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表现及其负面影响作了揭示,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确立的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既是未来15年的战略任务,又是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作一探讨。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但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客观地分析起来,当前,我国在推进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面临以下问题:1、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一个充分发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中国将发生历史性的大转折:彻底抛弃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是中共十四大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将对90年代世界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西方叫做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我们称作两种经济体制,显然。它们并不带有制度特征。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附带说明一点,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是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两种调节供求关系的手段、方法。它们跟两种经济管理体制是不同的范畴,处在不同的层次上,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4.
张瑜 《理论界》2007,(10):47-48
本文从房地产经济周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特征,进而从宏观经济、投资、消费、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也就是经济运行机制。其实质就是供求机制,也就是实际需求的变动如何通过一定的途径改变经济资源的配置以适应其变化的过程。转变的途径愈是迅捷,成本低廉、准确,则经济的运行就愈正常,经济的增长也就愈是持续、稳定和高速。由于转变的途径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是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的,因此,经济资源的配置如何迅捷、成本低廉、准确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即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变化,就成为衡量经济体制的运行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对经济体制怎样进行改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认为,对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这是建立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第二个层次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这是社会主义阶段计划经济的两种调节手段,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两者统一于计划经济之中;第三个层次是计划与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乡镇企业,最早可以追溯到5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企业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已近1800万家,实现总产值753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5%。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的生产、销售等主要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因此,国家的宏观调控,实施“双紧”方针,乡镇企业往往首当其冲,1984年一次,去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陈炳枢经过多年艰难的努力,我们终于走过了从排斥商品经济到发展商品经济,再到承认市场经济的曲折历程;终于摆脱了改革过程既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又去批判否定市场经济的两难境地。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历年GDP数据及全国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陕西省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的四个特征,对于认识和理解陕西省经济发展的规律,指导宏观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长达1/4个世纪,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而,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把毛泽东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联系在一起。如何评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纯属主观认识上的失误,或主观意志的产物。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超前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相依存的,从而具有历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正因为这个缘故,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既有负的效应,也有正的效应。不应当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保军转民: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西南兵器工业的成功之路黄绍辉,张永宁,吴绍阶,徐塞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的军事工业开始了以“军转民”为特征的战略性转移。16年来,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2.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不能抛弃计划经济。如果抛弃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也建立不起来。要抛弃的只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本文就此谈点拙见。一、恢复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和调节职能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历史趋势,是共产党人的信念。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能提供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这种优越性能否充分的发挥出来,还要看社会主义国家用何种经济管理体制和调节方式。这种体制和方式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至关重要。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反之就阻碍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计划经济究竟怎么搞,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计划化的程度要不要与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现阶段实行计划经济是否应与市场经济结合?这种结合有没有客观必然性以及如何结合等等?这些问题涉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局,需要从总结二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入手,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有益经验,正确予以回答。本文着重就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结合必须解决的实质问题,利弊如何等,进行初步的探讨,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为什么优于计划经济周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到底就优孰劣?从世界经济的实践来看,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答案。这就是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但在理论上,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如果说,市场经济的产生是一个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那么,计划经济的出现则是人们...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试谈以下意见:一、观念要更新一是破除“有权力才有地位”的旧观念,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新观念。多年来,我们不少政工干部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等于权力和地位”、“政治工作就是管教人”的思维定势。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世界各国的历史考察,论述了其兴起与衰落的探索过程,并从理论上揭示了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国绕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及其有关问题,已争论多年,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它又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之一。这里,谈点我的粗浅看法. 在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根本不同的两种基本类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基本制度,它们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作为计划经济,必须以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社会化大生产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必要性,但要实现有计划发展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特别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来决定的,构成计划经济的基本要素至少有这样四点:(1)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占据主体;(2)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是用统一计划组织、有计划发展的;(3)实行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按劳分配制度;(4)体现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8.
既要坚持计划指导又要把经济搞活一点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根本标志,就是无产阶级在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代替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的同时,以全社会性的计划生产代替了资本主义全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有计划的发展,如象列宁所说的把整个国民经济在计划的指导下,组成一架结构周密,运转协调的大机器,那末,社会主义是不可想象的。我国解放近三十年来,曾经有过两次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时期,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之所在。前几年,在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讨论中,曾经出现过否定指令性计划的倾向。这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力的,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时,没有必要根本改变这种经济调节机制本身,它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是仍然适用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特征。现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都越来越重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周期的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