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阶段无法彻底废除死刑的情况下,死刑的执行方式越发受到公众的关注,枪决还是注射正成为人们衡量死刑执行人道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日前,就济南"7·9"爆炸案主犯段义和被执行死刑一案,李曙明先生撰文《枪决还是注射,这是个问题》(9月13日《南方周末》),将坊间对于注射死刑成为官员"待遇"的非议直陈报端,读来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29日,英国籍毒贩什肯·阿克毛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被注射执行死刑(以下简称“阿克毛事件”)。此事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英国首相布朗当日对中国处死英国毒贩阿克毛表示了“最强烈的谴责”,并称对中国的做法感到“震惊和失望”。而绝大多数国人对此事表示认同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死刑存废的国际论争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性废除死刑和限制死刑的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废除死刑的呼声古已有之,从“生命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主义说教,到“基本权利绝对不能剥夺”的人权说都主张死刑废止,尤其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的近代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自然权利学说,更构成死刑废止的一块重要基石。从200多年前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死刑存废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在当前世界人权运动方兴未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死刑存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在2007年12月18日的联合国大会上,104个国家代表投票通过全球暂缓死刑、54国反对、29国弃权。该议案要求各国尊重国际对死刑的标准并暂缓死刑。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投了反对票。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有超过1/3的国家和地区保留着死刑。 在中国,“生刑过轻,死刑过重”、“缺少中间环节”的情况已经形成了一个刑罚复仇的漏洞。  相似文献   

5.
宋亮 《现代妇女》2013,(10):52-52
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作为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范畴之一,一直被许多学者潜心研究。而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更是值得学者倾入更多的心血。通过对其研究,发现其具有减少死刑冤案的发生及从程序法的角度限制死刑的适用等意义。本文从其研究意义入手,并对“合理怀疑”进行解释,进一步研究我国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6.
所谓死刑复核,是一种对死刑判决和裁定进行专门审查核准的特殊制度。1995年4月,经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聂树斌被判处强奸罪有期徒刑15年,故意杀人罪死刑,数罪并罚被执行死刑;2005年1月,真正的杀人凶手王书金被抓获,而聂树斌早已于10年前被执行死刑。以“聂树斌案”为代表的冤案被发现和纠正,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启动了我国死刑复核制度改革,而死刑核准权的收回无疑是我国法律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4月1日,全国首批30余位死刑复核官正式到最高人民法院报到上岗。死刑复核权收回的人权意义不容小觑,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带动二审、一审刑…  相似文献   

7.
刘涌,中国13亿人口中的一分子,中国当代最著名的黑社会头子。刘涌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理当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这是三岁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但现在,犯了“死罪”的刘涌,由一审判为“死刑,立即执行”,被二审以完全相同的罪行终审改判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就是说,在法律的光天化日之下,在13亿中国人众目睽睽之下,犯下《刑法》中“领导黑社会罪、故意伤害罪、非法经营罪、故意毁坏财务罪、行贿罪、妨碍公务罪、非法持有枪支罪”等七项滔天大罪的罪犯——刘涌,被坦坦荡荡地“放生”了。判处刘涌“生”的原因和“死”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让我们看看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刘涌《判决书》的判词:刘涌“论罪应当判处死刑,但鉴于其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本案的具体情况,对其可不立即执行。”这就是说:刘涌由“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就是因为以上这51个字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刺死俩城管小贩被判死刑”的沈阳“夏俊峰案”、辽阳一男子遭城管暴力执法“猝死”,两城管局长被免职等事件再一次将城管群体推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9.
作为“防止错杀”的最后防线,死刑复核制度要真正发挥“保障人权、防止冤假错案”的功能,仅仅实现法律权力上的归位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10.
论语数字     
“在中国死刑收紧的情况下,对省部级的高层官员依然判死刑,这在近几年是少有的。表明这个案子的严重性,也反映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煤体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一审被判处死刑。“中国股市似乎要脱离地球引力,这个市场让我感到紧张。”——原证监会副主席、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对国内股市涨幅过高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11.
传媒览要     
巨贪“庄园主”被判死刑——2月14日《北京日报》 2月10日,沈阳市中级法院依法判处巨贪夏任凡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夏在担任沈阳客运集团公司总经理职务时,贪污公款818.9万元,挪用1837.8万元,受贿66.8万元。其中1106.8万元被用于建造占地千余亩的私人庄园。  相似文献   

12.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7月7日在重庆被执行死刑。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打黑英雄”,在一步步演变为黑恶势力“保护伞”后,最终用自己的生命验证了港片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一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13.
萃岚 《老年世界》2014,(15):20-21
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古语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凡贪官们一旦落马,尤其是被判死刑,便惨惨戚戚,叫苦不迭,哀鸣不止,往往出语“雷人”,惊世骇俗,让人忍俊不禁:其一:曾锦春“反腐建言”。臭名昭著的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已于去年l2月30日被执行死刑。他在狱中曾反思称:“制度已经很多了,关键是加强制度的认真落实和执行。”他建议,为了防止“300多条制度就像挂在墙上的月亮一样”,应该学香港一样,凡是发现领导干部有问题,哪怕是收红包的小问题,也一律公布,从小事情抓起。  相似文献   

14.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7月7日在重庆被执行死刑。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打黑英雄”,在一步步演变为黑恶势力“保护伞”后,最终用自己的生命验证了港片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15.
论辩中的“选言论证”是运用逻辑上的选言推理来进行论证的一种论辩技巧。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为大前提,并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所进行的推理。选言推理的过程是:通过小前提对作为大前提的选言判断的一个选言肢进行肯定或否定,从而得出对选言判断的另一个选育肢的否定或肯定的结论。论辩中运用选言推理来进行论证具有一种很强的钳制敌论的逻辑力量。例如,美国某州议会进行了一场关于是否废除死刑的论辩。许多议员从所谓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主张废除死刑。一位主张不废除死刑的议员反驳道:“访问各位先生,如果罪犯闯入您家,…  相似文献   

16.
世界范围内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两个多世纪,其中民意是否应当对死刑废除产生实质性影响、死刑民意是否是死刑废除的必要条件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废除死刑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趋势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死刑民意与死刑废除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反对死刑的民意形成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引导民众死刑观念转变的策略,以期对我国顺利融入废除死刑的历史潮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齐丽萍 《当代老年》2013,(12):20-21
他,曾经是一位重症癌症病人,被医生判厂“死刑”。但是,他不但战胜了病魔,而且.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癌症患者,使不少病人重新树立生活信心,逐渐康复,癌症病人称他为“救星”。  相似文献   

18.
死刑的废除     
本文将围绕着死刑的产生和发展,死刑逐渐被各国废除的原因及我国死刑的现状来谈论死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本文意在阐明:废除死刑是大势所趋,但是中国在当前情况下,应该先对死刑进行严格的限制,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将死刑废除。  相似文献   

19.
贪污、贿赂犯罪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犯罪,它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不是仅仅用所贪污受贿的金钱的数量可以衡量的,严重贪污、贿赂与军事罪和叛国罪一样,可以导致亡党亡国。因此,在保留死刑的前提下,主张首先废除贪污贿赂罪死刑的说法,不符合刑罚设置的根据原理,也不具备立法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废除死刑越来越成为主流趋势。目前,大多数国家只是保留暴力性犯罪死刑,而贪污贿赂犯罪属于非暴力性犯罪死刑理应得到废除。我国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死刑废除理论,为废除死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非暴力性犯罪在法律方面、人权方面都显现出了适用死刑的不正当性,基于这些原因,阶段性废除贪污贿赂犯罪死刑适用,发挥死缓作用,以终身监禁制度部分替代死刑适用为日后我国死刑的废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