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声乐专业有很多唱法,有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原生态等。民族特色鲜明,通俗浅显易懂,美声庄重优雅,业内人士区分更加详细,中国式美声唱法、西洋式美声唱法、原生态唱法等。每个唱法都有独特魅力,但我们不能被唱派禁锢,要学会各个派别的融汇和贯通,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我个人认为原生态唱好了好听,西洋歌剧唱好了好听,不管用什么方法,好听就是目的。  相似文献   

2.
声乐也称艺术歌唱,它能够通过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歌唱者真情实感的演唱营造出一种欢快、悲伤亦或者抑郁的氛围,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声乐的种类有很多,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声乐教学,就是教师们通过授课的方式,教学生们有关于声乐的知识,训练他们歌唱能力的教学。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声音和内心丰富的情感来淋漓尽致的演唱歌曲是教学的目的。其中培养情感与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中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教学生们培养自己情绪与情感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人们逐渐重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而原生态歌曲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将原生态歌曲融入声乐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简述了声乐课堂融合原生态歌曲教学的意义,并给出了推动声乐课堂中融合原生态歌曲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4.
草原歌曲是带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文化特色的歌曲,是对我国边塞歌曲的继承、推进和发展。草原歌曲的流行,使多元化的音乐界增添了一些新的气息。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流行唱法、原生态唱法,都常常有歌者来演绎草原歌曲。草原歌曲特征鲜明,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其音乐文化艺术更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两种不同的歌唱艺术。两者有着很多共性,可以说是有机的整体和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它们的呼吸要求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深沉的呼吸。只有气息的深沉才会有声音的效果。现在的民族唱法教学已经有了科学的、系统的模式,注重民族唱法的风格和美声唱法的歌唱技巧,很多教师将这两种特点有机的结合,使得学生的歌唱能力不断的提升。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在不断的发展中民族唱法也在不断的更新中,形成了不同的声乐模式展现多种艺术色彩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声乐艺术的迅速发展,现在民族唱法跟过去的民族唱法不论从风格到唱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曲风出现在民众面前。随着我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历程,我们欣喜的看到我国独有的民族唱法借鉴了美声唱法的一些技巧,这些优秀作品一出现就掀起了一阵热潮,艺术本就应当借鉴百家之长,结合美声唱法中一些技巧,使我们的民歌能够焕然一新,使越来越多的民众热爱民歌、学习民歌,把我国的民族唱法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民族唱法。分析了原生态歌曲及其唱法,并提出了分类误区及正确分类的必要性,以期更好地保护民歌。  相似文献   

8.
岳纯 《现代交际》2012,(12):212
声乐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很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自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演唱的能力.其中想象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创造方法,对声乐演唱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具有鲜明革命内涵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讲述我们从何而来,又告诉我们将去何方。本文旨在将红色艺术融入声乐教学中,通过教学、编排、展演、传承四个维度来强化思政育人的作用,突破传统的声乐课教学模式,提升优化教学程序,加强对于声乐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实现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使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艺术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艺术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强。对孩子而言艺术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培养他们的气质还可以通过艺术学习来与文化课的学习相互补充、劳逸结合,增长知识的同时还增强了与他人竞争的技能。所以近几年艺术的考生逐年增多,尤其是声乐。声乐有其独特的魅力,声乐教育承担着对声乐传承的重要任务,传递感情,并能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与抒发。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快速、高效的掌握声乐,我们就要对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策略。进而使声乐教师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初学者能够快速的掌握声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创新,现代声乐艺术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语言、旋律、声腔、器乐、动作等与之相联系的概念,当然与之相应的声乐教学应该是一个对学生声乐技巧、艺术修养、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培养的过程。高校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声乐学习必须做到,声乐技巧和舞台展示相结合、表演形式多样化、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在声乐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声乐本身是一门表演艺术,优秀的演员都是从丰富的舞台经验中培养出来的。演唱者应当认真揣摩作品的内涵,准确定位表演风格;演唱方法上"土洋结合",增强民族唱法的适应性和丰富的多样性;善于大胆尝试,创立多样性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声乐艺术中的灵魂。情感覆盖了声乐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催化剂。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以情入手,以情生情"等一系列情感维度下的教学策略,增强声乐教学的效果,成功地实现声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上海出现了通俗唱法。大约在1980年,邓丽君演唱的歌曲风糜一时,通俗唱法才被大家接受和喜爱,最后逐渐发展起来。现如今,全世界通俗流行音乐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并迅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较为生活化、口语化。通俗唱法能够在高师音乐专业的课堂进行应用,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必然结果。新形势下,不仅要注重科学的发声方法,还要将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相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国声乐教育事业开创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声乐艺术在音乐殿堂里是最有魅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历史悠久。它起源于人类的产生及发展,在世界很多国家都留下了珍贵的作品,是音乐宝库里的珍贵财富。声乐的民族性源于文化的差异,但共同的特点是开始都来自民间,后来得到知识分子的总结和提高。西方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科学训练体系,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用人声来表现的艺术,而要发出美妙的声音则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协调与配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演唱与教学实践,从声乐的技术层面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即声乐艺术不是单纯的技术理论,而是需要技术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从分析原生态民歌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现代社会各种因素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探讨了继承和发展原生态民歌的基本思路.对原生态民歌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掌握声乐教学和学习方法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改进声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声乐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成果的巩固,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与师生的互动反映.在学生的角度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换位思考,达到教学理念的更新.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音乐才能、音乐个性、音乐需要,系统掌握音乐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声乐学习效率.声乐教学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先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更新和应用,掌握优秀的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声乐表演艺术是众多艺术领域中的一个,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集词、声、表演以及乐器为一体,是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声乐表演艺术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声乐艺术的表演和受众心理、以及观众的接受过程进行审视,从而深化对声乐艺术的研究,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歌曲的艺术处理要把握歌曲的情感和风格,充分运用力度、速度等多种表现手段,并调动、启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把歌曲的艺术处理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