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小兰 《现代妇女》2014,(6):138-138
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有很多,类推适用是我国民法解释学中填补法律漏洞的方法之一。是我们在民法适用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然而类推适用在民法中的具体应用缺因各个具体的制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将对类推适用在善意取得和物权法定主义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张晓彤 《现代妇女》2014,(12):47-47
审判人员作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执行者,个案裁判结果均须依据法律规定来做出,体现其对法律的阐释和推理。公平正义原则往往求审判者必须严格去执行依照大多数人意志,即“社会良知”去进行依法裁判,但实践中社会舆论和道德准则确经常容易造成法律和民意的对立,这就需审判者在依法裁判的同时又运用好“自由裁量权”,从而达到诉讼利益在个案中的平衡。那么,审判者到底该如何“正确”选择,这就成为了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益衡量是弥补法律与社会之间的缝隙、填补法律漏洞的重要方法,是现代法官应当具备的基本司法技能。只有在法律上具有价值的多个利益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且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模糊不清时,才能适用利益衡量判案。法官进行利益衡量时,需要注意利益衡量的界限问题,应当坚持遵循法律制度原则、符合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原则、约束法官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类推的适用范围、适用方法入手,分析了实践案例中类推方法的适用,并分析了类推方法的利弊及适用的适当性。  相似文献   

5.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享有的重要权利之一,对股东知情权行使的正当目的考量,不仅是立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适用是否正确的前提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为审判中如何认定正当目的提供了裁判依据,体现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倾斜,但是理论界仍然负有对正当目的做进一步学理解释的任务,如此能减少法律的隐蔽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也能够架构实务界较为统一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王楚雅  苏仕 《现代交际》2022,(11):89-98+123-124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规则可简化为行为模式(重大风险)和法律效果(预防措施),两个要素都十分抽象,无法为裁判提供明确具体的结论,存在着法律漏洞。指导性案例173、174号分别使用了后果论证和利益衡量的法律方法对这一法律漏洞进行填补。通过对二者进行分析和对比,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法律方法运用可改进的方面包括提高论证的细致程度、使用更契合的法律方法(后果论证)。  相似文献   

7.
涉外网络侵权行为在当今社会日益盛行,给互联网用户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一部能有效地保障网络用户权益的法律的出台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于2010年10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对涉外网络侵权行为的规制却既简略又不系统,操作性不强.基于此,本文从界定涉外网络侵权行为入手,对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进行剖析,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有关涉外网络侵权规定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法律适用时,对政治政策、舆论民意、社会环境等法律外部因素予以拒绝。然而,在适用法律时,注意对政治政策、舆论民意、社会环境等法律外部因素加以考量并体现在法律适用的结果中,有其合理的一面。本文主要论述在刑法适用过程中对政治政策、舆论民意、社会环境予以考量的理由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超 《现代交际》2011,(7):14-15
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如果法律规定的语意含糊不清,就需要考虑其他允许采用的方式,决定法律规定的“适当的含义”,以实现立法的意图。但是法律解释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会导致法律解释也有其局限性存在。为了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法律解释的局限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梁述庆 《现代交际》2013,(12):17-18
日益频繁假期打工大学生应当怎样利用现行法律规定去维权,本文试从现行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假期工的法律适用并提出加大大学生假期工法律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判决书是法官向当事人阐释法律、运送正义的载体,也是司法通往社会的桥梁。正因为如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早在《五年改革纲要》中要求“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书的质  相似文献   

12.
在消费者合同中,由于信息及经济实力的差距,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在涉外消费者合同中,语言、文化的差异,更是加剧了涉外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首次对涉外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规定,本文分析了该规定的不足,并就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卢珊 《现代交际》2012,(12):52-53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商法中的一项最为基本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有效的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保障法律的公平和公正,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当义务人出于自愿的情况下不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情况,那么根据在法律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和处分原则,在这样的前提下,人民法院不应该主动援引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这符合我国时效制度的根本目的,也顺应了时效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贺慧娴 《现代妇女》2014,(10):116-116
在“许云鹤案”中,肇事司机许云鹤与受害人王秀芝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各执一词,由于证据不足,一审法院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对案件作出裁判,而笔者认为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有其特定的条件,本案是否适宜适用公平责任原则评判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曹磊 《现代妇女》2014,(7):135-135
近年来传统婚恋观由于“婚外情”等不忠于婚姻的行为频发而受到冲击,却因为现行法律规定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受害人如何适用婚姻法条进行权益维护是每个法律人应该思考的社会和法律问题。本文通过解读法条,分析我国关于忠实义务的法律规制并提出建议,以期该义务规定能够摆脱虚设之尴尬嫌疑。  相似文献   

16.
少年(婴儿)时代胎儿胎儿还不能称作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认可其为胎儿。我国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继承法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为体现对胎儿的特别保护,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还规定,孕妇不适用死刑和治安拘留。  相似文献   

17.
法人人格否认是对公司股东有限责任进行补充、完善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本文拟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举证责任分配,是在案件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下,法官进行裁判的依据和规则。而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民事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法律规定仍然不够完善,往往规定的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笔者认为,对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学说,应该结合我国的相关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建立"一强多元"的理论学说模式,以此为我国学说理论之指导,对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层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这一规定,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规定为国有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土地使用权划拨作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一种补充。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的土地供应方式中,划拨土地使用权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相似文献   

20.
外国法的查明问题是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时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对这一问题却并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更是适用混乱。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并指出将外国法查明问题上升到立法的高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