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传记学批评方法,结合鲁迅生平、思想,可以看出,<野草>体现了鲁迅的生命观、历史观--"中间物"哲学,体现了他绝望抗争的人生态度.从创作过程、鲁迅心境可以解读<故事新编>"油滑"写法的必然性及其意象、情节中的复仇情绪.  相似文献   

2.
该文为"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综合研究--另一种‘国故整理'"之第一篇.文章首先就鲁迅已考虑到的、促成他写作<不周山>的几个主要原因展开论述,适当加入一些推测.其次是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对若干疑问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创作<野草>时期,西方表现主义文学思潮给予鲁迅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野草>创作方法上的指向性.<野草>的创作方法并非单一的,而是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的两相融合.  相似文献   

4.
鲁迅无愧于"一具有彻底的反虚伪的精神,二具有透彻的文学家的眼光"的评价.本文主要通过对<呐喊>、<彷徨>、<野草>及鲁迅后期杂文的分析,表现出鲁迅在中国现代小说、现代散文诗及现代杂文等文学体裁方面的规范与创新,借此说明融汇其间的鲁迅的美学追求<呐喊>颜色法"域外文宗",更多激愤;<彷徨>汲取中国传统"画眼睛"的写法,更趋圆熟;<野草>最早借鉴了现代主义的手法,开一代先河;后期杂文则于无意中创造了"鲁迅体"的现代杂文.鲁迅在现代文学体裁的规范、创新、更迭之中,不断实现着他的美学追求,接近着他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5.
安特莱夫的短篇小说<默>和<谩>作为<域外小说集>中鲁迅亲自翻译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是鲁迅留日时期借"异域的文术新宗"来改造国民灵魂所发出的一声呐喊,体现着鲁迅"为人生"的文艺思想和与其理解的文学本质相适应的创作方法和风格--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合.  相似文献   

6.
鲁迅及其作品是张承志创作的一个重要参照,<致先生书>、<再致先生>、<鲁迅路口>三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张承志关于鲁迅的一些基本观点.在尊重文学的历史事实基础上,参以本人极为个性化、情感化的描述,张承志凸现出了真实的鲁迅形象,也延续了鲁迅文学及精神传统.在接受和思考鲁迅的过程中,也显示了张承志作为一个作家的深情和一个历史学者的严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鲁迅散文<好的故事>的分析,以图管中窥豹,探讨其散文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挖掘其在社会转型期深刻凝重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鲁迅用深髓的眼光和犀利的笔触对他关联的那个时代做了素描.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就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凝结.遍读小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曲曲血泪的诉歌,显示了高超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从鲁迅小说作品出发,探讨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内涵,分析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复仇(其二)>与<马可福音>在话语叙述方式、文本结构与意义的表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认为"耶稣受难"故事在<复仇(其二)>中已由一个神话事件转变为社会历史事件,文本阐释的重点也由宗教意义上的对人类的拯救转变为人性意义上的先觉者对庸众的反抗,从而体现了鲁迅复仇逻辑的价值选择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上对贬损鲁迅的反击余音未了,又有人搬出了周作人当年的理论来解读<伤逝>,认为"<伤逝>是鲁迅意在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爱情悲剧写兄弟恩情断绝后内心难言的隐痛".这是否定<伤逝>社会意义的说法.<伤逝>并非写"兄弟情",而是对"五四"时期沉湎爱情、躲避社会斗争的青年群体的典型刻画,是对知识分子"国民性"的反思、喟叹与批判,<伤逝>有其非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