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作为行为规范有着深层的内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于法的合理性依据在于道德。法与道德的这种实质上的内在联系,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法律规范或履行法的实践都需要道德来支持,只有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本文通过对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治的主要内涵,在贯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中应注意的问题的论述.提出了只有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能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2.
刘英团 《老年人》2014,(6):18-18
正2014年3月13日,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报道了对"东莞丐帮"的调查:犯罪团伙先用各种非常手段把人致残,然后逼人乞讨,罪行令人发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被逼从乞的受害者向当地公安部门举报时,得到的答复竟然是"这个我们管不了"。记者调查发现,"丐帮"头目已经涉嫌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杀人犯罪。他们视法律于不顾,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各地执法机关应主动"亮剑",重拳打击。高举法律之剑,严惩"丐帮"帮主,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管和救助体系,是当前城市治安建设的当务之举,必须引起  相似文献   

3.
孔子德治思想的前提是通过"正名"的方法恢复"礼"的社会规范作用,达到有礼有序.德治的理论基础就是"仁"、 "礼"、 "和"的思想,通过"克己复礼"的途径,从亲属伦理的"孝悌"原则推广到社会范围的"仁者爱人"原则.其社会进步方略是以德治国,通过统治者方略、用人方略、经济方略、政治方略和教育方略达到德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墨子重视通过教育培养人才进而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他的理想社会就是“兼相爱,交相利”,这就决定了他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兼士”(贤士),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以取代现实中用人以亲、以势、以财而不问其贤能与否的腐败政治。墨子出于“兼相爱”的政治目的提出了培养“兼士”与“贤士”的人才标准:  相似文献   

5.
德治思想源远流长,最初始于西周。春秋时期,孔子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德治策略,战国时期在孟子那里,德治思想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这集中体现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孟子所提倡的"仁政",并不仅仅是一种笼统的德治理念,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的一种值得深思和发掘的理论形态。因此,鉴于当今中国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策略,明确和探讨孔孟的德治思想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平乱世,商鞅变法,而被后世颂赞"秦盛始强"。笔者并不否认《商君书》对于后世法治影响之方面,然而,对于《更法》和《开塞》两篇中的思想被解读为"法律应该随时代而进化"不予认同。笔者仔细梳理《商君书》中的有关法律思想,认为《商君书》中的变法思想实为法之僵化,通过对法之僵化现象进行深度剖析,得出律法之变不在于形式,而应追求法的正当性价值,否则仅以形式与数量为表征的立法只会进一步地阻碍和困扰人类法律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发展进程中,德治思想曾经产生过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德治就是道德政治,是把道德运用于政治领域的一种学说。孔子“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强调了把统治者的修身视为治国平天下、实现德治的前提条件。孔子的德治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基调。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际》2008,(8):22-22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地人李方叔很同情他的遭遇,常去探访,两人结为至交。后苏东坡被召回京,仍与李方叔书信往来,亲密如前。宋元佑中,苏东坡奉命知贡举,李方叔也参加了考试。史书上称:李方叔落榜,后知情者去见苏东坡,求他给个"人情",但苏东坡没有答应,他在写给李方叔的信中说:"君子之交,务相勉于道,不务相引于利也……"方叔读后,深为感动,两人的友谊更加深笃。  相似文献   

9.
政治和道德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一般来讲道德和政治从整体上采讲是一回事。在一些政治理念上,特别强调要有良好的品行,讲求德治。德治是通过统治者道德的修练,使社会达到完美的境界,现在的民主仍然需要良好的德治,良好道德是民主政治的有效保障,是现代政治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治理上提出要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需要基层依据自身的历史文化、治理传统、现实情况等进行创新探索。山东德州陵城区在德治方面进行了创新,设立了"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在营造文明风尚,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方面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现象在近年来成为关注热点,其与学术道德相违而又屡禁不止,对于此现象是否具有立法的必要性与如何治理等问题则需进一步思考。事实上,学术不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对著作人的权益保护和"合理使用"的范围。同时其中对"合理使用""剽窃"等范围的标准需要借助学术不端的官方标准进行补充,同时需注重对公职、学位学术不端行为的立法与界定。由此,对于学术不端的治理不应单方面强调德治,而应以中国"德法合治"的方式进行,强调其中法治不是"不治本"而是"保本"的重要性,同时,对"德治"的教学亦需加入"法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已婚的成熟男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已迈过艰苦创业阶段,经济宽裕,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些都对刚入社会,缺乏稳定感和应对能力的女孩充满吸引力。从精神上说,成熟男性更懂得呵护女孩;从物质上说,成熟男性有能力满足她的物欲。成熟男人会怎样回报"红颜知己"的衷肠呢?中年男人大都看重自己的社会角色、事业价值和同甘共苦的家庭。你可以成为他抓住青春尾巴的载体,你可以成为他枯燥生活的润滑剂,你可以充当他情感游戏的陪练,但你却几乎不可能指望他因为你而重新规划生活……初涉社会的女孩子如何避开已婚男性玄机深藏的诱惑呢?  相似文献   

13.
张易和 《国学学刊》2021,(4):115-123
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南巡抚锡良奏准设立豫南矿务公司,经营黄河以南全部矿务.豫南公司的设立,一方面来自锡良抵制福公司掠夺豫北矿产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禹州地方绅商和知州曹广权的推动作用.在锡良督催下,公司制订了豫南矿务开采计划,并支持禹州、密县、嵩县、荥阳等地区进行勘矿与试采.然而在公司缺乏资本,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作为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著名的代表性人物,哈特将日常语分析的方法引入法理学,不仅振兴了实证主义法学,而且提出了饱受争议的"低限度自然法思想"。然而,哈特正是在与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富勒的论战中提出了他的"低限度自然法思想",即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来说,他既不同意自然法学派"绝对联系"的观点,也不同意以往实证主义法学派"绝对分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任职的嘉庆、道光年间,清朝已经开始由盛转衰,政治腐败、财政支绌、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这种特殊的社会形势决定了林则徐以“救世“为己任。外官任上,他辗转升迁,青云直上,但始终把着眼点放在与国计民生密切联系的经济问题上,特别是集中于弊端严重的漕务、河工、水利、盐务等社会问题,并提出一系列以民生为本的水利改革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关系,林则徐宦迹所至,始终以民生为首务,究心水利,浚治江河,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设想,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魏、蜀、吴三国君主中刘备是唯一一个由一介布衣成为皇帝的人。刘备起自微细,非有尺寸可以凭借,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藉乱世而成英雄。本文试图对《三国志》中刘备的宽厚待人,知人待士,军事才能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使人们对刘备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乱世呼唤英豪。但是那个乱世没有英豪,只有浪子。这个浪子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铛铛的一粒铜豌豆一一这个浪子叫关汉卿。  相似文献   

18.
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我国古代隐士中的杰出代表。隐逸是他一生中最引人注目、最具特征性的行为。他有着大济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但生逢乱世无奈归隐田园,皈依自然,他以隐的生存方式来退避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在隐的精神状态下体味诗意般的人生境界,他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以自己独特的隐逸人生阐释了生存的终极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选男人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能掉进花花公子的陷阱里。我们有时候会错了意,以为自己已经处在满满的幸福之中。其实,亲爱的,他真的没那么喜欢你。茭1.如果他被动矜持"也许他不想破坏我们的友谊""也许他害羞""也许他自卑""也许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联络我"……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男人都会为了接近他所喜欢的女人而不在乎断送"友情"。他不可能因为害羞和自卑而害怕地不敢追你,他唯一"害怕"的只是他对你那么的"无动于衷"。他不会不知道怎么联络你,手机、E-mail,Twitter……他可以动用他的眼睛、嘴巴、大脑、关系网等找到你——除非他不想找到你。也许有人提倡这已经不是石器时代了,女孩子去主动追求看上的人吧,但是相信真正喜欢你的人一定不会让你费尽周折去找他——因为他会主动送上门来。  相似文献   

20.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先秦思想史上具有承先启后意义的一位思想家。"性恶论"是荀子独具特色的思想,其所有理论都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即通过后天教化,学习积累德性以达到"圣人之善";在义利观上,他从现实的角度引导人们在"好利"与"好义"之间权衡;提倡隆礼重法和德治法治相结合,关切百姓的合理需求。总体来说,荀子伦理思想还是强调"礼义"的教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