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庄子》"寓言"本义是"藉外论之",即借他人之口发表言论。与戏剧"代言"有别,"寓言"是借人物之口言己之意。屈辞虽是屈原抒发情感之作,但不是直抒胸意,而是借人物之口抒怀达意的庄子式的"寓言体",比如《离骚》通篇神人自述,《招魂》主体部分借巫师之口以招魂,《卜居》《渔父》直称"屈原既放",类似"庄周梦蝶",直接将自己变身为情节人物以抒怀。《庄子》、屈辞多用"寓言"体,与楚地巫风、巫艺的文化浸润密切相关。其后赋作中将作者自己置身于情节中的"自嘲""辩难"等体式,均可视为屈辞"寓言体"的流风余韵。  相似文献   

2.
人类戏剧从诞生至今已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了.公元前六世纪,在人类戏剧的发祥地—古希腊,戏剧是在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载歌载舞的宗教仪式上脱颖而出的,其标志是出现了扮演角色的演员.无独有偶,我国戏曲艺术的雏形也是以表演戏谑为业的艺术一俳优的出现为其标志的.司马迁在其《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述的优孟化妆成楚国已故宰相孙叔敖入宫求见楚庄王,以假乱真竟使楚庄王相信孙叔敖起死回生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尽管人们对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众说纷纭,却对戏剧艺术的定义,或者说从其诞生时期就显现出来的构成要素取得了共识.即戏剧艺术是由演员扮演成角色,当众表演故  相似文献   

3.
《庄子》寓言颇具戏剧性,其戏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寓言的代言性质与戏剧代言体如出一辙;二是寓言中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和层层推进的戏剧情节;三是多样的戏剧形式和风格.  相似文献   

4.
一“代言体”或“对话的艺术”,不论怎么定义,戏剧总是让人物出面说话。人物不同,话语不同,看问题的观点不同,意识内容也不同。从表面上看,戏剧似乎都是多元视界的。然而,,戏剧毕竟是作者的作品,剧作者视界的的介入,或显或隐,在所难免。因此,在剧中人物的多元差异的视界后面,存在着剧作者一元视界的组织结构。就西方戏剧而言,多元视界结构只是现实主  相似文献   

5.
郑振铎先生曾指出,在温州发现了梵剧《沙恭达罗》写本,我国现存最早的汉文剧本《张协状元》也诞生于温州,两者竟“是如此的相肖合”,足以证明“传奇的体例与组织完全是由印度输入的”。其实,《张协状元》虽与《沙恭达罗》具有某些相似性,但二者的不同点更多:一为单线发展,一为双线交织;一为代言体,一为不完全代言体;一为诗体,一为曲体;一为分幕结构,一为人物上下场结构;一凸显人物,一凸显行当。《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的某些相似性,并不能证明《张协状元》模仿了《沙恭达罗》,《张协状元》的体例主要源于宋代话本和诸宫调。  相似文献   

6.
《盐铁论》反映了西汉中期思想领域一次激烈的斗争,全书表现两种思想交锋的,在我国古代书籍中这是第一部。而从形式与内容统一,完全以突显语言上的辩驳、争论为目的,不及其他者而言,在中国古代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该书用代言体的形式反映人物间思想的交锋以及人物设计上的戏剧化特征与部分科介性文字的出现,都说明《盐铁论》在形式上同中国古代戏剧更为接近。《盐铁论》不仅全息反映了汉代的思想与文化,其体裁上的特殊性及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也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7.
结构和人物是戏剧剧作的关键元素,而结构的严谨性和人物刻画的深度则成为优秀剧作的重要特征。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同为历史题材并同被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搬上舞台的《曹操与杨修》和《廉吏于成龙》进行一番比较分析,以此揭示出它们"狼的理想"和"超人传说"的不同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8.
《史记》在为历史人物代言、拟言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本文探讨的是《史记》是如何为历史人物代言、拟言,《史记》为历史人物代言、拟言的特点、原则及其艺术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小说,但对于戏剧文本的分析也同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契诃夫的《海鸥》(1895)、《凡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0)和《樱桃园》(1903)四部戏剧为文本依据,将契诃夫戏剧的时空体概括为以外省庄园时空体为背景,以外来人的都市时空体对外省庄园时空体的冲击为内在冲突根源,以相聚、离别时空体为基本构架方式和情绪渲染手段,以沙龙时空体组织大型复调对话挖掘人物心理“潜流”的多重复杂时空体模式,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看待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情节、冲突、结构及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话剧艺术是在本世纪30 年代明显走向成熟的, 其成熟的标志主要体现在戏剧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和戏剧语言创新四个方面。从情节的发展意义上说, 以《雷雨》为代表的戏剧创作显示了综合性情节悲剧的多方面特征, 并在多种情节因素的融合方面做出了民族化的改造; 而以《上海屋檐下》为代表的一批作品, 则是以创新性的具有生活实感的结构样式表现了特定时代中国都市下层民众的真实生活, 并在尊重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前提下创造了中西合璧的结构形式; 戏剧人物塑造上, 《日出》、《原野》等作品, 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艺术注重人物内心冲突和心理刻画的性格描写方式; 而在戏剧语言领域, 30 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最大成功在于新的对话机制的建立, 即它的叙事主体和受体都直接表现为剧中人物, 而作者和读者、演员和观众则处于一种内隐的地位。正是在上述几个方面, 体现出了中国本世纪30 年代话剧艺术的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特定年代里,《红灯记》曾经深入人心。话剧、京剧、歌剧等改编版本相继出现。其中,哈尔滨京剧团推出的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率先与观众见面;上海爱华沪剧团改编的《红灯记》影响较大。这两部剧目被誉为南北两盏"红灯"。1961年9月,《电影文学》杂志,发表了一部叫《革命自有后来人》的脚本,编剧沈默君、罗静。1963年剧作搬上银幕,易名《自有后来人》。导演于彦夫,赵联扮演李玉和。电影《自有后来人》,奠定了现代京剧《红灯记》的故事与人物雏形、人物关系。同年,江青在上海观看了爱华沪剧团演出的《红灯记》,觉得剧本比哈尔滨京剧院的《革命自有后来人》要好,通过当时的文  相似文献   

12.
《麥克佩斯》与妖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怪精灵这些在今天被认为神奇怪誕的东西屡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出現过。例如鬼,《愷撒大将》里有,《哈孟雷特》里有,《麦克佩斯》里也有,这是尽人皆知的,而在最后提到的一个剧里,把鬼搬上舞台还不是主要的,比較突出的是接二連三大施法术的妖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典戏剧发展史上 ,“戏剧”一词有其原初意义和语义流变历史。这一事实却为2 0世纪的戏剧史研究者所忽略 ,因而他们关于戏曲起源的考索不能全面揭示中国古典戏剧的性质。“戏剧”与“戏”、“剧”等词一样 ,具有“扮演”与“游戏”两大意义项 ,但是 ,历来的戏剧起源研究者都关注“扮演”的意义项 ,并由此为中国戏剧溯源 ,而忽略了“游戏”的意义项。这种溯源实际上是在演绎“艺术起源于歌舞”的艺术观念。中国传统的文艺功用论 (诗教 )、 2 0世纪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的文化语境激励着 2 0世纪的戏曲考原者选择“歌舞说”而放弃“游戏说”。“戏剧”的“游戏”意义项正是“戏曲”概念所没有的 ,“戏剧”概念因其巨大的包容性而更能体现中国古典戏剧的艺术精神与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4.
小说《换位》以戏仿作为主要叙述策略,在对文学经典的主题、语言、情节、人物以及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大胆戏谑仿造的同时,以一种充满游戏感的方式传达了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嘲讽和反思,反映了小说创作者的创作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分析《雷雨》人物时习惯借用小说的形象分析法,忽视了"戏剧性"这一应有角度,从而在对剧  作人物和主题的解读上出现偏差。从戏剧冲突、戏剧情景、戏剧悬念、和戏剧场面四个方面分析,可以发现周萍才  是《雷雨》戏剧性营造的关键,而且惟有周萍才体现了剧作真正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该剧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创作模式,情节结构不完整,人物语言、行为荒诞无意义。荒诞是荒诞派戏剧的审美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延伸了多重的审美意义。对这些意义的解读,就是对作品审美价值的不断肯定。  相似文献   

17.
包括元杂剧在内的中国戏曲是最具有全面性的综合艺术,其构成至少包括歌舞、科白及代言体的故事扮演这几个主要方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杂剧之为物,合动作、语言、歌唱三者而成"。这句话概括出了歌舞与动作表演在中国戏曲构成中的重要地位,而先秦时期的乐舞、巫觋歌舞以及优的表演则孕育了后世戏曲表演艺术的因子。因此,研究中国戏曲的发展,可以从先秦"乐舞"、"巫"及宫廷"优"的表演中寻得其发端。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家是开创中国戏曲纪元的第一代剧作家。他们的崛起,意味着戏曲创作过程中编剧与表演的首次明确分工。他们把宋金杂剧、院本尚不具备大容量"叙事结构"的"代言体",与诸宫调尚不具备"代言体"性质的大容量"叙事结构"的"叙述体",珠联璧合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崭新的"代言体叙事结构",确立了戏曲创作以"假定性"为前提,"演故事"为宗旨的具有高度综合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结构载体,把戏曲推进到高度成熟的阶段。"代言体叙事结构"的形成,是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在戏剧文学中,人物台词是表达主题、塑造典型人物、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高尔基说:“要使剧本的人物在舞台上,在它的演员的扮演方面,具有艺术的价值和社会的说服力量,就必须使每个人物的台词是有严格的独特性和极富有表现力的……”(高尔基《论剧本》,见《文学理论参考资料》第七八六页,高教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十月第一版)高尔基所说的“严格的独特性”,是说台词要充分体现出人物的独特性格;所谓“富有表现力”,是说台词所体现的性格,不仅具有社会典型意义,而且台词本身应当是最具艺术力量,最能从艺术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小说的角色地位意识和结构线索意识 ,在长篇小说的创作学层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西游记》调整此前各雏形作品的人物地位而确立孙悟空为主角 ,并依次确立其他次角配角 ;又以主角孙悟空结构全书或曰以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这一主干事件笼罩全书 ,形成有机鲜明的结构线索。这是《西游记》之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所未曾有的 ,以长篇小说《西游记》始有角色地位意识和结构线索意识 ,是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