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经济的微观基础不是单体国企而是整体国企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着眼于整体而不是个体 ;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必须对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进行革命性改造 ,积极推行产权层次制度的改造 ;建立资本多元化的产权制度 ,承认企业法人所有权的产权制度的建立 ;完成国有经济微观基础脱胎换骨般的改造 ,必须对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再构造  相似文献   

2.
国有经济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国有企业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在于国有经济的结构不够合理,面临着战略性调整的艰巨任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与重塑经济微观基础相结合,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同时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重要方面是在管理方式观念、目标、手段上的创新。并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由于经济战线过长,国有资本质量不高,法人结构治理不力,管理者水平不高,管理体制陈旧,内部机制不灵活等,直接影响着国有经济整体效益。如何提高国有经济整体效益,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加。研究认为国有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在于激活国有资本,加强企业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根源是国有经济的产权制度不合理。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是改革国有经济的产权制度。而国有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 ,主要应从收缩国有经济的战线、调整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调整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针对国有企业各级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一、所有制改革的“启动器” 微观经济基础是经济运行的主体,而所有翩问题,实质是微观经济基础的构造问题。从理论上讲,所有制的构造方式对应于社会实行的经济运行机制。我国长期经济实践表明,由于缺乏实行计划调节机制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国家所有制难以解决其效率和活力问题。  相似文献   

6.
龚一龙 《南方论刊》2001,(12):25-26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从1978年至1992年,国企一直步履维艰,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自1978年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到1992年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国企改革措施出台了很多,然而它们都只是阶段性或局部范围发挥作用.那么,这些改革措施违背了哪些准则呢?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从宏观角度提出了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明确了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即把原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为主导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经过这些年的实施,大批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国企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影响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状况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特点与制度优势 ;二是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性质和特点。国有经济产业分布优化模式 :产业性质 (如外部性、垄断性、关键性 )高以及国有经济优势明显、又有明确的社会目标的产业 ,适合于采取国有制度经营 ;而产业性质低 ,且不要求特别社会目标的、微观效率不如非国有经济制度高的产业 ,则适合于非国有经营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体制转轨”还是“增长转型”,目前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国有经济方面。而且,国有经济走出困境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妥当处理改革与增长转型的关系,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贯彻落实《决定》,深化国企改革,必须把握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协调统一。要从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入手,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改革要协调统一;国企改革要与建立优选经营者的机制协调统一;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要与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协调;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组、改革国有企业要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汇率形成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宏观经济变量为决定因素的传统汇率模型并不能解释汇率的短期波动,原因在于这些模型隐含的"投资者同质、公开信息、交易制度无关"的前提假设实际上并不能满足 近年来新出现的汇率微观市场分析法提出了信息分散论,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信息融入即期汇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问题研究●陈端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目前,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有一定数量和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国有经济又是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沉重话题,国有经济大都效益不佳,体制僵化,机制不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俄罗斯国有经济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鑫 《社会科学》2001,(4):31-33
一、经济改革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国有经济的不同命运  国有经济的存在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但国有经济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成分 ,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在建立初期对当时的经济建设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地方和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缺陷和国有企业经济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低下的弊病也在实践中逐渐暴露了出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俄两国开始经济改革运动。在改革的目标模式的选择上 ,俄罗斯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理人J·萨克斯的“休克疗法”药方 ,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债转股工作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改革。债转股虽然一次性地减少了企业的债务负担,但并未消除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形成机制。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股东并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债转股后对企业的约束可能被弱化。债转股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企业明晰产权,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转换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产业升级是一个经典的命题.而产业升级的本质,不但要提升产业结构,更要从微观上改善企业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垄断与效率表现出极大的对立.国有企业长期占据垄断地位,效率低下.提高效率就要打破垄断.然而垄断并不必然意味着低效.基于国有经济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提高效率,更快实现产业升级的重心不在于打破垄断.政府适度地开放市场,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是符合实际促进国有企业产业升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转轨时期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轶赢 《江汉论坛》2006,1(5):61-64
在计划经济赶超战略时期,我国国有经济的功能被盲目推崇达到了异化的程度。现阶段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有经济的功能要重新界定和判断。在转轨时期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有经济在动态中更好地体现控制力功能;国有经济在转轨时期克服市场失效的功能;国有经济协调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功能;国有经济承担支付制度变迁成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忠民  朱婷 《社会科学》2005,38(8):91-99
国有经济政策是主权国家的政府机构制定和推行的政策。南京政府成立以后,是不是要建立由国家直接控制和经营的国有经济事业,成为新政权面临的重大战略决策。文章探讨和论述了南京政府国有经济政策形成的渊源和背景,国有经济政策形成的路径及其基本内容以及国有经济政策的执行与实施。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南京政府对国有经济事业的努力与尝试,还是收到了一定历史成效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释了国有资本、营运及其体系的内涵.论述了构造国有资本营运体系的意义:是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的重大举措;是推动资产重组,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政资、政企分开的重大举措.文章最后分析了建立国有资本营运体系应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改革的试点应具备什么条件、如何建设国有资本的营运机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国有经济存在刻画一个逻辑机制.国有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契约结构,是合作剩余获取与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的产物,其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强调国有经济在提供公共产品、削减竞争失效、弱化分配不公、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国家安全和实现战略目标等合作剩余获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国有经济作为一种不完全的契约结构,也面临着"政府失灵"等的威胁.因此,国有经济的规模也应依具体条件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9.
搞活我国国有经济必须强化科学管理体制张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已成为我国各地加快搞活国有经济的主流思路。各地都希望通过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完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并为率先实现国有企业高效率经营创造体制基础。。迅速而成功地搞活国有经济,首...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经历了两个时期。 90年代中期以前 ,国有经济布局变化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被动调整 ;90年代中期以后转变为有意识的主动调整。在讨论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时 ,人们通常注意的是经济部门的重要程度和企业规模大小 ,而忽视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准则。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将面临退出难问题的困扰 ,但随着改革深化 ,国有经济从无效率领域中的退出将日益成为一件正常的事情。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应与降低非国有经济进入壁垒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关注国有经济从无效率领域中退出的同时 ,还应注意国有经济主动进入竞争性领域问题。这对从整体上提高国有经济素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