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除“跑官要官”之风侵袭了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外,悄然滋生且呈蔓延趋势的“挑官”现象也正干忧着干部任用制度。所谓“挑官”,就是被调整的干部,尤其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在单位、职务、岗位等方面向组织讨价还价,挑肥拣瘦。比如有的干部总是乐于到组织、人事、财税、公安、城建、土地等被社会认为“有油水”的部门,而不愿到群团、信访等“清水衙门”工作;有的干部总是声称自己如何适应城里机关工作环境,而不愿到企业、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素质的组织人事干部队伍□李连庆最近,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下发了《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的文件,这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对广大组织人事干部的具体要求和行为准则,是培养造就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相似文献   

3.
讲政治是“三讲”教育的核心。人事干部讲政治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人事工作的方方面面。联系人事工作实际,人事干部讲政治就是要高举旗帜,服务大局,坚持宗旨,严守纪律。一、充分认识人事于部讲政治的客观必要性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干部人事管理是一个组织路线问题,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政治属性要求人事于部一定要讲政治。干部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织者和执行骨干,人事行政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各项事业的发展选送和管理好干部,这对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人事干部一定…  相似文献   

4.
走进21世纪,作为承担繁重工作任务的人事干部,如何立足岗位成才,是个既关系到提高工作效能,又关系到人事干部队伍建设的大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那么,我们要取得人事干部岗位成才的主动权,就必须尊重岗位成才的规律,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既要“立志”,又要“立行”。人事干部实现岗位成才,“立志”是思想基础。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了成才的信念,才能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奋斗。同时,“立志” 与“立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事干部岗位成才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人事干部对岗位成才孜孜以…  相似文献   

5.
在迎接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五大前夕,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了《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通过对组织人事干部强调党一贯坚持的严格要求,坚决贯彻,对党的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开发,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使用、选拔干部、人才是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关键措施,职掌组织人事工作干部的政治业务行为要求达到一定的规范,理所当然是这一重要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关键措施中的关键措施。 我们党历来重视组织人事工作,对从事这一工作的干部委以重任,因此对他们都有严格的要求,认为只有首先要求组织人事干部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色,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要求所有干部做到这一点。因此要求组织人事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品德修养、思想作风修养、知识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的修养。 组织人事干部在党内外历来信誉记录都是良好的,不过要把个别的害  相似文献   

6.
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量材(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即根据才能大小来授予合适的官职,根据品德高下来确定适当的地位.“量才授官”一直是古人公认的一条用人原则.“量才授官”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人事相宜”.所谓“人事相宜”,就是用人和治事相适应、相协调,职得其人,人称其职,人尽其才,事竟其功.围绕“量才授官”“人事相宜”的用人原则和用人目标,古人亦有不少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7.
3年前,吉林市人事局党组班子在组织全局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谋划新一年人事编制工作的时候,向全局人事干部首先提出了“人事干部必须首先是人才的观念”,犹如平静的河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计划经济时代,人事部门的工作,绝大多数是审审批批,人事干部的思想也不够解放,观念比较保守,站位不高,工作思  相似文献   

8.
组织人事部门担负着管理厂部、管党员、管人、管班子建设的重任,这就必然对组织人事干部在政治素质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组织人事干部应具备的品德和作风主要是;一、廉洁自律。廉为国之本,清为政之根。组织人事干部言谈举止都要经得起党和人民群众的检验,必须意志坚定,始终经受住名位、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作斗争。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带头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而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树立起组织人事干部的良好形象。二、公道正派。组织人事干部的…  相似文献   

9.
冤爱     
丈夫被纪委“请”去谈话时,她并不感到突然,却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喜悦,她得意地感到她的策划已经有了效果。她太爱自己的丈夫,丈夫勤勤恳恳地工作这么多年,早去晚归,节假日经常加班不休息,回家总是疲惫不堪。丈夫虽然不是个什么官,但也算是有点权的干部,求他办事的人不少,送礼到家,他让她坚决拒收,当时拒绝不下来的,丈夫第二天就提着礼品送到单位上缴。这样的勤政廉政干部为什么就不能引起上头的重视,为什么老是不能提拔呢?丈夫性格内向,在妻子面前从来不抱怨。她很贤惠,当着丈夫的面尽量安慰他。过后思来想去,这世上也太不…  相似文献   

10.
怎样解决干部管理中能上不能下的难题 ?泗洪县采取了引咎辞职,让不称职者“体面下台”的方法,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路,让原先公务员队伍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的一潭死水变成了人心向上、积极进取的一潭活水。   去年年底,泗洪县针对一些干部存在的精神不振,得过且过,只想当“太平官、平庸官、混事官”的不正常现象,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暂行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引咎辞职的领导干部是指:综合目标考评本单位连续两年处于全县最后三名的主要领导干部;政绩平平、社会公论差,干部考察民主测评结果称职率正职低于 80%、…  相似文献   

11.
人事干部要当好“六员”□王汉政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人事工作,主要是协助领导管好、用好干部职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做好这项工作,人事干部必须要当好“六员”。一是干部职工基本情况的“信息员”。就是对每个职工的文化层次、业务水平、工作能...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策的实施,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经济能人”和“冒尖户主”担任乡、村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情况.形成了一种被有些人称之为“富而为官”的现象。据调查,某县的763个行政村中,“富而为官”者超过250人,在1998年和1999年两年县里评出的20名“十优”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就有11人属于村里的“富人”;某省某市有20%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是私营企业主;某省某县有62%的村的村干部是“富而为官”。类似的情况,在各地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期转载《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并加短评。这是迎接党的十五大中组部颁发的重要文件,对组织、人事、干部、人才工作意义重大。中纪委对陈希同开除党籍的决定,表明党对反腐败斗争的决心,本刊特加评论,坚决拥护这一决定。  相似文献   

14.
时下,常用民主测评的方法来评价一个干部,组织部门则以测评得票的情况作为评价干部是否群众公认的一个重要依据。民主测评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体现,但在对领导干部测评中所谓的“群众”往往是下一个层面的干部,如对地市级干部的测评是县处级干部,对县处级干部的测评是科级干部。那么这样所谓的“群众”显然是不全面的。这实际上还是“官评官”。为了准确地评价干部,必须尽可能地扩大“群众”面,因为对一个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政绩感受最深切,看待最清楚,也最有评判权的,还是基层广大群众,只有提高考核的“民主含量”,才能掌握领导…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建湖县人事局从强化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入手,以讲学习为切入点,引导人事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常抓不懈的教育培养机制,切实解决人事干部“知识透支”问题。一是强化学历教育,切实提高人事干部学历层次。鼓  相似文献   

16.
干部的录用是人事部门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严密的审批手续。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管理上的松懈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干部入口这道防线也缺了不少口子。一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才能都够不上干部标准的人,都通过“隐性渠道”。堂而皇之地挂上了国家干部的招牌,走上了干部工作岗位。 多种多样的“隐性渠道” 干部入口的“隐性渠道”多种多样,有金钱买通的,有内部“掘”通的,有外部攻克的,还有领导放开的、改革中疏忽的。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公道正派是人事工作的生命线,是人事干部的第一修养、第一准则。人事干部要全力打造“四公”形象: 一是出以公心。公心是对公道政治的首要要求,是人事干部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出以公心就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立党为公,执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将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向世界强国迈 进的关键时期。作为对经济发展起强大支撑作用的人事人才 工作地位作用更加凸现。为了更好地做好人事人才工作,各级 人事部门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工作。河南省人 事厅围绕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和“十五”人事人才规划组织 了17个课题调研组总结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 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律,在分析现阶段人事人才工作特点的基 础上,对“十五”期间人事人才工作的改革思路、改革目标和一 些相应政策措施,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现将研究课题中的 部分观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人事干部要善于“通情”“达理”■傅顺斌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因为工作的需要、人事干部在具体经历业务工作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掌管着一定的权力,常遇到诸如三朋四友、五亲六戚、七姑八舅或拐弯抹角的熟人等为办某件事的“搭桥者”、“牵线人”...  相似文献   

20.
仅在6年前,“国家干部”还是足以引人自豪又颇令别人羡慕的身份,而今天,“国家干部”观念已逐步被人淡化,打破这一笼统称谓,取代原有国家行政机关于部的,是一种更科学、更准确、更切乎实际的称谓──公务员。“国家干部”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种区别于农民一线工人以及非国有所有制人员的职业划分和人事管理机制在建国以来运行了长达40多年。有了“国家干部”这个身份,就有了“吃皇粮”的资本,就有了衣食可保的“铁饭碗”。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身份,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有多么过人的才华,你都会被“国家机关”拒之门外!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