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中  孙夏 《学术界》2007,(1):262-268
中国对美国保持巨额的贸易顺差,但美国在中美贸易中存在巨大的现实利益。中国对美国的外贸依存度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外贸依存度,使中国经济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产业安全、生态和战略资源安全,金融、信息、文化和技术等领域的安全,均受到威胁。中方应该像美方那样关注本国的经济安全,为此,中方必须采取如下策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调整贸易政策和发展战略、扩大内需、建立经济安全预警和保障体系、积极参与构筑国际经济新秩序,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双方出兵朝鲜的速度对比十分鲜明:美方快而中方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美方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对世界霸权有着强烈的追求。同时,美国当时国内冷战思维盛行,政府面临着“遏制共产主义”的压力。而中国则由于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处于非领导地位,加之国内面临和平建设重任,所以在派兵问题上久经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总体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近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实现中国的跨世纪环保政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运用一种“硬”的财政手...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了该院和美国旧金山“90学社”共同发起和组织的“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中美双边研讨会”。与会学者共27名,其中中方代表有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仲礼为首的18名,美方代表包括以“90学社”董事长沈坚白和“90学社”会长程杭为首的9名。他们共同“探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出路等问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方认为中国通过贸易与汇率政策从中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中国要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承担责任.本文通过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等利益主体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在贸易顺差背后是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并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对外贸易,以获得实际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普林斯顿、斯坦福、哈佛等大学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教授等十一人组成的中美双边比较文学讨论会美方代表团,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美双边文学讨论会后,于九月初抵达上海访问。九月八日上午,该团全体人员来我院文学所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界,尽管反补贴法能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体的问题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却鲜见中美两国政府对此所持的基本立场和法理分析。铜版纸案后的14起美国对华反补贴案终裁,则为之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对中方而言,无论在双边还是多边框架内,以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体为由的抗辩已非最佳选择;而应依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C款规定,要求美方及有关WTO成员在对中国使用替代国基准前,履行向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的通知义务,使我国反补贴对策的基本思路建立在重程序和寻求多边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一、在关贸总协定中举足轻重的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外贸和政治制度尚存疑虑。1992年10月和12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中国工作组第11次和12次会议,可以说是事关中国“入关”的两次关键性会议。按照会议日程安排,主要讨论议定书,但首先遭到美国代表的反对。美方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的过速增长,人口—粮食—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当前世界经济的加剧扩张已开始超过地球某些生物系统的负载能力,关键资源开始耗竭。在诸多资源中土地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加强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该项研究能为国家和各地区制定土地、农业、人口政策和生产、计划与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本项工作是在榆中县农业综合区划,农业发展战略,1:30万土地资源图编制及面积统计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试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动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和庆 《天府新论》2007,23(6):8-11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内部利益分化加剧、知识化水平提高、流动性增强、阶级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所淡化;农民阶级内部开始形成不同阶层、贫富差距明显、农业人口数量减少;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职业者组成的社会新阶层日益兴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还呈现出结构不甚合理、分化仍在继续、各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深层原因探讨——政治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以来,中关双边贸易不平衡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美国各界将贸易不平衡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制度,认为中国政府操纵了人民币汇率,并纷纷要求政府敦促中国采取行动,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使人民币迅速大幅升值。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剖析,美国各界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种种论断是荒谬的,国会议员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是出于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权威地位的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12.
文化安全战略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和军事优势在全球推行以意识形态扩张为核心,以全球美国化为最终目标,以文化产品输出为主要方式,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的文化扩张战略。考察美国文化战略形成的历史根源及其基本内容,有助于客观地把握美国文化安全战略的实质,并为我国文化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美国1997年后对华新政策。文章综述90年代起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华的检讨,到1997年克林顿政府采取对华新政策,主要是稳定亚洲、中国大陆、台湾,以确保美国在亚洲战略地位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安曦萌 《理论界》2013,(9):102-106
近年来,美国采取了两极化的刑事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犯罪控制效果。两极化刑事政策针对不同的犯罪类型,以多元化刑罚理念为支撑,促成了一系列刑事司法制度改革。以美国的刑事政策为镜,有助于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自我反思和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两极化刑事政策的主要表现,探索美国刑事政策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美国从国际主义“回撤”,对欧洲政策“回归”孤立主义。美国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综合国力与当时世界力量的中心欧洲相比还不占据优势,致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能实现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意图。美国在与欧洲“脱钩”的同时,与欧洲的经济关系中实施关税保护政策。但是,美国对欧洲经济的依赖性促使美国以非官方的、经济外交的方式介入与美国利益攸关的欧洲事务。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欧洲实行的孤立主义政策在短时期内实现了美国政策制定者的目标,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不仅损害了国际经贸关系,也最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探讨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欧洲的孤立主义政策,对于理解二战后全面走向国际主义的美国其对外政策中屡屡出现的“回撤”现象,即出现孤立主义的变种,诸如单干主义、单边主义、美国优先、战略收缩乃至当今的“退群”“脱钩”行为与论调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纪转折时期,亚太地区大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确立了21世纪初对美、日、俄伙伴关系战略。这种关系,将有助于中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国际地位等方面战略利益的实现,因而是一种最佳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由于5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变化和日本实力的迅速增长,美国被迫重新考虑对日战略问题。在新美日安全条约签订后,美国统治集团的经过充分讨论估价,终于通过于国家安全委员会6008/1号文件,这一文件的基本原则成为此后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视角下的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系统的认识论或道德信念模式,意识形态在各国的外交政策中事实上起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美国虽然号称最讲究“实用主义”,但它的对外政策同样也一直深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明显地反映在它的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依然是美国决定其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U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s related to school structure. Comparison of the attainment process 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veals the consequences of structure for individuals' attainments. Turner's (1960) typology of educational systems is applied. The French educational system is shown to be closer to Turner's “sponsorship system,” and that of the U. S. closer to the “contest” type. I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s indicated by the effect of father's occupational status on years of schooling completed, is greater in France than in the U. S. The difference is accounted for by school structural variables,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structure for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Other differences concerning the cause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France and the U. 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徐紫晨 《理论界》2014,(1):44-46
重点考察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府和罗斯福政府的反经济危机政策,通过比较其异同并分析原因,指出指导思想、经济状况和政治体制对影响经济政策制定的作用最为显著,同时指出国际贸易特别是资本流入对经济复苏有重要影响,从而为当今反经济危机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