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恩格斯的自然观散见在他的不同著作中.根据对恩格斯不同著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见:恩格斯围绕着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生态自然三个维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首先,恩格斯提出矛盾决定着自在自然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而且还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规律,直至出现了人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启示当代人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其次,在继承马克思思辩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具体化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脱离了自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开始支配自然;但不管怎样人类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逆自然而行的.由此提示当代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一定要顺应自然即按自然规律行事.最后,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生态自然,就要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当前,中国已构建了以生态自然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制度,未来应继续朝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和方向推进社会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  相似文献   

2.
我把现代称做暂停发展的人的时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里,自然与人、人与人的直接关系,已完全被人工的环境、特别是被人同机器的关系所代替。在这样一种自然和人的严重对立与矛盾中,产生了社会心理的犹豫状态,使人暂停发展。在这种心理结构中,我们生活在自己造成的人和机器的和谐关系之中。人类生活方式的这种社会  相似文献   

3.
在人和自然的所有关系中,最基本的是对立统一关系。人和自然的对立,包含有相互联系和区别的两层涵义:其一,人的生存不是以自然界的生物立足于形态生理改变来适应自然环境的方式,而是以积极改造自然环境的物质生产实践来实现的。“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①于是在自然和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的中间就加进了社会文化中介,人借助于社会文化和自然相对立。其二,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人类利用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范围日渐邈远、深度日渐幽邃的人工世界。这个世界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进步和社会福…  相似文献   

4.
人类从自然界发展而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没有自然界便没有人类本身及其发展。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对自然界表现了一种能动性,——人在劳动实践中,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动物只是被动地适应于自然界。还有一点,人类在同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不但通过生产劳动摄取自然界的无尽财富,为自身提供生存的物质材料,而且还把自然界作为精神活动的背景,作为艺术的描写对象,作为审美的对象。懂得美、追求美,是人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控制自然过程的新技术和影响自然过程的新方法层出不穷。这一切为人类创造自己的繁荣经济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力量。然而,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运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因素,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如果我们把由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造福人类的成就称为科技发展的正效应,那么,科技发展的负效应就表现为一系列不利于或者有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消极影响。在现今世界,这种负效应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首先,军事科学的发展给人类造成了直接性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绿色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孤悬于人类社会之外的被动的客观存在,而是被人类社会历史所中介过的现实的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与人类历史上不同的自然观是相互影响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成为可能,一种新的自然观,即"绿色生态自然观"将在知识经济时代确立.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学视野中,自然美并不是存在于远离人类社会的自然界之自然物的自我显现,而是存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达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必要途径,仍然是人时自然的人化.这种人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味的征服与改造,而是针对不同时代、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调节手段.从自然关的根源看,自然美生成于人同自然关系的变换与和谐;从自然美的发展看,自然美延续于人类自然观和技术观的转向与更新;从自然美的未来看,自然美回归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补偿与救赎.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生态理论领域展开了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马克思是否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等相关问题的争论,这表明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呼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目标是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共产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人类从制造出第一把劳动工具起,就使自己和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的劳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人类就生存和活动于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之中。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类在劳动对象身上打上人的生产实践的印记,使之原有自然形态和属性得到改造,从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因此,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人化自然”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同实践、主体性问题.乃至本体论问题的探讨都有密切关系.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给以充分的重视。为了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这一思想,本文仅就目前颇为流行的一些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基本观点是:现实的自然界都是人比的.不承认所谓非人化自然的实在性。所谓非人化自然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把自然界区分为两部分一即人化自然和与之完全不同的非人化自然(天然自然、第一自然、原始自然等)。与此相应.人们在认识论领域也经常谈论客体和客观存在的区别:前者是进入人的实践和认知活动范围、同主体发生…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内容深邃博大,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政治、哲学、美学思想,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对人与自然的论述独到而深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为了阐述劳动异化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现象,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科学地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问题,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的本质确证的重要意义,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本质统一性,提出了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12.
原始时代是人类的童年,象现代儿童一样,生活在人类童年时代的初民对自然界、对社会以及对他们自身的种种思考,自然还是十分幼稚的。不难设想,刚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原始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他们常常不能把自己和自然界分开,因此,也只能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的直接感知去认识世界。古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人类始祖猿人思维的主要形式,既不是形象思维,也不是抽象思维,而是与动物思维极为相似的直观动作思维。 国内外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人类初始阶段的思维特征做了探索性的研究。譬如当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初民…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应重视社会时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应重视社会时空的研究吴国璋长期以来,时间和空间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只是局限在自然观的领域里,而没有作为社会时空扩展到社会领域来研究。这不仅使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及其规律无法从哲学时空观的角度来加以说明和解释,也制约着我们对自然时空的深刻把...  相似文献   

14.
小词典     
社会(Society):人们在一定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同时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第一次揭示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不同于自然界的是,社会由具有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知识领域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自然”共同体。这就是说,不仅存在把人当作目的的伦理学,而且存在把“人-自然”系统当作目的伦理学。这一伦理学不仅以人为尺度,即以人的利益作为伦理标准,而且以“人-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为尺度,承认生物物种的生存权利,尊重和维护地球上的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因而应该制订生态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我们认为,生态伦理学有如下的基本原则。 一、爱护从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 这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是它的最高行为原则。从伦…  相似文献   

16.
陈英 《创新》2016,(5):88-95
生态女性主义是结合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理论诉求,其自然观批判二元论统治结构中自然化政治的本质主义悖谬,一方面深化深生态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指出人对自然的统治源自人类社会的统治关系,一方面重构人与自然、政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对差异他者的关怀、理解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 人类的命运始终与自然界的存在、发展休戚相关。人为了适应并改造自然,使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我们所说的自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物质世界。它向来是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对象。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界是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生态主义思潮的强势影响下,一部分研究者往往把"庄子尚自然"中的"自然",误解为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词最俗常的涵义--作为自然物总和的"自然界".而分析表明:自然界的概念在庄书中并不存在,庄子是在本性而非自然界的意义上言说自然的,庄子尚自然的真正用意,在于获得庄子所预设的本真性情,而并非倡导人类过自然物的生活.在庄子所处的时代,人类力量还远没有强大到足以与自然界对峙的地步,与自然界的矛盾还没有显露.故而,自然界不可能成为庄子关注的对象,更谈不上突显为一个生态问题.以上误解,既人为地拔高了庄子思想,在价值取向上亦存在潜在误导.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人服从于自然到自然服从于人的过程。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人的地位因此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以至于人类自己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不能。能否正确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关系到人类后世子孙的大问题。但是人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矫枉过正,为了避免一种极端反而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人的认识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为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并且它对我们现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可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为了使个体和类的生命延续下去,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因此,地球上有了人之后,便出现了“人化的自然”。亿万斯年,人化的自然在不断地扩展着、延伸着、丰富着,因之,整个世界也在不断地改变着面貌。但人化的自然是如何现实地生成并不断扩展的?它对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发展究竟具有什么意义?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谈看法。  恩格斯曾经描述了自然向人生成的一般过程,他说,从最初的动物中,由于一  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料、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一种脊椎动物,“而最后在这些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