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让人们在城市步行商业街中体验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文章从体验经济的产生、发展及现行商业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体验经济下商业步行街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并以丽江为例进行了论证,探讨了未来体验经济下的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要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民国苏州商业街的发展过程中,哪些关键因素对商业街发展过程中产生何种影响,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观前街,东西中市大街、石路三条商业街区,对其发展过程中重点影响因素作一些考察和分析。民国苏州三条主要商业街发展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正负两方面。正面因素包括便捷交通、街道建设等支持因素,在商业街兴起与繁荣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负面因素包括白银危机和苏州沦陷,二者给予商业街以重大打击,阻碍了商业街进一步扩张进程。通过考察演变过程中影响性因素,以小见大,对于民国其他城市商业街发展过程因素也可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3.
彭邦本 《天府新论》2024,(2):封二-封三
船棺葬是人类的一种古老习俗,是先民以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的墓葬方式。此俗自先秦以来见于我国南方湖湘、两广、云贵和浙、闽、赣等地,尤以东周时期长江上游巴蜀地区流行的船棺葬引人注目。考古发现的巴蜀地区船棺葬遗存,主要有重庆市巴县冬笋坝,广元市昭化宝轮院,德阳市什邡方亭、绵竹清道和金土村,成都市金沙和商业街、青白江双元村、蒲江飞虎村和雅安市荥经同心村等墓地。其中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是位于成都市商业街的大型船棺墓地,从年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可知,乃古蜀开明氏王朝留下的遗迹。下文谨从王国维先生倡导的二重证据法对此略加述析。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贸易市场历史探索当今特色商业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本文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从古到今贸易市场变迁的历程,分析了原始时期的物物交换、古代"市肆"制、"坊市合一"制、当今特色商业街等四个历史阶段的贸易市场的特征,承前启后,脉络清晰,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贸易市场史的缩影.历史是面镜子,可以鉴古知今.本文对广大商贸工作者扩大知识面,借鉴历史经验,办好贸易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镇管社区是对镇域内的城市化社区采用有别于农村社区管理的政策和手段,在行政管理架构、财政支持和服务手段等方面相互配套、协同推进的社区管理新机制.大都市郊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发展转型,是镇管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压力来源;镇域社区特质是镇管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结构性前提;而顶层设计理念指引下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则催生了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明社区是近几年来才在我国城市中广泛开展的一项社区建设活动,在实践中,它迫切需要一套指标考核体系监测、评估和指导各基层社区的创建工作.因此,文明社区指标考核体系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指导,根据科学性、适应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和计量化原则,设计了一套符合文明社区建设和社区实际工作要求的指标考核体系,其中包括社区人口状况、社区生态环境、社区科技教育、社区文化体育、社区公共安全、社区福利服务、社区生活质量、社区卫生保健、社区经济状况、社区风尚评比、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社会参加等十二大类50项具体指标,并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考评标准和分值,使其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区民间组织发育的“内外交加”困境是在由单位制时期向后单位时期转变的宏观背景下发生的.通过对X社区安全自治管理小组在成立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分析发现,这些“内外交加”的困境表现在:社区民间组织存在着组织资源匮乏、组织权威失效、社会认同度低下等方面.而社区民间组织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对社区民间组织发育的忽视、社区民间组织自组织化的“弱视”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漠视.要突破这些制约因素,就必须在政府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规划及相关制度建设,以提升与社区民间组织“合作共强”的能力;在社区民间组织层面上,要规范其活动行为以增强组织权威;同时还要动员各种社区力量参与到社区民间组织中以改良其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陈伟东教授是当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之一.他的发展起步和成长于川府之国成都,发展和成就于九省通衢的大武汉.从四川师范大学到华中师范大学,他始终没有离开教育行业,这也恰巧对应了他的发展轨迹:从校园教育到社会教育.他先后推动了武汉市江汉区、深圳市坪山区等城市的社区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成就了“江汉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建设典范.为了使社区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近年来,他潜心于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伟大实验.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基层自治的制度设计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实践.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的研究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社区自治是一个多元协同治理的典型.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水平和能力将决定着社区治理的整体绩效.文章深入解构XZ市某社区的治理功能失调的案例,提出了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的理论模型,基于绩效损失的理论视角,文章分析了不同的治理主体在该社区治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并分析了社区治理主体行为与绩效损失的内在联系,讨论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功能衰减、弱化的内在诱因.借助该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的生产和选择过程,帮助人们在绩效损失的视角下全面理解我国新建社区在自治的治理机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分析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规避基层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的对策建议,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抓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社区、社区阶层化与阶层型社区的关系.首先探讨社区的内涵,旨在说明社区的形与核,社区规模的模糊量化以及异化的社区--住宅小区.其次探讨社区的阶层化和阶层型社区,阶层型社区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型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形式。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创建学习型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必须弄清学习型社区的内涵与功能、理论依据与创建背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2.
车莉蓉 《南方论刊》2006,(11):51-52
本文主要论述社区、社区阶层化与阶层型社区的关系.首先探讨社区的内涵,旨在说明社区的形与核,社区规模的模糊量化以及异化的社区--住宅小区.其次探讨社区的阶层化和阶层型社区,阶层型社区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研究社区组织化、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新视角.社区发展关乎社区组织化与社区参与.社区发展需要社区组织化及广泛的社区参与.社区组织化聚合社区资源,是提高社区治理的手段,增进社区社会资本的基本途径,是包容性城市建设的起点.社区组织化需要建构完备社区参与主体结构.三维角色结构认为政府是重要的参与者,并由控制者转变为议程创立者,公共服务职业者是帮助者和使能者;社区参与需要减少搭便车者,并将看门人转化为积极参与者.社区组织化过程强调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建构多主体秩序,并且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选择过程,也是各主体协商过程.  相似文献   

14.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社区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伴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民间组织获得了成长的动力.由于中国社区建设的时间比较短,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存在诸多问题.社区民间组织立足于社区,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需要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来支撑,因此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社区民间组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社区游园的概念及营造方式,提出社区游园规划与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对在规划与设计中如何体现这一理念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水镜君 《中州学刊》2004,(2):155-158
"社区"是一个外来词,但不同类型社区实体的存在由来已久.大多数社区是"忆旧共同体",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和传统.社区建设应该考虑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深入思考社区概念及社区建设的理念和意义,促成多元社区并存,协调发展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7.
先进的社区文化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情感归属功能、行为引导功能和教育实践功能.社区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应具有普适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公益性.但是我国现阶段基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应进一步转变社区文化建设观念,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大力培育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使社区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发展之中,共创共建美好家园.社区成员自觉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社区参与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社区发展的程度.创新互动的新机制,推动社区参与主体社区基层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三方互动,能够有效地整合社区资源,进一步促进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慧 《江汉论坛》2007,(7):36-38
居民自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而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都离不开社区党建工作.当前,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着现实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尽快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发展的"双赢",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刑法修正案(八)>通过补充完善刑罚制度、修改<刑法>中一些个罪的定罪条件和法定刑、增设新的罪名,全面而集中地体现了现代刑法以人为本、关注犯罪人的人性、尊重民众的基本权益的精神,把民生保障提升为刑事立法的第一要务.该修正案关于民生保障的规定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如对于"居住社区"的界定、"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的评判、罪犯与社区人员的关系等相关规定需要进行合理设计、正确把握,以避免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对缓刑、假释的适用产生不必要的掣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