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说话人的话语意图和听话人的话语回应两个角度定量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话语,从而进一步揭示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情感及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是一位能让服饰话语增添文本魅力的作家之一,她善于选取传统的叙述人视角和作品中某一在场人物的视角来展示人物服饰.其叙事视角的精心设计和匠心处理,实现了以日常服饰显人物品格,绾情节结构,揭复杂人性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是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从语用的角度对话语的预设进行分析.就交际过程而言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就其本身而言则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利用语用预设的这三个特性于文学创作中,可以制造笑料,传达潜在信,揭示人物深层心理,营造矛盾冲突,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陈染为中国读者提供了完全崭新的创作,向世人展示了奇特的女性生存方式.她的小说无论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还是情绪表达上,都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精神萎顿、生命力衰竭、拒绝行动的生存方式是陈染笔下女性的最重要特征,完全从潜意识、性、爱欲的角度表现女性,多写同性恋、恋父对女性造成的巨大伤害.小说中的情节类型均与西方某些文艺理论相对应,在小说情节模式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理论模式,而且理论模式对情节模式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节模式往往是对理论模式的演绎说明.这些使陈染的创作能够独树一帜,但同时也对创作形成了巨大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班纳姐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早期的一部中篇小说,描绘了纽约贫民区两姐妹的生活,情节看似简单易懂,但写作手法细腻精致,寓意深刻,内涵极为丰富。通过对故事人物的分析、时钟的暗示和万寿菊等象征意义的解读,展示了小说的多重主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电影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语境下,主旋律电影的叙事话语在不断尝试中有了新发展。对此,围绕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叙事话语转变,可以从人物范型的平民化、情节构造的陌生化及主题彰显的明朗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人物范型的平民化主要体现在人物价值的多元化与人物形象的朴实化两方面;情节构造的陌生化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7.
论小说创作     
如果可能,请别写小说.小说创作是一种非社会行为,一旦动笔,小说家会时刻为小说中的人物所困扰;而且,真正写起来,小说指南一类书籍并不管用.假如非写不可,那么,小说家需考虑是以情节为主还是以人物为主.如果以情节为主,小说家即在虚构的事情中间而非在所谓的真实生活中寻找人物的时候,抓住情节不放;如果以人物为主,那么,小说家则需对适于情节的某些特征加以强调,使人物在新环境中显得真实可信,从而赋予他们生命.小说家无论重情节抑或是重人物,都还要考虑以何种形式、何种风格呈现情节和人物的问题;当然,在优秀的小说家笔下,故事和人物本身会以最适合的形式出现.小说家应对形式、人物和语言保持一种敏锐的感觉.此外,小说家可能会对道德教诲产生迷恋.尽管应当通过作品给读者以教益,但是,真诚的艺术家并不能专注于说教.  相似文献   

8.
雅俗共赏是新时期公安题材小说的艺术追求,也是接受主体的审美期待。公安文学以其惊险、曲折的情节在文学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探讨公安文学创作中的情节与情感,从警务情节为塑造警察人物服务,警务情节为展示警察情感服务的角度,让读者跳出纯娱乐刺激的故事情节,充分得到感受人物情感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金瓶梅》就是受其影响而创作出的。《金瓶梅》中,改写了很多《水浒传〉既有的人物和情节,从而显示出全新的形象,映现出作者对生活独特的理解,从中可以管窥两部小说各自反映的不同的时代精神。从《水浒传》到《金瓶梅》同一个武松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这些不同看似是作者对人物与情节处理的差别,实则反映了时代精神的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纳博科夫处女作《玛丽》打破了时间的线性流动,情节由多个空间场景和虚实时空间的不断对话构成,展现了人物在时空对话中对自我的探索。《玛丽》中时空成为其设置情节、展示结构、表达人物内心思想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纳博科夫洞察时空的能力,初露其时空对话的叙事风格和文学创作理念,为其后期小说时空对话的创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复现是话语结构当中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且非常重要的语言结构。作为一种能产生重要文体意义的修辞手段,复现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这部经典名作中的人物对话出现了许多词汇复现实例,它们在突出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推进故事发展,进而折射英国社会状况和作者思想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46》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悖论的作品,本文借助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从人物的对话形式和电影情节的结构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展示电影多声部的话语世界。并通过对话性在影片的叙述形式和价值观意义上的体现,挖掘影片的深层语义。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Thomas的话语角色类型理论,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不同人物的话语角色特征,解析了话语角色在言语交际中的转换类型,并从人物的话语角色及其转换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小说中的人物个性和矛盾冲突,从而指出Thomas语用理论对汉语语料具有一定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固然是人物活动的空间环境,但它又有着深化主题、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反景衬情等多重审美功能.深入挖掘和认识这些艺术功能,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学习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冲突性话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人物情节关系纷繁复杂,然而众多人物之间的交际过程存在的冲突性话语从语言顺应性来看都有共同的特点。《红楼梦》中的冲突性话语表现为反问、负面评价和詈骂等形式。冲突性话语的使用是人物在具体语境中对心理世界消极情绪的顺应,也是根据自身交际目的综合动态选择的结果;其消极语用效果是对交际对方的面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老舍和赵树理小说之所以深受读者喜欢,与其对“戏剧性”元素的创造性借用大有关系.他们在小说情节经营上的戏剧性追求,一方面表现为适时设置假定性情境,激化新的矛盾冲突,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多变;同时又注重渲染故事的传奇性,通过设计奇巧的情节或安插突转,以增强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感官冲击.在叙述话语上企慕“出口就响”的口语化、动作性,造就了其小说作品浅近通俗又生动活泼的戏剧性特点.老舍和赵树理还借鉴了传统戏曲的人物“亮相”元素,在主要人物出场时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形象“拼贴”,成为其作品人物形象和性格达成生动鲜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没有斗败的人》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言放弃的斗牛士曼纽尔的形象。在小说中,海明威主要通过不同场景中的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尤其是自由间接话语和自由直接话语的使用,使主人公曼纽尔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至新时期以来,《青春之歌》的接受者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展开解读:社会历史批评立足政治阶级立场,集中探讨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容;文本批评围绕文本各要素,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及叙事模式加以关注;女性主义批评则结合性别意识与心理分析,从女性话语、知识分子文化心态赋予了小说新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19.
《沙米拉》按照《帕梅拉》故事的发展,对主要情节进行了戏仿,调侃并揭露了理查森创作的疏漏和不真实。《沙米拉》的失败之处从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主题三个方面分析可见:在情节设计上不够严谨、故事发展略显松弛;在人物塑造上刻画单一、缺少多样性;而在主题上,不仅没能反对和嘲讽理查森的美德观,反而在无意中表达了与前者相似,甚至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动漫音乐的民族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漫音乐的民族化角度分析了我国动漫音乐的创作中民族化的缺失,表现为过多地屈从于动漫情节、屈从于西方式的话语体系,以致于丧失了民族个性,失去了创作应有的独立性;以《兰花花》、《哪吒传奇》音乐的音色和乐器使用为例,论述了反思后的艰难探索;对我国动漫音乐创作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受众面等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建立民族化与开放性的平衡、构建创作的专业性、注重制作人才的培养质量及突破以往受众年龄层定位、转向成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