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北地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发展面临很大制约,振兴皖北,加快皖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运用该区域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动态面板模型,研究表明,皖北区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地区客运量和货运量需求的快速增长,但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长却未必会导致皖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且具有滞后平稳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为皖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单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会形成经济的劣势,因此要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在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时,一般把资源演绎为单纯的生产成本问题,自然资源的作用没有被充分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建立,研究者沿着经济增长理论方向进行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条件的研究,主要包括考虑能源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新经济增长模型。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国外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不可再生能源的有限性,能源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带动、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能力建设,这是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的政策措施;民族地区作为后发地区,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攻方向应当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5.
运用加入自然资源的CD生产函数和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是,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建议从加快资源税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扶植区域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等方面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利用阿布拉莫雏茨核算美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方法,对皖北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进行分析,认为皖北经济需要防止无效资本的积累,其经济增长不能只依靠资本投入的增加,需要更加注重效率的提高,不应单纯依靠大机器的生产,要走出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皖北地区城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几个区域。尤其皖北六市内部二者发展也不均衡,这不仅制约该地区的发展,也影响安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快振兴皖北,是安徽省统筹区域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举措。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对皖北六市2008-2012年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导致皖北地区城镇化及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加快皖北交通网络系统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及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形成板块经济等措施来协调皖北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弹性脱钩方法和Tapio评价标准对江苏省1980-2009年间的经济增长量与其所消耗的耕地量进行动态的相关性分析,说明了江苏经济发展还脱离不了对自然资源投入的依靠,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耕地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提出了我国应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耕地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初始经济发展水平、投资、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后,“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省级层面显著成立;到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距离与地区经济增长呈“∽”型关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东部地区,海岸线长度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不明显,到达港口城市的距离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富饶的自然资源是一笔财富,是经济增长的"福音",然而,并非所有的经济体都能够运用自然资源走上持续繁荣的道路,有时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的经济增长绩效明显不如自然资源稀缺的区域,导致令人困惑的"资源诅咒"现象的产生。对于一个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来说,无论是"资源福音"、"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都是有前提的,这完全取决于该国的制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尽管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依然存在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与投资拉动,能源、资源等主导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效率不高,城市化率偏低,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指出,西部地区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源产业的发展,资源产业开发中的制度与结构缺陷决定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高投入、低效率、低共享性的特点,进而提出从根本上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制度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自然资源的耗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来看,目前我国经济中已经出现了极不相称的两极。一极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较高,而且有时还出现超高速增长的现象;另一极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程度相当严重.这种伴随着经济增长而资源基础不断削弱的情况,被称作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如果空心化长此下去,必将给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子孙万代造成巨大祸患。解决这两极的矛盾,克服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对策,其中税务对策不失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一我们这里讲的自然资源,是指在现代生产发展水平下,为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它们包括矿产资源<含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含森林>等。  相似文献   

13.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涵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有效观测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以2006—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构建超效率SBM模型,采用全局参比GML指数测算安徽16地市GTFP。研究发现: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会高估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而兼顾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更能真实观测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状况。安徽省16地市整体GTTP得到改善,其中GTFP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而技术效率贡献相对不足。皖中地区GTFP增速最快,皖北、皖南次之,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红利,而皖北和皖南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注重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充分释放区域内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验证科学发展观的合理性及紧迫性.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扩展,并引入资源约束发展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阐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全局,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结论表明:资源存量对经济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制约作用.如果经济中有足够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就可以克服自然资源的稀缺和资源枯竭,促进经济的科学发展,使得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对安徽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也存在着制约因素。建立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机制,使皖北区域内增凝聚力,外显竞争力,促进皖北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持久发展。实行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缩小安徽南北差距,对整个安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皖北地区是中原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省占有较大部分的自然资源,然而其农业经济却相对落后。本文对此作了粗浅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脱贫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依据皖北地区经济实际,从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等四方面构建皖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以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皖北六地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淮北得分最高,亳州得分最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土地集约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对合芜蚌创新区内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五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创新区发展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区对政策依赖程度过大,区域自主发展动力不足;区内无显著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度高,可持续发展动力匮乏;创新性潜力开始不断展现,创新型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理论解决方案:一是转变GDP至上的经济发展理念,改善地区人居生活环境;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升级、完善传统产业;三是扩大企业创新内容,构建创新型企业组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在对我国自然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解除资源诅咒效应的途径。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呈明显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资源诅咒效应,东部地区则并不明显。通过进一步对能够消除资源诅咒效应各因素的门槛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对外开放能有效缓解资源诅咒效应,而人力资本和研发在缓解资源诅咒效应中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简述陕西省资源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源税改革对陕西省各地区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采用陕西10个地市相关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源税收的增加对陕西北部资源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对陕西南部资源匮乏地区影响不显著.藉此提出了以资源税改革为契机,促进陕西省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