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应如何分析,划分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结合起来研究,这些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多年来一直在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其中对于确定工人阶级的定义,特别是确定小资产阶级(即所谓“中产阶级”、“中间阶级”、“新小资产阶级”、“专业-管理阶级”等)的定义问题争论得最多。西方学者所说的阶级结构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如何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特定阶级的定义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确定划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国理论界就“过渡时期”以及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性质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现阶段仍然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早已结束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的政治和经济的特征:(1)建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2)经济上的多成份性,其中主要的经济成份是社会主义、小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三种,与此相联系,社会的基本力量是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与资产阶级;(3)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杜淑冰 《探求》2002,(Z1):86
一、正确理解“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就在于它能最终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 ,也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 ,社会化大生产又是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的 ,因而工人阶级代表着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也就必须忠实地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剩余价值规律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反映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性质,在帝国主义阶段上也具有基本经济规律的意义.但是,生产和攫取剩余价值的机制产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是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所制约的.最重要的新现象有:垄断组织在社会生产中的统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组织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紧剥削劳动人民,工人阶级觉悟和组织性的提高,工人阶级社会经济要求范围的扩大,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社会主义成为世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决定了当前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工人阶级在当代世界上,包括在我国起着什么样的社会政治作用?上世纪所作出的关于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的预测能否实现?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分析在当代条件下“工人阶级”概念的实质、工人阶级在不同社会的社会结构中的状况以及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还是相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运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术语之前 ,必须约定它们的基本涵义 ,否则就不能在现代概念的各种不同意见分歧中确定研究方向。众所周知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中 ,这两个术语被用来表示“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历史系列中彼此相互连接的两种社会经济结构 ,并且 ,共产主义制度的第一阶段叫做社会主义 ,它还带有资本主义制度的胎记。社会发展的进化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化是由低级向高级分阶段地逐步前进的 ,该理论的拥护者正是在上述术语的这个最初涵义中运用这些术语的。有…  相似文献   

7.
冯立鳌 《探求》2002,(2):10-12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性质上应该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然而 ,在中国 ,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一直占多数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阶级、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 ,中国共产党自然就同时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思想 ,并为我党成为“两个先锋队”作出了一系列卓越的战略构想。这一理论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党的建党方针 ,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高度统一起来 ,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崭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民主党人是些什么人呢?他们是工人阶级、劳动者的敌人,帝国主义的走狗,资本主义的保护者,反共主义者;还是劳动人民的保护者,共产党人在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进步斗争中的伙伴?在苏联首次出版的《当代社会民主党词典》中,读者可以找到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历史过程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与旧、传统与革新、规范与创造、已形成的东西与正在形成的东西,这就是文化现实的二律背反。在资本主义制度之前,这些二律背反只有在社会动荡时期才成其为问题,因为社会动荡最终都将引起历史上各种一定类型的文化和所谓文化的恒定因素的交替。但新生事物世世代代总是“平稳地”被传统“吸收”,所以传统本身的变化还可以解释为传统的继续。资本主义破坏了这种平稳性,使上述二律背反的双方发生冲突。所以,可以说到资本主义时  相似文献   

10.
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雇佣劳动,就没有资本,就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资产阶级社会”。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明确指出:“自由雇佣劳动的使用”,是“农业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也就是说,没有农业雇佣劳动,就没有农业资本,就没有农业资产阶级。农业雇佣劳动和农业资本是互为条件、互相对立的。按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般规律,原始积累的过程,就是直接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主要是农民同土地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少数人发财致富,上升为农业资产阶级即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人贫困破产,脱离土地沦为“由自劳动”即农业工人,二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农业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本文就通过浅析印度农业资本主义雇佣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问题是长期阶级搏斗的舞台,主要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1)以工人阶级为首的人民群众争取、维护和扩大民主权利与自由的斗争; 2)垄断资本主义一方面在社会政治实践中抛弃资产阶级民主,另一方面通过一切手段加强宣传,把当代资本主义描绘成最民主的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民主问题同样也十分迫切.建设和发展新社会的整个过程客观地要求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些批评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分子竭力证明,马克思的学说已经陈旧过时了。当然,他们也愿意承认,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分析,的确揭示了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弊端。但是,他们硬说那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而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变化和“改善”,以致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似乎只有保留历史的意义了。所有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断,其特点就是明显而故意地忽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产阶级占有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由列宁及其后继者根据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新的历史经验全面发展的马  相似文献   

1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占有、经济运行、阶级关系、分配形式四个方面.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有对生产力的适应力;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改变了资本主义进程;社会主义的成就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消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总趋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借鉴了社会主义的成就,增添了社会主义的因素,这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  相似文献   

14.
《苏联社会科学文摘(科学共产主义类)》1979年第2期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问题之一。作者把在工人阶级问题上敌视科学共产主义的观点分为三类: 1.虚构工人阶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消失”和“变化”。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不能直接应用于社会——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会自行崩溃,社会主义会自行出现。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通过工会组织罢工,工人阶级才能创造新的历史。在数字资本主义中,我们需要为工会和阶级斗争增加新的“数字”维度:首先,阶级斗争和罢工应当利用数字平台作为组织手段;其次,罢工应当发生在网络上,并扰乱数字平台的价值生产,从而用数字力量威胁数字资本。劳动时间问题仍是工人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在21世纪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争取更少的劳动时间是数字工人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平台合作社、数字公地等方式是超越数字资本主义、迈向数字社会主义的具体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6.
周争艳 《社科纵横》2006,21(8):20-21
二战后,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阶级利益与阶级意识方面的所谓“一体化”和“趋同化”在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的稳定与繁荣。在这种新的国际背景下,出现了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很不相同的特点。这虽然给马克思、恩格斯150多年前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所得出的“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形成新的挑战,但是不能否定“两个必然”理论所具有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经济细胞学说及其意义作粗略的探讨。一作这样的探讨有根据吗?翻开《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开篇第一段,马克思就引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社会的财富,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一个一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原素形式。所以,我们的研究要从商品的分析开始”在《资本论》的初版序中,马克思更明确地指出: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  相似文献   

18.
苏联工人阶级是一个由劳动者组成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共同体,其面貌和结构今天已进入一个深该的质的变化阶段。把这种变化作为否认“工人阶级”这一概念的理由,是毫无根据的。同时,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其各个阶层、部门、职业和地区之间无内在矛盾和  相似文献   

19.
住宅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住宅问题是同产业革命一起发生和发展的。十九世纪下半期,大规模的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使许多农村劳动者涌入城市。人口密集,租金高昂,居住条件恶劣,就使住宅问题成为社会问题日益显示出严重的性质。1842年11月到1844年8月,恩格斯深入英国工人住宅区,重点了解了工人阶级的住宅和房租情况,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深刻地揭露了这种使人不寒而慄的社会现象旰?德国由于《法兰克福和约》,从法国得到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工业大大发展,城市住宅问题也更加尖锐化。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提出各种各样解决住宅问题的主张,恩格斯为此写出《论住宅问题》的专著,指出:“解决这个问题同解决其它一切社会问题完全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85页)。时间又过去一百年,在当代世界,房荒仍然是同失业、饥馑、疾病相共生的社会问题。1981年春天,由于住房缺乏,在西德西柏林、汉堡、法兰克福、科隆、纽伦堡等十多个城市,都发生了强占房屋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的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曲折历史证明,知识分子社会属性的认识是关系国家盛衰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脑力劳动者的思想,提出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工人阶级;在政治地位上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先进开拓者,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世界现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其世界观改造的性质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是基本相同的;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