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良相佐国》为英国戏剧家博伊特的一部历史题材作品。博伊特在该剧本的前言部分曾经提到,自己在该作品中运用了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所提出的间离效果理论的手法,以期引发观众对作品深层次的思考。本文从间离效果理论的原理入手,探讨作者博伊特在其中所使用的间离理论手法及其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者问题始终是小说叙事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作者对作品是否承担责任?它是如何介入作品并影响其读者的?作者是否应该在作品中表露其观点和价值立场?作者的"退出"和"死亡",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是什么?"模范作者"和"经验作者"到底是什么关系?所有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仅在所谓的"叙事学"范围内引发巨大的争论,也涉及到我们对于写作的基本态度.事实上,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小说中,作者从未退出,它始终是一个幽灵,期待着读者的发现;而被20世纪文学理论所贬损的那个"经验作者",则始终在作品背后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布莱希特创立的以"间离-思考-行动"为核心模式的"叙事剧"戏剧理论要求把叙述性、评论性因素引入戏剧舞台,主张"舞台叙述事件",从而引导观众进行理性的评判和自我反思。布莱希特成熟期所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是其叙事剧理论最彻底的体现,该剧从剧本结构、表演手法、戏剧功能等方面很好地实践了他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叙事剧"理论。  相似文献   

4.
布莱希特与莎士比亚虽属不同时代的戏剧家,但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仍然可找到相似处。本文运用布莱希特戏剧的间离理论,从戏剧结构和情节上探讨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间离手段和陌生化技巧。剧中的间离效果体现在:叙述手段的陌生化、结构的延宕、语言的间离、对位等。莎翁精心地运用间离手法使哈姆雷特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戏剧效果及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5.
毕飞宇作品语言的陌生化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小说艺术家毕飞宇在他的作品中应用词类的变格、超常的搭配、辞格的变异三种特殊的语言技法,使作品语言重新获得"活力"与新"质",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更新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陈旧感觉,在出乎意料与惊叹之中被他赋予的清新之味而吸引,而感染,而陶醉.这种创作手法无疑正实现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艺术主张,体现着一个文学写作者对语言修辞的积极追求.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接受理论,重视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和对意义的重新建构,实现了西方文学研究从"作者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向。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日渐增多,但是立足读者接受方面的还为数尚少。本文选取莫言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首先在读者中进行人物形象测评,而后结合时代背景,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探讨莫言小说人物形象中的人格变迁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间与叙事--解读托妮·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叙事学的手法,分析了莫里森小说<宠儿>中"中心叙事"和"边缘叙事"的内在关系,以及作者的女性化写作带给英语文学界的崭新意义.作者认为,作品中的"黑人经验",以其异质性的视野和技巧,丰富了当代世界文学创作的画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作品《赫索格》为研究对象,从读者心理空间构建的视角分析作品所运用的叙事艺术。笔者认为作品中的非线性叙事、空间并置和视角转换等叙事技巧有助于激发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读者凭借自己的回溯、归纳、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来参与到作品情节的创作中,从而构建起客观立体的读者心理空间。读者心理空间构建的叙事手法,凸显了作品思想的博大深邃,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志趣。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读小说文本,细致分析了《红楼梦》中确实存在的"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这一手法具有调动读者的想象、丰富作品意蕴、隐蔽作者倾向和有利于对比、对照的美学价值。追本究源,这种"不写之写"是清初王士祯的神韵派诗歌理论在小说中的运用,也是《红楼梦》永远说不完的原因之一。确切地说"无为有处有还无"即是《红楼梦》"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特殊艺术虚构手法。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是举世公认的名著之一。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调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不公平的等级制度,尤其是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本作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作者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法,把已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用另一种方式展现给读者。作者从创作语言、叙事手段以及人物形象塑造几个方面运用陌生化的手法,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效果"是欧洲戏剧美学的理论核心,它以戏剧作为思考的载体,应用到诗歌翻译的实践中,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在汉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与原著保持距离;译文应与读者保持距离;间离色彩在译文中的保留。  相似文献   

12.
陀斯妥耶夫斯基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 ,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转型时代赋予人的精神和思想意识的转型 ,即人格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 ,展现在读者面前 ,充分体现了作品的真实性和作者现实主义的最高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3.
布莱希特提出"叙事戏剧"的观念,创立了"陌生化、间离效果"(Verfemdung)的戏剧理论,强调戏剧演出中演员和观众的理性因素,破除舞台造成的"生活幻觉",使观众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看戏,从而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布莱希特的寓意剧<四川好人>正是体现了他的这一戏剧理论,运用了大量的陌生化编剧技巧,以达到他所追求的陌生化、间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套中人》(又译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纪末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通过十分富于表现力的情节和细节,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典型形象。别里科夫的形象在当时的俄国很富于典型意义,今天的中国也还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整篇小说是采取“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法,别里科夫的故事是通过布尔金的口讲出来的。这种方式既显得作者叙述客观,又使作品形式精炼。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相似文献   

15.
霍桑的小说《红字》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广为研究和评论,成为世界名篇,这主要是由于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效果所致。作者大量地使用象征手法,用“A”字把四个相互牵制的主要人物巧妙地缠绕在一起;反语法和矛盾修饰法的运用使小说具有了讽刺效果;作家有意识地运用模糊手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填充“空白”,重新建构。《红字》吸引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层次的读者,以其感染力成为了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6.
相比于中篇、长篇来说,短篇小说对语言能力和叙事技巧的要求更高.在日臻完善的毕飞宇的短篇小说中,反讽的手法不仅举重若轻地呈现出小说与读者与现实的对抗精神,而且还蕴涵着作者对人学和人生的怀疑、反省和思考,因而作为一种技巧被广泛地运用到作品中.  相似文献   

17.
伊塞尔的"空白"论旨在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中随处可见的"空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性得到充分体现.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完美统一使得长期以来西方推崇的"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转向了"读者中心",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尝试着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对话理论,从话语对话性角度,解读法国作家圣艾克絮佩里的作品《小王子》。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之间、读者和作者之间以及人物、作者自身的对话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作品折射出的丰富思想内涵和永恒魅力,为该文学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殖民主义已经不复存在的新旧交替的南非,殖民主义的阴影仍在白人和黑人之间制造着混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冷静客观的叙述和对作品及其人物的后现代手法的运用,使读者更真实地融入到那个充满矛盾但同时也包含着作者殷切希望的南非现实之中。  相似文献   

20.
解读接受美学的“二个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兴起于欧美文坛,其以读者为中心,对文学的作品、作者、读者"三位一体"的研究成为阐释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关系的一派新论.它将读者推向文学研究的前台,成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整个西方文论尤其是其后兴起的"读者反应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该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进行解读,可以重新构建一个"三文本"的文本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