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韩晶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3-225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21世纪的世界“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成为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用事实验证,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来看,所谓文明的冲突只不过是利益冲突的华美外衣,没有实质内容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7.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4):45-51
文章从分析文明的涵义以及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文明或文化的性质,指出文明或文化是半有机半无机的第三界,进而得出结论文明本身不会冲突;因文明的不同而发生的冲突往往是由于不理解或误解引起的;文明具有功用性,它可以被某些恐怖分子或民族分裂分子拿来作为冲突的工具。由此,文章有力地驳斥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相似文献
8.
李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3):140-152
亨廷顿于1993年发表"文明的冲突",声称冷战结束标志着世界政治从以意识形态冲突为特征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转变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时隔近三十年后重新审视亨廷顿的理论,应该说这一理论作为分析性框架仍具有启迪意义,但不同文明的内在变化与力量消长已经超越了他所展示的文明冲突格局.与三十年前相比,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强劲复兴,伊斯兰主义兴起并产生广泛影响;"新欧亚主义"为俄罗斯提供了认同的基础,使其逐渐摆脱了亨廷顿所谓"无所适从国家"的状态,重新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远大抱负的国家;西方在经济、军事、科技领域仍居于世界主导地位,但由于认同政治的深刻影响,内部社会矛盾激化,对外政策呈现出内敛化态势.中美之间的矛盾比亨廷顿时期更加激化,但冲突的本质并非文明的冲突,而是利益或意识形态冲突.文明冲突的框架不可能解释世界政治的所有现象.不同国家或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都会影响世界政治的走向,但从长时段来看,文明之间的冲突或融合会对国际秩序产生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潜台词(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互不相容的异端邪说,在后苏联时代主宰着美国的政治和知识生活。其一,美国是,而且应该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同西方文明应保持微不足道、最好被人遗忘的历史联系。因为西方文明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的,起源于三个地区:耶路撒冷、雅典和条顿森林。其二,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因其经济和道德优越于苏联共产主义而赢得了冷战,因此美国应该成为西方文明的心脏和领袖。 相似文献
10.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潜台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3年的文章中,亨廷顿对文明间冲突的预言引起了最激烈的反对意见和最强烈的怀疑主义。现在,在《文明的冲突》中,亨廷顿区分了两类危害世界秩序的冲突。第一类,他称之为“断裂带冲突”,在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方面,亨廷顿极富争议的这本新著达到了他常有的高水准。亨廷顿为证明自己无与伦比的恢宏视野,他将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分析结合为冷战后全球政治的综合理论。不论人们是否同意他所说的一切,谁都不能不对他的智力勇气和创造性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理解世界,而是改变世界,或者至少是影响政府的政策。全球决策层给予他的巨大尊敬正是他获得成功的证明。 但是,对亨廷顿讨论民主的学术专著,特别是对他1991年的经典研究《第三次浪潮: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以下简称《第三次浪潮》)极其仰慕的人,却对他将当代国际政治的特征界定为“文明的冲突”的 相似文献
12.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汤一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7-15
一、“文明的冲突”论与“新帝国”理论1993年夏季号美国《外交事务》 (ForeignAffairs)发表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一文 ①,我于 1994年撰写了《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刊于《哲学研究》 ,1994年第 3期 ) ,批评了以亨廷顿为代表的美国“霸权主义” ,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13.
A·梅多沃伊:亨廷顿认为人类的未来是本质上等同于世界主要教派的文明的对立或斗争。在作者看来,我们面临的生活是“各种世界之间的战争”。看来,如果理解(透过夸夸其谈)作者的观点,那就会明白,他在利用今日的例子和局部事件来证明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观点时,简单地把历史发展的因素外推于遥远的未来。我认为,现代国际劳动分工的特点(这不是今日事件暂时的组成部分,而是基本的长期的组成部分,人类大家庭生活的决定性因素),反映了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世界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工业和科技进步普遍的(即对一切国家和民族来说不管宗教及其他属性都是真实的)全球阶段。 相似文献
14.
A·兹洛宾(教研室主任):亨廷顿的文章的中心不仅是未来国际冲突问题,而且是国际关系进一步发展和整个世界政治问题。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在现存并且某种程度上正在加剧的世界历史过程不平衡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是否有可能生气勃勃地(均衡地)发展?在这些条件下各国和各族人民能否共同发展(许多国家不仅强烈地意识到了井且正在实现这种共同发展)? 第二类问题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未来道路 相似文献
15.
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4):69-77
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贤能治国说或精英统治理论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奠立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制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废止科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和典型事件,实际上科举是废于"时"而不是废于"制".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否定,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应该永远被否定.尽管科举制有许多局限和弊端,但它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是中国不应忽视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17.
上文使我们对被看作历史认识范畴的“文明”这一术语得出如下定义:这是一方面受生活的自然基础制约,另一方面受生活的客观历史条件制约的、表现在个人的生活方式及其同自然界和自身同类的交往方式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水平。不难发现,这一定义把重点从文明的客观表现形式——社会生产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社会组织形式——转到了这一文明的代表者,其历史特 相似文献
18.
战争是国际社会一个无法根除的要素 在一切时代,各种各样的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把和平看作是天大的好事。一些人渴望臣服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另一些人热衷于战争的荣耀,还有一些 相似文献
19.
有关同性恋的正统观点受到挑战 当代有关性欲的学术研究充满偏见、神话和彻头彻尾的欺诈,一旦研究同性恋的历史学家们开始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他们将严厉地评判这种20世纪的“科学”。以一度受尊敬的研究者们的悲哀陈述为例,著名的精神治疗医师费尔德曼(S.Feldman)于1956年这么说:“当代许多心理分析工作者的共识是,根深蒂固的同性恋者与性 相似文献
20.
禾人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分三个部分,即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中国威胁”论的背后,冲突还是融合,论述了在该如何看待当代世界及其冲突,评论了美国学者塞谬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他的论点经不起理论、现实、历史的检验。本文认为,国家利益的对立是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把它归罪于文明的差异是不能成立的;炮制根本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是为了给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把不同文明圈的国家作为敌手来对待是危险的;文明间的“差异─—碰撞─—冲突─—重构─—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文明间的冲突将永世长存的悲观论调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