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心态史学在社会史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关注。文章以清代服装为例,从睹物思昔,勿忘传统;“剃发,易服”;繁琐、复杂的衣规服制三个方面,利用心理分析方法,阐述了清代服装变革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受中国社会史学会委托,由苏州大学主办的“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社会史年会于1998年8月24日至27日在苏州召开。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91名代表以及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的23名代表共向大会提交论文92篇,专著5部。这是历届社会史年会提交论著数量最多的一次,显示了我国社会史研究的蓬勃生机和繁荣局面。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这一主题的确立体现了延续性、导向性和前瞻性。1986年以来我国社会史学界已先后举办了六届年会,历次会议的主题大致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史的理…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几大流派中,法国年鉴学派影响最大。该学派以社会史、经济史为发展方向,其中社会史的研究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逐渐发展壮大并不断开辟新的领域。从社会经济史到心态史、政治史,从计量方法的使用到叙事史的复兴,年鉴派的社会史不拘一格,却不断引领史学潮流的发展。年鉴派社会史在二战后的成就,说明社会史主要是一种研究思想和视角,而非僵化的概念和体系。  相似文献   

4.
课堂学习心理状态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课堂学习心态主要包括与情境有关的课堂学习心态、与学习主体关联的课堂学习心态以及与心理互动有关的课堂学习心态三类。对不同的课堂学习心态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5.
虚静心态和逍遥——自由心态是古代作家进行艺术创作时最主要的心理状态。虚静心态对作家感物、体验、构思都具有重要作用。逍遥——自由心态对作家的想象具有重要意义。这两种心态对艺术家创作发生作用有其心理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报丧礼俗的社会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史角度考察古今报丧礼俗 ,从一个侧面去认识中国丧葬文化 ,诸如丧葬所体现出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生活方式及人们的文化心理和观念形态 ,从而得出了许多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的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其心理素质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所学专业不同,他们的就业期望也不尽相同,因而其就业心理产生的原因有所差异。尤其近三年来,就业形势的紧迫,使大学生就业心态和趋势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心态调研与就业心理表现入手,分析大学生就业心态、心理的形成、变化及影响因素,从而解析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与心理素质培养的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是国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史碑刻集,共收录500篇碑文,分社会角色与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与社会合作、社会信仰与社会心态、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4大类,立体地勾画出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历史的变迁。该书所收碑文大多是首次发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心态     
文化心态是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并对主体在处理与之发生文化联系的情景和客体的行为上起着控制性影响的准备性心理状态。文化心态的形成不仅有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作基础,更重要的;还有这种主观心理结构和能力相对应的外界文化信息。文化心态具有自控制性(自调节性),评判性、指向性的特征。文化心态分为个人文化心态和社会(阶层、群体)文化心态,文化心态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变革时代,人的文化心态均处在调整和重构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认为,社会史既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学的边缘学科;中国近代社会史是中国社会史的断代史;中国近代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由四大子系统构成,即社会过程、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调节与控制,各系统又有自己的组成要素,由此构成一个系统网络,从而架构起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学科体系。此外,本文还就社会史与社会学、农民学、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社会功能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和谐心理与《论语》相互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心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中理解和谐心理,用和谐心理的观念解释《论语》开篇"子曰"一则,探索更接近文本原有之意的解读方法,利于更全面认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另一方面,开掘《论语》中丰富的和谐心理思想,作为当代培育和建设心理和谐的资源。和谐心理与《论语》的相互观照是传统经典文本现代解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和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蓬勃发展的经济基础,还需要安定有序的政治环境和健康和谐的社会心态。和谐的社会心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要求,它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心理氛围,从而推动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在社会转型加快和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心态的状况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影响更大,没有民众和谐良好的心态,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也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舆论导向运行机制,注意正面引导,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社会利益公平分配的监管和调控力度,使广大民众真正树立起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后的社会现实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它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产生许多新问题。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政治学习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以全新的工作理念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庾信42岁出使北朝后,便羁留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北朝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环境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后人评价“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东”。从他的心态变化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其诗赋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体会出整个由南入北的士人适应北朝生活环境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重要的美学命题,也包含着深刻的创作心理思想。本文从艺术创作心理角度对这一传统美学命题进行论说,揭示其丰富而又辩证的创作心理机制。“入乎其内”感受生活与情感,是心理准备;“出乎其外”体悟回味生活与情感,是心理超越,是创作心理关键。同时在把握这一普遍的创作规律过程中,阐发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心态何以可能这一论题包括网络社会心态存在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和价值何以可能三个方面。其中,网络社会心态的存在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前提;认识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核心;价值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目的。分析表明,网络社会心态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可对其加以认识;它对网络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功能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理论分析。文章认为,心态文化是具有广泛基础的、无形的、隐性的文化形态。它与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观念形态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一定社会的文化整体系统。从整个文化系统来看,社会心态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社会心态主要通过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这些知、情、意结构而表现出来。心理定势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等背后的深层根基。整个心态文化层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性心态、思维方式性心态、行为模式性心态等三个方面。在历史发展的合力机制中,社会心态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相似文献   

18.
《枕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奇文,然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自身的艺术成就。《枕中记》所代表的内向性和游戏性特征,是影响整个中唐士人心态的两种倾向,而且这两种倾向正是中唐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所造成的。《枕中记》作为唐传奇进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同时也是整个中唐士人心态走向重大转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社会心态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掌握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波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哲学、文化、心理三个角度对社会心态的内涵进行解读,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心态进行界定,并就大学生社会心态在转型期的表现形式——"两重性"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体质概念的演化过程和身心统一性来看,体质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因此体质监测应从身心两方面进行.目前大量的研究理论和测量工具也提供了从身体和心理进行总体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