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执法的经济与体制障碍及对策探析朱德明环境执法: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最薄弱环节“立法是依据,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证”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经验总结。正由于这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才推进我国环境法制的协调发展和最佳运转。基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相当...  相似文献   

2.
论以法治税     
党的十三大提出: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法制建设必须贯串于改革的全部过程。法制建设体现在税收工作上,就是加强税收的立法、执法、司法,全面实现以法治税。本文就实现以法治税的必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粗浅探讨。一、实现以法治税的必要性李鹏同志指出:“以法治税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以法治税与发展生产力是一致的;全社会必须树立以法治税的观念。”当前  相似文献   

3.
论严格执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法可依是解决立法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解决执法问题。在法制建设中,执法是法的实现形式,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严格执法,就要求执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予以追究,依法制裁。不管什么性质的社会,只强调立法的重要性而忽视执法的重要性,都不可能达到把国家治理好的目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既是维护国家尊严的尚方宝剑,又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根本体现。在加强社会…  相似文献   

4.
法制新闻,是指新近发生在法制工作或建设方面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近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新闻工作,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五、六十年代的新闻媒介对当时的法制建设情况的报道较为少见,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的十年动乱期间,执法机关被“砸烂”,司法队伍被解散,社会主义的法律被看作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法制新闻也就无从谈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常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得以恢复,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大政方针,宪法得到修定和完善,各种法律得到制定、颁布和实施,司法机构或机关得到建立和健全。尤其是近年来,全国普遍开展了宣传法律常识的活动,人们头脑中的法制观念逐步增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断是非、量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建设,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起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和法学界,“法制”被认为是个“多义词”,总结起来大体包括三种含义:第一种是指静态的法律制度;第二种是动态的;包括立法、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十四年改革开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法制建设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将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法制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立法机关制定了204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或补充规定,还制定了617个行政法规,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审判、检察和公安、安全、司法行政等执法机关得到了恢复和加强,逐步建立健全了国家的司法体制;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法制建设的长足发展,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脱离理论指导的立法,必然是不成熟的立法。宗教立法自然也不例外。宗教立法要想取得成功,断然离不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一邓小平十分关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他在总结我国法制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制要在执行中间逐步完备起来,不能等”①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应当注重其实践性(指“执行中”)、渐进性(指“逐步”)、系统性(指“完备”)和紧迫性(指“不能等”)。其中实践性是法制建设的基础,渐进性是法制建设的过程,系统性是法制建设的目标,紧迫…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制建设应以实现“法治国家”为最基本的出发点王先勇一、法制与法治的关系法制,即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这里涉及到国家法律与制度的关系问题。国家的法律是调整或规范国家制度的形式或手段,国家的制度是国家的法律对有关社会关系加以调整或规范的结果;如果无...  相似文献   

9.
崔士岚 《理论界》2009,(12):73-75
中国古代公案类与法制题材小说,对古代社会的司法状况有所反映。这些内容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司法状况,服务于现实法制建设有一定作用。通过对古代法制题材小说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认识了古代司法制度的利弊,从而促进当今的法制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重要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机关,它的法制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之一。现行检察院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它发挥过重大作用,但其内在弊端日益显露,在组织体系、领导制度及检察法制等方面,缺陷尤为突出。检察制度的改革已经开始,但对已有的改革不应估计过高,改革的内容和方式仍待重新审视。建立起完全适应并能全面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的人民检察院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在环节和基本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民族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当前民族法制建设中仍然存在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有“法”难依等问题。因此,必须加紧制定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加快民族立法的步伐和采取加强执法、完善监督机制的各种措施,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作好民族工作;才能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2.
强化改革力度保障严肃执法王运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给人民法院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其运行的各个环节及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和调整,其整体发展更需要法...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2007,(1)
由安徽省金融法制研究会、学术界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构建和谐社会与金融法制建设研讨会”日前在合肥召开,来自金融、高校、研究机构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和階社会的内涵和要求,就金融法制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尤其需要在法制规范下协调与社会各方的关系。当前在金融法制建设上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金融生态、深化对外开放、区域信用体系与信用环境等,都需要加强规范性和有序性,唯此才能保障金融运营的自身和谐、金融与经济…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法治实践,需要正确的法制理论作指导。实施依法治国战略,首要的任务,应该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确立:立法、普法、执法三者的关系。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从中国法制建设的实际出发,从公民法律意识的基础出发,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立法、普法。执法三者,必须构成“法治等边三角形”,即“立法、普法、执法三者构成“法治等边三角形”,是…  相似文献   

15.
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指人类政治意识进化发展的积极成果、状态和过程。法治作为治国方略,是与人治相对的范畴,内涵“良法”,植根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和社会文明,是近代以来各个国家的法律实践过程和追求目标,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环节。政治意识文明就好像人的血液一样渗透到人的各个器官而作用于法治的诸运行环节,其法治功能主要表现为立法中的“良法”功能、执法中的“依法”功能、司法中的“公正”功能、守法中的“认同”功能、实现中的“宪政”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黄平 《兰州学刊》2001,(4):58-60
为了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使我国的市场经济真正成为“法制经济”。但是法律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伦理道德基础 ,法律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来自于伦理道德 ;同时法制先天的缺陷需要道德来加以弥补。在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看到道德对法制的基础性作用 ,不能片面地强调法制建设而忽视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五七年以前,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条例,建立和加强了法院和检察机关,初步形成了法治的社会风尚。但是,五七年以后出现了一种依靠“人治”,不靠法制,以政策代替法律的倾向,阻碍了法制的健全,这就给林彪、“四人帮”破坏法制建设以可乘之机。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今天,我们重新走上健全法制的道路,但是,需要解决若干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健全我国法制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难点在于:旅游立法统一认识难;旅游法制建设整合利益难;旅游法制层级低、效力差、贯彻难;旅游执法主体缺失执行难。加快旅游法制建设必须加强立法的紧迫感;树立正确的立法原则和指导思想;整合旅游法源基础;增强旅游法制意识;坚持执法原则,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进展与局限:30年来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估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赐平 《兰州学刊》2008,(12):206-208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我国坚持不懈地实施依法治教的30年。在这30年中,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也存在着亟待弥补的局限。一方面,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法规数量显著增多,法域渐趋完整,质量日益提高,已经构建了教育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教育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教育行政执法逐步改善,教育司法建设有所进步,教育法规的实施取得明显进展,可谓坚冰已经打破;但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教育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存在着法规体系不够严密、实施问题极为严重、制约机制相当软弱等局限。以此而论,我国的教育法治化进程的坚冰虽破而未融,还停留于“法治之法”的层面,距离较为完善的法治化目标还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方式下,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这就需要运用法律机制,确立各种经济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活动,引导市场有序地发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就是要将社会经济纳入法制轨道,实现各种经济活动管理和市场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但是市场经济法制化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各个法律部门相配合,又需要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监督等环节协调一致。因此,确立若干法律原则指导和规范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过程就显得十分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