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朝觐史话     
天房的建造相传,天房最初是由伊卜拉欣和他的儿子易司马仪建造的,主要根据是《古兰经》中的一段话:“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其中有许多明证,如伊卜拉欣的立足地;凡入其中的人都得安宁。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不信道的人,[无损于真主],因为真主确是无求于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一、面团抽发伊斯兰教兴起初期,许多部落相继皈依伊斯兰教。但安拉的使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所属的古莱氏部落却未加入伊斯兰教。当时有位名叫韩莎·本·萨比特的女诗人来到穆罕默德面前说:  相似文献   

3.
谈朝觐     
朝觐为五功之一朝觐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宗教义务,即念、礼、课、斋、朝中的最后一项。这是伊斯兰教根据《古兰经》中“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这节经文,它为穆斯林定下了一项基本义务。  相似文献   

4.
天房是沙特阿拉伯麦加圣寺内石殿的名称,阿拉伯语念作“克尔白”,原意为“方形房屋”。伊斯兰教出现前的阿拉伯人和以后的穆斯林都把殿内的黑陨石视为圣物。早期,这座石殿是多神教徒敬神祭祀的中心,伊历八年,穆罕默德进占麦加,清除了殿内及其周围的多神教偶像,此殿便成了  相似文献   

5.
玛迪部落玛迪部落聚居在苏丹最东南的长60英里、宽45英里的一块地区内,据统计,玛迪部落人口约4万人,大多数笃信基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 玛迪男人种田、放牧,女人操持家务.过去玛迪人的平均寿命达80岁,近年来,由于致人死亡的“萃萃蝇”肆虐,人口死亡率上升,使玛迪人的平均寿命减到60岁左右. 玛迪部落的教育事业较其他部落发达,不少家庭关心儿童的文化教育,现有19所小学,一  相似文献   

6.
2006年至2008年,美军与伊拉克安巴尔部落在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的过程中发展出代理关系。本文尝试从利益、信息与偏好三个维度来观察和理解美军与当地部落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在美军与当地部落的互动过程中,双方之间的利益匹配脆弱,在未受到“伊拉克伊斯兰国”威胁和美军持续激励的情况下,当地部落几乎不会遵从美军的偏好行事,这一潜在分歧在“伊拉克伊斯兰国”被严重削弱后逐渐凸显;当地部落拥有非对称信息优势,致使美军对部落的自主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安巴尔部落之间存在的偏好异质问题,阻碍了它们设置代理议程并采取集体行动。总体上看,双方的合作仍采用应急反应策略,尚未形成以长远利益为基础的稳固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7.
白格乐 《老年世界》2014,(13):33-33
蒙古族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在古代,每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氏族。人们在相互称呼和询问某人时,在其名前冠以该人的氏族名称或族号。所以,虽然古代蒙古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姓”,但他们有氏族、部落名称加上那个特殊的复数升格后缀而成的“敖布格”,也就是族姓。如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述塔塔儿部落时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作图图忽里歹;若是女子,便唤作图图忽里真。”《蒙古秘史》中也反映了这个习惯,如孛端察儿问女俘:“你是哪个氏族的人”(或译作你姓什么)对方则答是某某氏族人某某。这里氏族名称显然是在起着姓的作用。即使在现代生活中,为防止同名者混淆,蒙古族还保留着名前附带父名的习俗,并按照现代用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写父名的第一个字母。  相似文献   

8.
李蕾 《中外书摘》2009,(11):33-34
春节晚会火了两个人,一个是小沈阳,一个是刘谦。现在出现了一系列的现象,被称为“小沈阳现象”和“刘谦现象”。拿刘谦来说吧!好多网友在网上组成了一个小部落,他们专门破解刘谦的魔术,这个部落的名字叫“告诉刘谦我不信”。一起来讨论。  相似文献   

9.
天房史话     
克尔白译称天房,座落在麦加大清真寺中心偏北位置,它是一座方形建筑,用深色石块砌成,高15米,宽10.1米,长12米。天房有两扇门:正门向东开,距地面两米高,门框和门扉均为金黄色,上面铸有《古兰经》文,白天黑夜金光闪闪,庄严辉煌;北面的门叫忏悔门,由此可以登上天房屋顶。屋顶有三根柱子支撑,每根柱子的直径为300毫米。天房内均覆有玫瑰红的真丝墙布,外部覆以用金丝线绣着《古兰经》文的黑丝绒帷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身兼宝洁、杜邦、英特尔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独立董事和战略顾问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阐述竞争战略时。曾讲过一个关于印第安部落的寓言故事:加拿大的原住民地区活跃着几支部落,他们均以狩猎为生。经过长时间的生存博弈之后,最后只剩下一支印第安部落得以存留。  相似文献   

11.
东方史学家认为,阿比西尼亚人的远祖来自古也门的某部落,在迁徙到东非后,同那里土著人混合,繁衍成新的种族阿比西尼亚,并建立了政权,最初是隶属于也门的古代国家。公元1世纪,东罗马帝国为切断也  相似文献   

12.
霍道伊艾(?~公元665年),真名迦尔瓦勒·本·奥斯·阿伯斯,是阿拉伯蒙昧时期末、伊斯兰时期初的大诗人.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内志地区的阿伯斯部落,母亲陶莱是该部落的女奴.也许是他自己出身低微的缘故,他并不象其他诗人那样视当时的部落氏族制度为神圣,也不把出身平庸或高贵作为评判人的价值标准.他在生活中信奉的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实用主义人生哲学,这也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霍道伊尔早年师承蒙昧时期诗歌大师、悬诗诗人祖海尔·本·艾比·苏尔曼,曾当  相似文献   

13.
泰然 《现代交际》2002,(11):31-31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三十而立”。“三十而立”是指一个人的人生阶梯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刻。因此,在“立”起来的这个阶段前形成比较好的人生基础,对人的一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万花筒     
《老年人》1995,(5)
万花筒一个说鸟语的部落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札原始热带雨林,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格伍”的小部落,只有十余人。他们的皮肤呈棕红色,头发卷曲,男女赤身裸体.与外界人见面时以亲吻别人的肢体来表达友善。令人惊异的是,他们说的是一种近似鸟雀碉嫩的语言,连当地居民也...  相似文献   

15.
耶路撒冷是中东地区的一座古城,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神奇的传说,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教的圣地. 耶路撒冷所在地最早叫做“耶布斯”.后来,阿拉伯部族的迦南人在这里兴建城市,取名“尤罗萨利姆”,意思是“和平之城”,汉语译为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把耶路撒冷叫做“古德斯”,意为“圣城”.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海拔高约800米,面积108平方公里,由旧城和新城两部分组成.旧城有古老的城墙围绕,城墙高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有地铁的城市,都有一批“地铁歌手”。他们不是歌星,却有着各自的拥趸;也没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们的听众是在地铁里为生活匆忙奔波穿行过往的人,他们是城市地铁里的一个“部落”,是一个值得社会去关注,了解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听LOGO讲故事     
在远古时代,代表各部落品牌形象的符号就是图腾。当时的图腾基本都是一种“外残内慈”的形象,目的是起到恐吓外来部落,保护本部落族人的心理暗示作用。品牌在西方词典里源于烙印,就是人们为了区别各自的牲畜的所有权,在牲畜身上烙出印记。这种方式发展到今天,就是通过注册商标,使品牌的符号形象代衷特定所有权人对品牌的法定权利。  相似文献   

18.
女事资讯     
印度:一妻多夫见怪不怪 印度北部山区部落民族的“一妻多夫制”已有5000年的历史。这一习俗最早始于一个本达法部落,是由该部落的一重大事件引起的。据说在5000多年前,该部落与外族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历史上被称为马哈巴哈拉塔战役。当时该部落有同胞五兄弟为捍卫本部落利益立下卓越战功,部落头领为表彰这五兄弟,将其公主达尔巴娣同时嫁给五兄弟为妻。从此,人们沿用部落领袖的做法,“一妻多夫制”便开始流行,其婚姻基本形式是一家同胞几兄弟同时以一女人为妻。在这以后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虽然外部世界发生了天翻地…  相似文献   

19.
我在“文革”中曾因“现行反革命”罪被关押在革志监狱,同时我又是个好舞文弄墨的人,这两个前提促成了我前所未有的“律师”生涯,我把它叫做为犯人“说话”  相似文献   

20.
天房     
位于阿拉伯半岛、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精神中心。在这座城内,有一座大清真寺,亦称圣寺。巍峨的天房就屹立在圣寺广场的中央。这是一座近于立方体的建筑物,阿拉伯语称为“克尔白”,即立方物体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