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于杰克·伦敦及其小说 ,批评界一直褒贬不一 ,莫衷一是 ,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解读其最重要的小说之一《马丁·伊登》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马丁·伊登》通过主人公马丁·伊登在追求美国之梦的过程中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指出在”微笑着的美国社会”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 ,杰克·伦敦以他独特的声音道出了对美国社会的叩问以及对人生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作品<马丁·伊登>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马丁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出身贫苦,却向往上流社会的体面、豪华生活,他为之苦苦奋斗,最终名利双收.可是功成名就后,他却没有了兴致,并感到生活对于他是一种痛苦.马丁心灰意冷,毅然走向自己最后的归宿.这是他梦想幻灭后的选择,也是"美国梦想"幻灭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马丁·伊登》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其半自传体小说。小说讲述了年轻水手马丁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贫穷走向成功,最终产生幻觉投海自尽的故事。本文基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两方面探讨这部小说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得天独厚的生活资源创造了马丁·伊登的艺术形象。在塑造该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杰克融合了自己的超人思想、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以及艰难的人生经历,向人类展示了一个追求理想、勤奋刻苦、百折不挠、忠于爱情的青年形象。小说描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故事,通过主人公马丁·伊登的成长历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庸俗的拜金主义,并以马丁选择大海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终结。文章从超人强大的内心和体魄、模糊的阶级属性、权利意志和悲惨的命运四个方面,对杰克的"超人"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进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庸俗虚伪的出版制度。  相似文献   

5.
从追求走向幻灭——马丁·伊登形象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发表于一九○九年,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论敦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马丁·伊登(以下简称马丁)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本文仅就马丁形象试作简析。 《马丁·伊登》对主人公马丁一生经历作了具体的描述,形象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正直而有才华的艺术家的命运。马丁形象是经过集中概括的艺术典型。 马丁出身于下层社会,父母早亡,从十岁起就开始独立谋生,与读者见面时的马丁已是位年轻力壮的水手,他因救了银行家摩斯的儿子亚瑟,被亚瑟邀请到家里作客。正因这个偶然机缘,他结识了摩斯全家。这是个外表华丽体面、骨子里充满狭隘习气的典型资产阶级家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丁·伊登》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青年作家马丁·伊登艰难的人生经历和奋斗历程,成功地塑造了马丁·伊登这一艺术形象。主人公马丁·伊登与作者本人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思想意识,甚至个人命运都有着惊人的相似。马丁·伊登的人生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奋斗的典型悲剧,说明了在一个虚伪的拜金主义社会环境中,追求正直、真诚的过程就是理想破灭的过程。小说写出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展现了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自然界的强者、生活中的强者和审美意义上的超人三个方面剖析了杰克·伦敦小说中的超人形象.体现了作者独有的"伦敦式超人"的哲学思想;具有贫民意识和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学思想;返璞归真的美学思想.揭示了杰克·伦敦笔下"超人"形象的内涵、渊源及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坛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其作品中不乏大量的强者形象。本文从创作动因、创作手法和创作意义三个角度切入,对他不同创作时期的主要作品中的强者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野性的呼唤>的主人公巴克以其异常坚韧的生命姿态跃然于杰克·伦敦笔下.巴克是富有抗争精神,对自由荒野充满渴望的强者;巴克是天生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充满爱意的献身者.<野性的呼唤>通过动物的视角来反观人类,是对人性的现实写照和理性审视.  相似文献   

10.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坛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其作品中不乏大量的强者形象.本文从创作动因、创作手法和创作意义三个角度切入,对他不同创作时期的主要作品中的强者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 ,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塑造的主人公马丁·伊登是作家超人思想的显现 ,也是作家的”自画像” ,更是一曲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这一超人形象的深刻内涵 ,从价值上的自我肯定 ,道德上高尚与卑劣的取舍和蔑视同情的硬汉精神这三个方面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人总是特定文化传统、各种意识形态话语的产物。杰克·伦敦无法跳出宰制性帝国主义话语的影响,在《深渊中的人们》一书中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用"优越神话"框架剖析英国伦敦市贫民窟问题,把它解读为大英帝国衰亡的象征和美国必然取而代之的例证,表达美国国民的争霸心态,言说他们的争霸逻辑。《深渊中的人们》建构和撒播了帝国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3.
杰克·伦敦的多部小说都蕴含着成长小说的元素。结合成长小说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杰克·伦敦成长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探究,分析其二元对立的独特叙事主题,旨在说明杰克·伦敦对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与开创,以期从新的角度展开对伦敦作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热爱生命》讲述了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小说的主人公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有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殊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论文认为作品所要展现的是一种茂盛的生命意识,并从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三方面重点论述了这种生命意识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探索作品中文明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探讨对文明的反叛与自然的回归.通过贝克从狗到狼的嬗变,分析杰克·伦敦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整体观.  相似文献   

16.
《野性的呼唤》和《雪虎》这两部作品是杰克.伦敦的两篇著名的中篇小说。从精神分析角度来探讨这两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可知这两部小说都存在着俄狄浦斯情结,而且在《雪虎》中还包含有埃勒克特拉情结。从而可以说明无论是巴克还是雪虎,他们都是伦敦精神的化身,是伦敦童年的白日梦得以实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他的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其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善待动物、热爱自然的传统生态理念,也揭露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着的“精神生态失衡”现象.在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精神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挖掘杰克·伦敦小说中的生态意蕴可以为构建新型生态和谐的现代社会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