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牛凤瑞 《城市》2003,(6):7-10
一、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国农村居民达8亿以上,大约是城镇人口的2倍,而人均家庭纯收入只及城镇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5.9%(2000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及城镇居民的33.4%。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造成的过大的城乡差别,在改革开放初期有所缩小后,又呈拉大趋势。1985年全国城乡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为2.3∶1,2000年增加到3.0∶1(若计入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和补贴,城乡人均消费差距大约为6∶1);1990~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了9.7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家庭下降了15个百分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15岁及15岁…  相似文献   

2.
徐国祥  吴也白 《科学发展》2013,(5):111-116,F0003
上海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显著提升,但支出水平差异较大,支出结构有所微调。实际收入水平、投资意愿、消费观念、保障性支出预期等因素制约居民消费支出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网络消费、汽车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等形式将成为消费趋势或热点。当前应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完善保障制度、实施扶持政策等,以促进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3.
据陕西省陇县城调队调查,’98年度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支出下降;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而居民储蓄却断续增加。究其原因,后顾之忧主要有五点:拖欠工资是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停  相似文献   

4.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中体育方面的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人均(或产均)费用支出。它说明一定时期内个人或家庭体育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和家庭体育消费在某一时期的水  相似文献   

5.
我们将四川与全国各地比较或与西部各省市区比较,可以初步了解四川基本经济的特点、优势与劣势,从而更加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一、区域分析1.三大地带根据全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其经济发展水平总的是东部最高,中部其次,西部再次之。2001年,东、中、西部人均GDP比率为1∶0.50∶0.39,反映出三地区的经济实力差异。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率为1∶0.56∶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为1∶0.54∶1.03,这说西部地区消费性支出的欠帐较多以及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1)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辽宁省统计年鉴,整理了十四地市近十年城镇居民收入的相关数据,选取第一产业贡献率(X_1)、第二产业贡献率(X_2)、第三产业贡献率(X_3)、GDP增长率(X_4)、辽宁省城镇人口失业率(X_5)、辽宁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X_6)、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X_7)、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_8)、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X_9)等变量作为自变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因变量基尼系数和九个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结论:需要进一步缩小基尼系数,从而减小各地市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驻马店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总体上在逐步扩大,但是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占其纯收入的比重大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说明驻马店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是很大的。在对驻马店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驻马店市整体消费状况逐年优化,尤其是在一些政府政策支持下的消费种类,比如医疗保健类和家用设备类。此外,驻马店市城乡居对文教娱乐类和交通通信类的人均消费有扩大的趋势。据此,可从提高消费能力和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等方面着手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而促进驻马店市经济发展,为建立和谐驻马店创建良性环境。  相似文献   

8.
消费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的动力,更是发展生产的动力和落脚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带来城镇居民收入的提升,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平均消费水平却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尤其是可支配收入更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有力的拉动作用。本篇文章结合当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并针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以及对策,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松  吉宇琴 《城市观察》2023,(2):97-109+162
休闲消费是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其规模和结构极易受到住房价格的影响。通过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并采集1999—2020年面板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进行综合测度,进而实证研究住房价格对休闲消费潜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收入水平、生活成本、家庭资产、家庭负担、消费意愿和休闲供给是影响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主要因素。其中,住房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挤出效应和抵押品效应三种可能渠道产生影响。(2)住房价格正向影响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表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和抵押品效应。然而,由于住房价格极具敏感性,同时居民消费心理有着复杂性、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因此住房价格对休闲消费潜力的未来影响尚不明朗。(3)从区域比较结果来看,中部地区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影响相对较大。基于此,文章从住房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居民消费引领和城市休闲建设等方面给出了进一步释放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制度》(国统制[2022] 30号),2023年中国残联制定了《2023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方案》,继续组织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0个县(市、区、旗)的9 706个残疾人家庭户进行收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为22 262.8元,与2021年相比,名义增长率为7.5%,实际增长率为5.4%。从2016年到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但与全国居民相比,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4%。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消费性支出以食品烟酒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为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家庭收入总体虽然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残疾人仍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应充分考虑解决残疾人群体增收困难和支出型困难的现实需要,逐步建立残疾人家庭可持续增收机制,缩小残疾人发展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老龄问题研究》2004,(7):113-118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少数民族省区之一。新疆地域辽阔,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都较为落后,经济活动能力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及其他较为发达的省区,居民的购买能力偏低,特别是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2.
高峰 《城市》2014,(3):57-60
正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将会明显增高。我国在2008年就已实现了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这就意味着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但在文化消费有所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文化消费市场乏力的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13年11月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显示,我国内地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3.
雷鸣 《城市》2014,(9):28-31
正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明显的梯度差距,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总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较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尤其落后,而且,随着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差距变得愈加显著。而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的大小可反映出某一地区城乡一体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慢。笔者以天津地区为样本,通过研究其城乡居民文  相似文献   

14.
吴镕 《炎黄世界》2013,(5):42-42
关于GDP含金量 近日,中国经济研究院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研究GDP的含金量,主要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5.
何涛舟 《城市》2010,(1):55-57
一、引言 短短的30年间,台州从一穷二白的小地方,一跃成为世人瞩目的新兴海滨城市。关于台州经济增长现象可以从几个重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来进行衡量: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现价)分别是1978年的169.97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近十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及收入情况发现,准公共产品支出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主要负担,加剧贫富差距的扩大,制约着城镇居民消费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消费窗     
《老年人》1994,(2)
消费窗我国城市“三高”消费透视据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数字,199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将达204元人民币,90年代中期以后,城镇居民中等标准收入达每户每月1700元左右,大城市将达2000元。在我国城市中,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职工收入大大高于一般...  相似文献   

18.
借鉴消费社会学分层理论,在全球化视野、中国社会转型和阶层结构定型的大背景下,观察和分析家庭经济状况阶层化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统计方法,经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提供的,其家庭经济状况分层化;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观念与其家庭经济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现分层化。作为家庭消费的延伸,大学生消费分层是社会分层的缩影,家庭消费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李景国  宋迎昌 《城市》2014,(6):52-57
正1998年~2013年,我国商品住房发展迅速,累计投资超过31万亿元,累计竣工面积约69亿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32.9平方米,居住条件大幅改善。近几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初见成效,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解决前景乐观。但不可否认,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和收入差  相似文献   

20.
牛娜 《职业》2011,(18):130-130
本文基于收入视角,对中国城镇居民群体消费差异进行分析。 一、实证模型 中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应该定义为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的共同作用而进行的储蓄,消费增长率和收入风险成比例以及不同收入阶层面对总体风险和特质风险反应是不同的,可以得到反映总量风险和个体风险共同影响的预防性储蓄实证计量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