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是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对各个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行不同的战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均衡布局战略(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1978—1995年),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95年—),科学发展战略(2003年—)。党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计和调整是由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区域经济生产特点,科学设计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变化,合理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适时增设新专业并正确处理好社会需求与主观可能的关系。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本原理和社会教育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和处理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去抓教育工作;教育的发展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教育必须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重要思想观点,充分体现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指导着我们与时俱进,推进教育健康、协调、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历次社会发展规划都把经济发展的布局和调整作为其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前的几个五年计划与其后的几次五年计划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布局和调整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笔者从以下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前的历次五年计划对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的影响和独特的内在关联。改革开放前的几个五年计划,一是越来越侧重从国防考虑进行经济发展的布局,突出备战;二是以平衡沿海和内地关系为主要内容,其实践确实缩小了我国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改善了我国经济发展布局过分畸形的局面,但沿海地区为此付出了代价;三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布局的调整,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区域发展的布局最终走向"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式自给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我国没有像经济政策一样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但是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和高等教育政策随之而进行的调整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发展政策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企业集团内部的各种关系,促进企业集团和谐、有序地发展,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明确各层次的关系,是协调好企业集团内部关系的基本前提;建立多种联结纽带,是协调好企业集团内部关系的有效手段;理顺集团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协调好企业集团内部关系的重要保证;正确处理成员企业的利益关系,是协调好企业集团内部关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四川民族地区主要为我国长江、黄河的流经地,是我国生态屏障、生态涵养地的重要区域之一.四川民族地区面临着既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的艰巨任务.四川民族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长期没有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因此协调好二者关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田东县要可持续发展,必需做到以下几点:正确把握田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地处理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样才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实践要求:一、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二、协调好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关系;三、重视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四、协调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五、解决好地区差距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对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将产生力扛九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利用2007—2020年地区专利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了技术结构二重属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专业性和多样性对经济发展分别表现出“规模效应”和“质量效应”,并呈现出规模效应要通过质量效应提升经济效益的作用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提升技术专业性和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纽带,此外,技术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区域特征下的表现也有所差异。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面临技术路径的选择,在地方技术领域的选择过程中,应逐步摒弃对技术规模效应过分依赖的认识局限,综合规模与质量的双重属性来衡量技术结构发展的路径问题;同时,应充分考虑发挥技术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协同。在持续优化技术结构的过程中,则要进一步调整好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资源过分集中或者是盲目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跨区域建设落后的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布局和优化策略。福建省根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在本省开启“山海协作”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探索实践,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的实施目标、党建与市场双向互动的实施方式,政企资源优化配置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对民主集中制内涵的理解出发,对这一组织原则所包含的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思路:巩固民主这一基础的同时,要处理好正确与公平的关系;集中过程中,要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上下级组织之间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区域贸易集团化不断高涨的两种趋势,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正确处理“入关”与“入团”关系的基本对策。并明确指出: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正确处理好“入关”与“入团”的关系,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机构要实现中部五省的适度优先发展,必须有一个能够起到全面协调的机构。可以考虑中成立部五省协调发展组织,负责全面协调中部五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个协调机构可以隶属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或者可以隶属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属的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构。这一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要制定、实施、协调中部五省发展计划。必要时可以赋于一定的行政权力,保证中部五省发展与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联动发展状态。“井字型战略”构想“井字型战略”是中部五省经济区的开发思路,可以考虑以三门峡一洛阳~平顶山~滦河一淮南~…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地区治理导向不断强化和发展自主权相对弱化的普遍趋势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凸显了治理和发展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性。事实上,治理与发展关系的不协调并非现阶段独有的特征,而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上的普遍性。另外,治理与发展关系的不协调程度不仅与基层组织体制的变动息息相关,从而呈现出不协调程度演变的阶段性;还与区域差异、地方差异以及村庄的类型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协调程度的地方性。因此,要协调好乡村振兴过程中治理与发展的关系,就需要在认识到治理与发展不协调关系的普遍性、阶段性和地方性的基础上,按照权责利一致的原则理清乡村振兴中治理和发展关系再协调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对待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注意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本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外来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义利观经历了“义利相和”、“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的演变过程.“义利对立”是中国古代义利关系发展的一个误区.正确地处理义利关系,要回归“义利相和”的原始观念.“义利相和”与科学发展观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遵循“义利相和”原则,必须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期导读     
薛琴的《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探析》指出,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由三大要件构成:非均衡发展战略,先富带后富达共富之路;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部署,特区及沿海开发城市作为示范窗口;正确处理东西部关系,发展后的东部要顾全西部开发战略,东部支持西部要共享双赢发展红利。其成功实践已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掀开崭新的一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跨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延续、丰富、发展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中国主动汇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是未来青年工作国际化趋势的国际国内背景。陈…  相似文献   

20.
辽宁“五点一线”战略下的区域公共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私人之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协调和管理问题。但多元主体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参与公共管理有待深入研究。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的视角,提出在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区域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的路径,以此达到“区域治理”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