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枢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方面以利润和税金等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另一方面,把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到各部门、各地区去,以满足扩大再生产、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行政管理和加强国防等方面的需要。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大小,对财政收支平衡,对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指出:生产和消费是相互推动和制约的。生产决定着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列宁说:“生产消费(生产资料的消费)归根到底总是同个人消费联系着,总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列宁全集》第四卷,四十四页)。与资本主义情况不同,社会主义的生产手段和目的,在基本上是统一的、和谐的。用高速度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断满足社会的物质文化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根据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要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安排得是否合适,决定着生产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人民生活改善提高的程度。因此,选择积累和消费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是发展国民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当前经济调整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经济学界已发表了不少颇有见解的文章,其中多数是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作静态分析,这对纠正过去那种重积累、轻消费的左的指导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应看到,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长远观点看,撇开速度就无法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我这里说的速度是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 一 在一定国民收入额的分配中,积累和消费是相互消长的。积累增多了,消费必然减少,反之亦然。但如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积累和消贵就不仅是上一生产过程结果的分配,而且是下一生产过程进行的条件,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生产发展起着能动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积累的增加促使生产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  相似文献   

4.
国民收入就是全国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新創造出来的物質財富或价值,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了生产过程中耗費掉的生产資料以后的那一部分产品或价值。国民收入經过分配和再分配,最終归結为兩大部分:积累的部分和消費的部分。国民收入中的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具体內容。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講,积累部分按其用途来分,包括如下几个項目:(一)扩大再生产基金,其中包括国家(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农业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除了补偿固定資产折旧部分的生  相似文献   

5.
一、宁夏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国民收入结构,除了生产结构外,还有分配结构与使用结构之分。分配结构是从价值形态和所有权角度考察的。使用结构是从实物形态和使用权角度考察的,是在分配结构的基础上,经金融部门和商品交换调节而成的。1978年以前的一段时期,宁夏国民收入的分配与使用,都存在重生产轻生活,向生产性积累倾斜的偏向。自1978年开始纠正这个偏向之后,从国民收入使用结构这个角度考察,生产性积累在“六五”时期偏低,“七五”时期即已恢复正常,从整个80年代看基本上是协调的。若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考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整个80年代,国民收入的分配  相似文献   

6.
作者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和使用,国民收入的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国民收入与居民货币收入,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等四个方面分析论证,所谓积累加消费超过国民收入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全部再生产理论的基础,就是关于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和每一部类的全部年产品价值分成c、v、m的原理。这两大部类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各个社会形态的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的最本质的内在联系。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是不是协调,归根结底取决于两大部类比例关系是不是协调。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固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综合性的比例关系,但它毕竟是属于分配方面的比例,而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则属于生产方面的比例,从生产决定分配这一角度来讲,从一定数量的积累、消费基金要有相应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物质保证才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雇佣制度中,一方面,劳动者收入被约束在劳动力价值的水平甚至以下;另一方面,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社会生产无限增长的趋势。由此形成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下降的趋势。由于劳动者构成社会的主要人口,因而上述趋势使得社会消费需求增长赶不上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总消费需求增长赶不上总供给的增长。这就是社会消费需求被约束并向下运行的趋势。这个趋势构成经济衰退和危机的基础原因。  相似文献   

9.
怎样才能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呢?强化税收就是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税务机关组织的收入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税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已广泛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强化税收是保证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当前,着重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必须保护流转税。这类税收有产品税、关税、盐税、营业税和交易税等,在税收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各类税收收入中占较大的比重,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方面都能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现在有些地方却在搞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出现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和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收入中的比重过低的三低现象。造成三低现象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市场不完善、非均衡。要消除收入分配中的三低现象,就必须在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市场完善和均衡上下功夫。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中贫富差距过大和三低现象的出现。通过提高市场完善和均衡的程度,降低价格背离价值的幅度,能够有效地缓和收入分配中的三低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旧体制下,我们的国民收入主要划分为个人所得和财政收入两大块,个人所得几乎全部用于消费支出,积累和投资功能都是通过国家财政以无偿的集中分配方式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主要取决于整个国家积累基金的比例和水平。由此,在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积累机制的认识上,长期流行的观念认为,在国民收入(V+M)这个总量中,M这个分量是积累的唯一源泉。他们否认银行通过吸  相似文献   

12.
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进入当期消费,必然使社会交换失衡,社会产品不能全部交换出去,社会再生产也就无法完全实现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这是内需不足、市场疲软深层的和根本的原因。而国民收入分配差别过大,高收入阶层的巨额收入的相当大部分既不用于生活消费也不用于生产消费,在本原意义上造成了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进入当期消费。因此,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在注意扩大投资、放松银根、调整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的同时,必须合理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适当缩小差别,以保证国民收入的充分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有效需求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刺激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里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对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例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与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线性关系,所以提高劳动者报酬并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比例关系,它决定着农轻重等其他一系列比例关系,影响着生产建设的全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基金是为满足人民当前的生活需要;积累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是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创造物质条件,两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国民收入有一定的数量,在分配比例上它们又是互相矛盾的,积累多了影响消费,消费多了又影响积累,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  相似文献   

15.
一量力而行的指导方针,是总结我国三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后提出来的正确方针。整个国民经济都要贯彻这个方针。基本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应该如此。因为:第一,基本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国民收入总额既定的前提下,基建投资越大,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因此,是不是量力而行地安排基本建设,直接关系到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是否恰当,也关系到用于积累的那一部分资金使用是否合理,这是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按比例高速度发展和人民生活能否不断改善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第二,基本建设投资周期长。上一个项目,一般都要几年时间才能建成投产,开始为社会提供产品,投产后又要经过多年才能收回建设投资。第三,产品具有固定性。一个项目建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主张国宙、企富(?)并进的。只有国民财富在国家、企业、公民之间进行合理配置,才能最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就要深入研究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生产劳动者之间的分配格局,及三者各自内部的分配格局。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时空范国,我国八、九十年代)。(一)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生产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一切价值均是生产者创造的。但生产劳动者不能将所创价值全部归为已有,应向社会提供“扣除”,年生产价值在初次分配时,都要一分为三——国家所得I_1,企业所得I_2,生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它所具有的多种多样的比例关系,既存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之间,也存在于这些领域内部。在这些比例关系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优越性。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的问题。所谓积累,它不仅是扩大再生产的产物,同时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我们可以“把积累只看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国民收入的分配,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回答的是为什么进行生产,国民收入分配回答的是新创造的价值(或体现这部分价值的产品)分别用于哪些方面。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起着决定作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同国民收入分配的关系,搞好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这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  相似文献   

19.
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在居民部门分配的比例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可支配收入水平),通过影响社会的消费倾向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样的,主要通过影响居民消费规模和GDP(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率。由于居民消费和GDP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会有不同。若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规模表现出正向影响,且劳动收入占比对GDP的影响不显著,则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一定表现出正向的影响。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劳动收入占比上升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一大重要因素。劳动收入占比上升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促进效应不是因为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推动,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正相关关系显著是由劳动收入占比对GDP表现出负向影响引致的。在推进功能性分配结构优化的同时应有效地发挥劳动收入占比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适度积累率的确定,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能否确定出一个适度的积累率,对经济发展关系极大。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积累率指的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在全部剩余价值额中所占的比重。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积累率指的则是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劳动生产率、技术构成、产品构成、国民收入、积累量、甚至于国际形势、国内政治状况和国家的政治任务等。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抛开其他因素,经济发展速度同积累量是直接相关的,而积累量则取决于积累率和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已定的条件下,积累率越低,积累量就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