛流传临水夫人的故事,福州的说书人爱说《临水平妖传》,书坊出版了《陈进姑传》,以上二书现已散佚,唯有长篇巨著《闽都别记》中约有20万字的陈靖姑传奇。”(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35页)林国平、彭文宇先生在其所著的《福建民间信仰》中也说:“在清初就出现了《陈靖姑传》和《临水平妖记》两种专题白话通俗小说,其故事在说书人的不断渲染之下,广为流传。两部白话通俗小说的作者都未署名,《陈靖姑传》已佚失,不见存本,幸赖清末施鸿保《闽杂记》略有提及,使后人得知其一二。……《临水平妖记》也是从民间艺人评话故事中整理出来的传奇小说,大陆曾一度失传。近年闽台交流日益频繁,台湾临水夫人的信仰者回古田临水宫祭祀祖庙,带回台湾版的《临水平妖》一书,少了‘记’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73页)  相似文献   

9.
《初学记》是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命徐坚、张说等人编撰的一部较为精审的类书,从《初学记》所引《论衡》篇目和文句入手,发现《初学记》中既有明言引自《论衡》,而不见于现存《论衡》者;也有抄录《论衡》段落或者文句而又有所省简者;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异文。通过对《初学记》所引《论衡》进行考略,既校勘考证了《论衡》,又从中搜集了《论衡》的佚文。  相似文献   

10.
《三元记》是明代重要的传奇作品,也是正字戏重要的传统剧目.正字戏《三元记》与明代弋阳腔、青阳腔《三元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于弋阳腔刊本,正字戏《三元记》在关目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接近于青阳腔系统刊本.而在“改调而歌”的过程中,正字戏受青阳腔“滚调”影响较深,它将青阳腔刊本中的“滚白”“滚唱”改编为“畅滚”,同时也对青阳腔系统刊本做出了符合“舞台化”需要的自我改编.因此,正字戏《三元记》应是在青阳腔系统底本上改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萌发、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 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的荫发,最早表现在1894年他要求改革社会的《上李鸿章书》中。当时的中国,自1840年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后,逐渐沦为列强控制下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在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压迫,通常是通过争夺和瓜分势力范围来实现的,而其活  相似文献   

12.
商标广告功能的内涵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即包括消费者基于消费体验而对商品的自发传播与推介,也包括将商标作为广告的对象实现对商品的传播和推介。前者源于商标应用于商品这一事实,属于商标基础功能之一;后者源于广告中商品需要明确的指代媒介,属于商标发展历程中新增添的经济功能。对商标广告功能予以法律保护是既是对商标所有人财产权保护的需要,也是对市场竞争平衡关系维护的需要。商标广告功能的法律保护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加强了对商标广告功能的重视,《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应通过对商标淡化行为、比较广告行为等的规制来为保护商标广告功能提供相应的可用制度。  相似文献   

13.
无名氏《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于1976年在上海嘉定县的明代古墓中发现,它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传奇刻本.上海历史博物馆影印了此书(以下简称上博本);问世以后,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但原书文字舛错,衍夺、颠倒、阙文以及字跡模糊等等缺点,随处皆有,阅读起来极不方便.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作了校补,刊出《成化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以下简称广陵校补本).可以说是对比书的整理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此外,胡竹安同志又对广陵校补本作了补正(文章发表在《中国语文》1984年第四期),也是有成绩的.笔者近来读了上述各种版本《白兔记》以及胡竹安的文章,也想来作一点校补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异化的消费中,消费由原来满足人需求的手段异化成人追求的目的,人没有真正感受到自由,也没有真正收获到幸福,更没有在物质丰富的消费社会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在《珍妮姑娘》中,人们把物品的占有等同于幸福度,在对物的过分崇拜、高度依赖中丧失了自我,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腐朽以及美国生活方式的糜烂,提倡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结合的和谐消费无疑会让人们享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王崇文 《老友》2014,(1):60-60
《老友》专家门诊:我女儿今年48岁,5年前就开始有头发脱落现象,几年来头发脱落得越发严重,最近梳头、洗头时,头发一把一把地脱落下来,服用了很多中、西药物都无效果。为此,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请问:这样严重脱发在中医中药方面有什么方法可以调治?  相似文献   

16.
《异乡记》中,张爱玲以"文化他者"身份进入异域视域,以上海人视角、文学审美视角记录她对异乡风景的感知,发现了局内人无视或无法感知的"真正的风景"。"他者"心态贯穿张氏的整个创作,也是她给自己设定的一种文学定位。作品渲染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互相对峙,言说主体的孤独、酸楚,同时也显现出对中国人人性和内地农村的思考。《异乡记...  相似文献   

17.
记人、记事、记景散文集,古已有之,近现代也泛泛,但《听涛集》,这种把记人、记景、抒情、漫画聚力一集,而且篇篇精炼、老辣,给人以美感,使人动之以情、发之于思的学者散文集却不多见。读张洪兴先生《听涛集》,有一种“景尽意不尽,语尽情不尽,兴尽味不尽”的感觉。景尽意不尽《听涛集》是一部学者散文集,翻开《听涛集》,许多游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游览过的山水、花鸟、草木统统化为笔下清新明丽的文字,以灵活笔调畅泻而出,《鲁山听涛》、《春天》、《泰山的松》、《马鞍山》、《笔架山小记》、《石门山红叶》,都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文化肆行的影视界,电视剧《青衣》包含着比较深刻的女性主义内涵。编导以精致的影像语言揭示了在消费时代物质霸权挤压下中国女性嫦娥奔月式的生存境况:主人公筱燕秋自比嫦娥,她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却难逃商品时代、男性欲望、世俗生活对她的羁绊与限定,从而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初张爱玲撰述的《对照记——看老照相薄》(下文简称《对照记》)作为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不光具有文学研究层面的意义,同样亦有社会、历史、传播等层面的阐释空间。张爱玲的成长经历使她对家庭与亲情有所疏离与质疑,但1946年以后她开始意识到个人与家庭、家族有一种拆分不开的社会性契约关系,《对照记》是晚年张爱玲对这种关系进行的血缘、色彩层面建构,既是一种家族的寻根,更是对自我社会形象的塑造,另外其中也涉及了私人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互文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一般在理解上不产生分歧。但是有一种句子,如“紾(Zhěn,扭)兄之臂而夺之食”(《孟子·告子下》),“夺之食”到底是“夺其食”呢?还是双宾语呢?又如“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其中的“为之宰”也同样会有不同看法。杨树达先生的《词诠》解释这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