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的称谓,曾出现了多种概括.本文针对"山阳文化"这一地域文化称谓,以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史实,从文化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军事地理环境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焦作地区地域文化称谓的界定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以为还是以"覃怀文化"的称谓来界定焦作地区的历史文化为最佳的称谓.也只有"覃怀文化"的称谓,才能体现焦作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灿烂.  相似文献   

2.
对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的称谓 ,曾出现了多种概括。本文针对“山阳文化”这一地域文化称谓 ,以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史实 ,从文化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军事地理环境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焦作地区地域文化称谓的界定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 ,以为 :还是以“覃怀文化”的称谓来界定焦作地区的历史文化为最佳的称谓。也只有“覃怀文化”的称谓 ,才能体现焦作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灿烂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对地理环境与社会关系问题,经现代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地理环境主要从以下三种情形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即相同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的同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变迁三种情形.无数事实证明,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明显和深远的.地理环境既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又造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特色,在此基础上,便形成一定的区域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鄂中南荆楚地区与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民歌在历史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构成湖北民歌一道奇特的音乐景观.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地理环境也使两地民歌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形成了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典型特征、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话     
辽宁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蒙古草原和渤海之间,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稳定而不封闭的优势。早在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文化谱系的远古先民就在这里交汇与交流,为古文化的优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之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辽宁地区不断涌现的考古发现,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专题以"回眸红山文化:文化互动与辽宁地区的先秦文化"为基点,有幸邀请了赵宾福、朱永刚和郑钧夫三位先生共同完成了《下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居住环境、村落布局以及房屋建筑形式等方面,阐明了土家族古镇建筑文化的特点以及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龙抬头节是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我国北方地区极为兴盛。依据山西各地方志岁时民俗资料,对清末民初山西地区的龙抬头节节日习俗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出一定的岁时民俗所反映的文化含义,以及与相应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与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毗邻的大陆东南亚地区,是中印传统文化与大陆东南亚本土文化相互渗透的"混合"文化地带."和平跨居"文化生态模式在中国与大陆东南亚交汇的边缘地区真实地存在.这里复杂的地理环境、松散的社会组织、多样且兼容的民族文化、特殊的人地关系,以及良好的国家关系等等,为塑造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个地区的文化总是会受到一个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其对于藏传佛教的传入、形成、传播与分布、习俗与教义、寺庙建筑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民族关系对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的影响.长期以来,新疆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文化认知等因素阻隔了族际深入交往.对口援疆突破了地理环境的制约,使大量资金、技术、人才进入偏远农牧地区.在优先改善民生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结构性差异和尊重文化性差异,建立解决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民族分歧、缓和张力的民族关系协调机制,为各族群众提供交往交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庐陵古村群存在的支撑--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古庐陵地区通过发掘整理,涌现出了流坑、渼陂、钓源、湴塘等众多古村,从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村群里,透视出了古庐陵地区昔日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璀璨夺目的名人文化和古建筑文化.这些村落之所以能保留至今,古庐陵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以及先进的建筑营造技术,是它们存在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族际文化交往的空间特性分析是认识滇藏川毗连地区这一多民族交错聚居区文化互动历程的一个全新而重要的视角。在梳理区内族际文化交往事例的基础上,从地理空间层面分析此区域内族际文化的互动发展,并概括出该地区交往空间的特性,包括交往空间的时空分异性、同一空间内多条文化带的叠加和文化因子传播的地域差异性,进而通过对地理环境因素的分析初步阐释这些空间特性的形成及其与这一地区特定地理环境间的耦合机理,完善了滇藏川毗连地区族际文化互动的空间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区域经济重要支撑的陕北区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生活,形成了陕北人自我满足的小农意识,知足常乐、安土重居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在榆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必须改造制约经济发展的文化观念、文化制度.加快榆林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先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们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为榆林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4.
泉州是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地区宗教文化现象既与泉州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与历史背景有关,也同闽南文化的复合性与开放性密不可分,由此形成泉州宗教文化的多元性、移民性、民间性与外向传播性等特征,由此对泉州地区社会民众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均产生了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代古代是山东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沂沭河流域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是科举人才分布相对匮乏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人才分布呈现出整体相对落后、区域差距明显等特点。造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主要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人才地理系统行为有关系。这种科举人才分布格局对沂沭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社会文化方面,表现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遗留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促进风俗文化的传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五溪文化在空间上生成于五溪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在时间上,萌芽于旧石器时代,初步形成于商周时期,成熟于秦汉时期.在文化结构上,以傩文化、巫文化、盘瓠文化为主,同时融巴蜀文化、越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洞庭湖区文化于一体,显示出文化的多元性.“蛮”、“濮”等不同族系的居民是五溪文化的早期创造者,华夏、巴人、百越等早期族群的互动对五溪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鲁西南两村民间信仰的具体调查个案,对宗教和迷信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在中国汉族地区,人为宗教和祭祀类迷信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互融、共生共存的特征,其区别也仅仅是就其形式而言的.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出发,从西部游牧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在寻找民众意识和底层立场的过程中,归结社会学"框架"理论对社会成员心灵结构解析的认知,剖析西部游牧民族地区典型体育竞技运动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以来的物质劳作和精神生产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但由于地理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处于经济发展的劣势,与汉族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去甚远;在当前民族地区城镇化、城市化建设中,如何既发展经济,接受现代文明,又保护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是辽代新建城市的集中地,受契丹民族文化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草原地区的城市群体呈现出了一定特点:一是以移民城市居多;二是主要建于与契丹民族历史文化有关的地方;三是主要分布于东南方;四是格局上分别以上京和中京为中心,其他州城呈环状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