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实的客观性就内在地蕴涵着事实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事实是表征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和运动的具体状态、现实环节的概念”这一界说就内涵着事实的主体性,因为人的主体性活动本身就是“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中的一种具体形式。《论事实的客观性》实际上区分了事实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其认识论意义,指出认识论意义上的事实是具体的、历史的、进入主体现实的求是活动范围的事物及其情况。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理解事实的主体性。笔者的观点是:不能把事实的主体性归结为事实“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意识和断定”、“是人所把握的一种知识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司法人伦化的概念及特征在民主政体下,司法人伦化是指为达到私己目的,根据案件事实背后的非理性的“人”的因素,按照封建伦理性的“人伦次序”来行使司法权的一种司法状态。司法人伦化与法治建设所要求的司法法治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司法模式”。它与司法法治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司法的前提和基础不是客观的案件事实,而是隐匿于案件事实背后的本属于“不当”因素而为法律所禁止予以考虑的“人”的因素,即该人拥有的或所动员的政治权力以及这种权力与自己的利害关系,该人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关系及对自己生存发展的社会空间的…  相似文献   

3.
在认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中,有的同志把认识区分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富有启发。有些文章把事实认识界说为:其对象“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其特征是“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把价值认识界说为:“人们按一定的利益标准和目的要求,对于社会事物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价认识。”前者回答“是如何”,后者回答“应如何”。我以为这样的划分和论断可以商榷。它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事实认识是对事物客观属性的认识,价值认识是从主体的需要、动机出发对社会事物所做的价值评价。前者是纯客观的认识,后者反映“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才具有主观性。这实质上是把统一的认识过程分离为两种不同的认识形式了。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论价值认识     
价值认识属于价值哲学和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哲学认识论包括事实认识论和价值认识论。价值认识具有不同于事实认识的诸多特点。价值认识是在事实认识的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三阶段”的认识。价值认识既是人把握价值存在的必要方式,又是沟通人的事实认识与社会实践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指出:“蒸汽机已经最令人信服地证明,我们可以加进热而获得机械运动。十万部蒸汽机并不比一部蒸汽机能更多地证明这一点”①。为什么“十万”与“一”一样呢?这不仅在于“一”与“多”的对立统一,而且和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统一密切相关。本文依据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具体分析这个“一”或“个别”的认识价值,即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入手,讨论“个别”在提出、修正、发展猜测(猜想、假说)和解决认识难题推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为了减少概念争论,本文中的“个别”范畴是建立在通常意义上,即综合了“事实1”和“事实2”②的两种含…  相似文献   

6.
培根的“新工具”以“假象学说”为前提,主张一种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对大量的事实进行合理的归纳,以此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是,培根在科学领域的失败说明他的自然哲学原则及他制定的科学发现的方法有欠缺之处,主要是由于对经验的过分执着导致对知识的客观性有一种近乎苛刻的追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认识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养气”说与“寡欲”说为孟子道德修养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二说的理解认识向有分歧。作者认为,孟子所谓“养气”的过程,实即使人的感性行为化为由理性支配的过程,其“养气”说的实质意义是在强调理性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意义。孟子关于“养心”与“寡欲”关系的认识,实包含了如何对待义利关系的观点,故引发了后世的理欲之辨。从孟子到宋儒及清儒戴震关于义利、理欲关系之思想发展的经验来看,人们必须正视人欲与道德原则既矛盾又统一这一事实,依据客观实际寻找正确摆布两者关系的合理的度,任何脱离社会实际片面地强调满足人欲或片面地强调维护“理”的做法,都将导致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后期学术界在认识论这一领域出现了所谓的“超前认识”的提法。自此,超前认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在笔者看来,超前认识没能区分这种认识是否是对未来实践的正确反映,因而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本文尝试用前瞻性认识这个定义来弥补这个缺欠,并提出前瞻性认识的定义及其意义。一、超前认识存在的缺欠近几年,学术界关于超前认识的内涵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刘泽民为代表的:“它是以人们认识未来、把握未来、创造未来的实践为认识对象与任务的,要求我们不但要把客体未来运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与规律(客体事实)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而且要把未来主体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实践(主体事实)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同时还要把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亦即超前认识论。”2、“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3、“超前认识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状况而对于尚未出现或发生的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的一种前瞻性认识。”4、“所谓超前认识...  相似文献   

9.
“事实”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认识基础和出发点的只能在意识领域内 ,这就是事实。事实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呈现 ;事实在内容上与客观事物直接同一。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认识到底是从经验出发还是从理念出发之争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上就表现为 ,认识到底是从事实出发还是从教条或“本本”出发的争论。如果说“尊重事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对事实的态度 ,那么“从事实中求是”就是认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事实包括客体事实和价值事实 ,从事实中求是的认识活动就包括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从事实中求是本身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从事实中求是内含着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一)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的提出。马赫把科学家的智力活动看作一种经济活动,认为,“科学的目的,是用思维中对事实的模写和预测来替代经验”,“科学的这种经济功能贯穿于科学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马赫确信,思维经济原则“是所有思考科学研究过程的本性的研究工作者所共有的”,例如,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具有“通过少数基本的思想来把握世界的根本特征”。他还认为,在人类获取最初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的时候,就已具有经济的本性。人有一种本能的模仿习惯,在思维中预测事实的习惯以及用思维的敏捷来补充经验的习惯。因此,这个原则是马赫对人类认识活动特别是科学认识活动的一种经验总结,并且,按他自己所说,首先是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展来的。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事实乃是关于感性经验的一种知识形式”,“是人们对呈现于其感官面前的事物的一种意识和断定。”还有人认为:“事实是表征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和运动的具体状态,现实环节的概念……。”以上两种观点,各持一端,割裂了事物的双重属性,歪曲了事实的真实涵义,笔者不敢苟同,认为事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对主体而言的.事实是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和媒介,因而事实中具有主观客观,主体客体的双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揭示了《诗经》所反映出的周代“人”的审美观念中对于人的健旺勃发的生命力及优秀品德的追求———一种更富于“人”的意义的生命信念,有助于我们认识华夏民族人文精神的某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宋代之前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已经看到了在人的认识发生的过程中,心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被人之感官和理性所中介的性质。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和“离坚白”论、邵雍的“体用交”论揭示的正是人的认识被人的神经生理结构所中介的性质,而程颐的“理由心上得”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深刻揭示了人的认识被人的认识结构(先已形成的认知图式、理性框架)所中介的性质,至于张载的“内外合”理论则更是对人的认识被人的神经生理结构、认识结构所中介的性质做出了统一性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是客体根据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主体一定是人;客体是被人所认识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以及人自身。  相似文献   

15.
网络学习者的兴趣取向直接与其成绩启相关关系,并产生一种网络教学所特有的“兴趣疲劳”效应,明显影响到网络教学的绩效。事实表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知识丰富性和技术先进性本身并不足以保证网络教学的绩效,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人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网络教学的电脑与人脑、学习者与指导者的互动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才是进一步完善网络自主学习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修辞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具有认知属性。而案件形成过程中的修辞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语言的技巧,而且参与了案件事实的建构、演变以及最终的形成。近来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夏俊峰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分析的蓝本,该案背后所依据的案件事实主要是在证据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叙事性活动的产物,这种叙事活动便是在案件事实形成过程中对修辞策略的运用。关于该案的案件事实的版本,是不同主体认识之下的产物,折射出修辞者的立场抗衡。有必要认识修辞在案件事实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建构性作用,而非语言的修饰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重新审视事实与价值的区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元伦理学以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被认为是价值概念的基础。以“是”为述词的判断形式和以“应当”为述词的判断形式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当代哲学的这一认识来源于休谟。但休谟是在一种道德文化转换背景下意识到这种区分的,当现代哲学家把它看成是价值研究的基本前提时,就取消了价值存在的本体,从而把价值看成是对主体自身态度的表达。新自然主义提出区分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认为价值与社会事实内在相关,我们认为,新自然主义的这一认识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不当得利,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不正常现象,怎样去认识这种现象的法律性质,以及如何对待由它引起的法律后果,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浅见。一、不当得利是法律事件民法中的不当得利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表明,它无疑是一种法律事实。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法学界的共识。然而,法律事实又表现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不当得利这种法律事实属于“行为”还是“事件”,在众多的有关论著中却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回答。有的法学词典在注释不当得利这一词条中,认为它“是履行违法和显然对国家有损害的法律行为……。”①显然,在这里不当得利至少在一定情况下或者说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一种法律行为。有的教材尽管明确指出:“不当得利不是法律行为而是一种事件。”但是,与此同时却又认为:只有受损失的疏忽大意而没有取得利益人的贪占便宜的心理状态,同样不能  相似文献   

19.
荀子所认识的人性事实包括三个方面 :人性的构成 ;人性的特点 ;人性与智、情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对人性事实的认识 ,荀子作出了“性恶善伪”的人性价值判断 ,提出了“性伪合”、“做君子 ,不做小人”的人性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0.
冯契认为作为认识论范畴的意见是个别主体对问题所作出的未经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是非界限不明的主观性认识;意见争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意见争论的根源是个别主体都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意见的争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达到一致的认识,进而把握真理;群已之辩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事实和必经环节, 认识过程就是“己”之意见转化为“群”之共识、再经实践检验的过程;探讨意见范畴的意义在于防止经学独断论的重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