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探讨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从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实践运用出发,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要有侧重点并以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调适能力为主,课程教学方式要注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并构建积极心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对象是大学生,同时,大学生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构建都应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大学生如何体验积极情感、建构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况,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切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启示思考,以便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格培育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格的培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技术的快速兴起和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交流沟通方式、学习习惯、性格塑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是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抓住机遇、认清挑战、探索规律、寻求对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中的非智力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高校应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上。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强调教育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关注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调动和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是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但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目标定位的缺陷和操作模式的僵化、高校德育在实施过程中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体验、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得到解决,科学发展观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它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视角,开阔了德育工作的视野。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需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是和谐社会视角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内容,找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实施途径,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 ,高校的德育工作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培养大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开展法制教育 ,培养大学生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当前,如何应对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教育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加强党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加深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驾驭德育工作的力度,实施正确的领导规范,采用科学的领导样式,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社会功能,促使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数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高校领导的重视,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来看,高校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方向来进行探讨,以期能够给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的作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工作重心应放在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上。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网络在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机遇和挑战的表现都是多方面的.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务必抓住时机,积极寻找对策,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扬长避短,开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科学精神培养、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化素质教育等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德育工作的中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要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意识,并进一步稳定为个人的道德行为。本文分析高校德育过程中道德内化的特点,依此为理论基点,促使教育者转变德育观念,以大学生为主体施教,促进大学生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网络技术既拓展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在信息网络时代,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等学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方向的新兴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二者结合可以促进学科发展,丰富教育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困境,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一种学生共创和共享的群体文化,同时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宿舍文化可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重视宿舍文化在德育工作中所能产生的影响,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从而营造高雅、良好的宿舍丈化氛围,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推动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和培养的主要组成群体,在高等教育事业有序良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辅导员身兼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任务,在工作中存在辅导员压力大、职业认同感低、职业倦怠等问题,为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人到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拓宽辅导员的成长空间;运用心理契约理论,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满意度;注重辅导员个体积极自我和积极特质的培养,发挥辅导员自身潜力等措施,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